201205信管下午真题
第 1 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M公司销售部门日常的业务工作需要经常通过E-mail与客户交换信息,浏览客户的网站,查询客户购买产品需求的信息。每个员工都要经常使用一些文档如报表、订单等,且这些文档还经常发生变化。该部门目前状况是每个人有一台计算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工作电话通过Modem上网,导致经常有客户抱怨电话无法接通。公司专门用一台计算机接了一台打印机,需要打印文件时必须通过U盘把文件拷贝到接有打印机的计算机上,工作效率很低。
为了方便业务的完成,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该部门构建了集文档管理、客户信息采集、产品信息发布、产品订单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由功能结构上来看,该信息管理系统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子系统):文档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和产品信息管理,另外,该系统还需对系统资源访问和使用实施控制,在权限控制之内该部门员工可以访问和使用与其相关的系统资源。
【问题1】(5分)
采取什么措施能解决客户抱怨电话无法接通问题?需要哪些设备(部件)?
【问题2】(5分)
请画出该部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结构框图,并标明名称。
【问题3】(5分)
访问控制包括用户标识与验证、存取控制两种方式,其中用户标识与验证有哪三种常用的方法?
图1-1是实现用户标识与验证的常用方法之一的流程图,图中(1)、(2))分别应填写什么内容?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下午题>信息系统设计
- 试题答案:
【问题1】(5分)
建立一个计算机局域网。
在一个局域网中,其基本组成部件为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网络软件等。
【问题2】(5分)
【问题3】(5分)
三种常用的用户验证方法:
要求用户输入一些保密信息;
采用物理识别设备;
采用生物统计学系统,基于某种特殊的物理特征对人进行唯一性识别。
流程图要填写的内容:
(1)密码正确否?
(2)授权或用户名和密码 - 试题解析:
【问题1】
1.由于通过Modem上网,在上网时需要占用电话,所以在同一时刻只能上网或者拨打电话;
2.打印问题,由于没有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相互之间不能通信,所以造成打印困难。
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最优的方案是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分离。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局域网,然后统一接入Internet。
如果要组织一个局域网,一般需要有服务器、客户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通信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网络管理软件等。
【问题2】
根据题意:由功能结构上来看,该信息管理系统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子系统):文档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和产品信息管理。不难得出该管理系统需要三个子系统,即文档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和产品信息管理。
【问题3】
访问控制是指防止对计算机及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和存取,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限制访问系统的人员;另一种是限制进入系统的用户所能做的操作。前一种主要通过用户标识与验证来实现;而后一种则依靠存取控制来实现。用户标识与验证是访问控制的基础,是对用户身份的合法性验证。三种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用户输入一些保密信息;采用物理识别设备;采用生物统计学系统,基于某种特殊的物理特征对人进行唯一性识别;
验证的过程,登录?判断用户名是否存在?密码是否匹配(正确)?取得授权(用户名/密码)。
第 2 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M公司是以开发、设计、制造与销售机电设备为主的企业,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且已进入国际市场。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发展,公司领导层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投资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管理工作三个层面的管理需求,即操作层的数据处理(原始数据)、战术层的数据管理(管理需求数据),以及战略层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和辅助决策需求数据)。
在组织完成了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后,M公司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由L软件公司作为信息系统的开发商。L软件公司在尚不十分明确M公司需求的情况下,快速建立了一个系统模型,并不断与相关人员沟通,完善该系统模型。
L软件公司开发完成了信息系统所有的功能模块,建立了与实际应用一致的系统测试环境,测试工作由各开发人员负责,每个开发人员只负责测试自己开发的模块,测试工作基本没有发现问题,之后就提交M公司使用。
【问题1】(5分)
操作层的数据处理、战术层的数据管理分别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问题2】(5分)
L软件公司采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哪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有哪些优点?
【问题3】(5分)
软件测试通常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L软件公司实施的测试工作属于哪一种?集成测试的主要目标是发现什么问题?系统测试是确定哪两个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下午题>信息系统实施
- 试题答案:
【问题1】(5分)
(1)操作层的数据处理:原始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
(2)战术层的数据管理:管理需求数据的汇总、分析。
【问题2】(5分)
(1)原型化方法。
(2)便于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沟通;减少了分析过程的误解,适应需求的变更;在与用户交互中求精完善,保障了开发质量;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提高了开发效率等。
【问题3】(5分)
(1)单元测试。
(2)发现模块间的接口和通信问题;
(3)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 试题解析:
【问题1】
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等四大部分组成,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包括组织内部和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器的传输、加工、存储,为各类管理人员即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由信息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管理者与信息用户一起依据管理决策的需求收集信息,并负责进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传输等一系列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
操作层的数据处理(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主要进行采集、加工、整理。战术层的数据管理(管理需求数据):管理需求,就需要把数据变成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如汇总,分析。
【问题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开发和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及原型方法。
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最顶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到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的逐步实施。
原型法基本思想是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快速地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模型(或称为原型、雏形),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这个模型大致体现了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当前要求的理解和用户想要实现的形式。优点:便于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沟通;减少了分析过程的误解,适应需求的变更;在与用户交互中求精完善,保障了开发质量;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提高了开发效率等。
面向对象方法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由于客观世界的问题都是由客观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相互间的关系构成的。因此把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抽象为对象。【问题3】
软件测试实际上分成4步: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他们将按顺序进行。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时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来考察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第 3 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家庭、单位、社会都是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也就是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大到宇宙、地球,小到国家、个人都是系统。
什么是信息系统?戈登•戴维斯从社会观和技术观方面给信息系统下了定义,他认为信息系统是系统的一种,它是“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等)的决策与控制。”
信息系统的出现,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决策过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更加灵活和有效,可以实现企业的虚拟办公、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等等。
【问题1】(3分)
戈登,戴维斯对信息系统的表述,综合起来体现了什么观?其中哪部分表述体现了信息系统的社会观?哪部分表述体现了信息系统的技术观?
【问题2】(4分)
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信息用户,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管理者等四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3-1表示。请在答题纸中,将信息源、信息用户、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管理者分别填写在(1)~(4)的相应处。
【问题3】(3分)
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而管理是分层的,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管理和作业处理三层,因此信息系统也可以分解为三层子系统,该三层子系统是哪三层子系统?
【问题4】(5分)
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下午题>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 试题答案:
【问题1】(3分)
(1)综合起来体现了社会技术观;
(2)前半部分即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体现了技术观;
(3)后半部分即支持组织(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的决策与控制体现了社会观。
【问题2】(4分)
(1)信息管理者(2)信息源 (3)信息处理器 (4)信息用户
【问题3】(3分)
战略计划子系统或战略管理层子系统
战术管理子系统或执行管理层子系统
作业处理子系统或操作层管理子系统
【问题4】(5分)
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有:
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和有效;
虚拟办公或虚拟组织;
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降低企业成本。 - 试题解析:
【问题1】
戈登•戴维斯给信息系统下的定义是:用以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此定义中,前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成,称作技术观,后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称作社会观,合起来称作社会技术观。
【问题2】
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等四大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的关系(1)信息管理者 (2)信息源 (3)信息处理器 (4)信息用户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包括组织内部和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器的传输、加工、存储,为各类管理人员即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由信息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管理者与信息用户一起依据管理决策的需求收集信息,并负责进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传输等一系列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同时在信息系统的正式运行过程中负责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问题3】
由于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而管理是分层的,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管理和作业处理三层,因此信息系统也可以从纵向相应分解为三层子系统。
【问题4】
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对信息系统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高,信息系统从原来的非主导地位逐渐变为主导地位。同时,这种要求和依赖对信息系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2、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和有效;
3、虚拟办公室;
4、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
第 4 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项目是一件事情或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可以把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高速公路本身称为项目。项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安排一场演出活动、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策划一场婚礼、设计和实施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工厂的某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简单地说,项目就是为达到特定的目的,使用一定资源,在确定的时期内,为特定发起人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进行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一类项目。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符合项目的定义,它同样具有一般项目在完成时间、项目周期、项目成本或费用、项目技术特征及内在质量等方面的共性要求但同时也具有在项目目标、任务边界、项目质量、开发过程的客户需求、项目进度、费用计划等方面的自身的要求。
【问题1】(5分)
请根据【说明】简要指出项目定义的三个要点,并列出为完成项目所涉及的“资源”。
【问题2】(5分)
信息系统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它除了具有项目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你的理解,这些特点主要有哪些?
【问题3】(5分)
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要使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协调一致,就要特别熟悉项目三角形的概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项目三角形描述了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请指出该三要素,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下午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
【问题1】(5分)
(1)三个要点如下:
一定的资源约束;
一定的目标;
一次性工作任务。
(2)项目定义中的“资源”包括:
时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资资源等。
【问题2】(5分)
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有:
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不精确;
信息系统项目的任务边界模糊;
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
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不断被激发、不断地被进一步明确;
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化;
在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会不断更改;
信息系统项目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
信息系统项目的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影响。
【问题3】(5分)
(1)三要素为:范围、时间、成本
(2)关系:三要素相互影响。为了缩短项目时间,就需要增加项目成本(资源)或减少项目范围:为了节约项目成本(资源),可以减少项目范围或延长项目时间;如果需求变化导致增加项目范围,就需要增加项目成本(资源)或延长项目时间。因此,他们相互影响,一个因素变化就会影响其他因素,就需要同时考虑这些影响。(2分) - 试题解析:
【问题1】
所谓项目,简单地说,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这个定义包括三层意思:一定的资源约束、一定的目标、一次性任务。这里的资源包括时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等。对于这个项目涉及的资源主要有时间资源、经费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资资源等。
【问题2】
信息系统除了具有项目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1、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在信息系统开发初期,项目团队调研时,客户只能提出一些初步的功能要求,提不出确切的需求。信息系统项目的任务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组所做的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另外,因为大部分客户方都不是从事信息技术的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各种性能指标并不熟悉。所以,信息系统项目所应达到的质量要求也更多地由项目组定义,客户则尽可能地进行审查。
2、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不断被激发,不断地被进一步明确,或者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化,从而导致项目进度、费用等计划的不断更改:尽管已经做好了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签订了较明确的技术合同,然后随着项目的进展,客户的需求不断地被激发,被进一步明确,导致程序、界面以及相关文档需要经常被修改。而且在修改过程中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会被发现。
3、信息系统项目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成员的结构、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信息系统项目工作技术性很强,需要大量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尽管近年来信息系统辅助开发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项目各阶段还是渗透了大量的手工劳动。这些劳动十分细致、复杂和容易出错,因而信息系统项目既是智力密集型项目,又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并且,由于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成果——应用软件是不可见的逻辑实体,如果人员发生流动,对于没有深入掌握软件知识或缺乏信息系统开发实践经验的人来说,很难在短时间里做到无缝地承接信息系统的后续开发工作。另外,信息系统的开发是项目团队整体的工作,为了高质量的完成项目,要充分发掘项目成员的才能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责任心,尤其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项目经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也应该注重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要将人力放到与进度和成本一样高的地位来看待。
【问题3】
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要使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协调一致,就要特别熟悉项目三角形的概念。所谓项目三角形,是指项目管理中范围、时间、成本三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项目三角形中的范围,除了要考虑对项目直接成果的要求,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在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项目三角形中的成本,主要来自于所需资源的成本,自然也包括人力资源的成本,这些资源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可以对应不同的成本,对资源的需求与工作范围和工作时间都有直接的联系。质量处于项目三角形的中心,质量会影响三角形的每条边,对三条边中的任何一条所做的更改都会影响质量。质量不是三角形的要素;它是时间、费用和范围协调的结果。
项目三角形强调的就是这三方面的这种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为了缩短项目时间,就需要增加项目成本(资源)或减少项目范围;为了节约项目成本(资源),可以减少项目范围或延长项目时间;如果需求变化导致增加项目范围,就需要增加项目成本(资源)或延长项目时间。因此,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根据各方面的不同要求,不断调整计划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当项目的某一因素发生变更时,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因素,需要同时考虑一项变更给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项目的控制过程就是要保证项目各方面的因素从整体上能够相互协调。
第 5 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l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GD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各类软件解决方案的IT供应商。为了规范IT系统管理并提高管理效率,公司对各类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除了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明确职责外,还在日常作业调度、系统备份及恢复、输出管理和性能监控、安全管理和IT财务管理、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GD公司的IT系统管理涉及到公司诸多方面的工作,公司为集中资源做精核心业务,因而拓展了相关的外包工作。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
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经营管理水平高、有发展潜力、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IT外包有着各种各样的利弊。利在于GD公司能够发挥其核心技术,集中资源做精核心业务;弊在于公司会面临一定的外包风险。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IT项目的成功实施,就必须在外包合同、项目规划、市场技术变化、风险识别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控制外包风险。
【问题1】(5分)
GD公司在IT系统管理方面,应该制定哪些方面的运作管理规章制度,以使公司的IT系统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问题2】(5分)
GD公司对外包商进行资格审查时,应重点关注外包商的哪三种能力?请对这三种能力作简要解释。
【问题3】(5分)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司IT项目的成功实施,就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外包风险,那么控制外包风险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下午题>信息系统管理概述
- 试题答案:
【问题1】(5分)
制度如下:
日常作业调度手册;
系统备份及恢复手册;
输出管理和性能监控及优化手册;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终端用户计算机使用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IT财务管理制度;
IT服务计费及成本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新系统转换流程:
IT资源及配置管理等。
【问题2】(5分)
(1)三方面能力:技术能力(1分)、经营管理能力(1分)、发展能力(1分)。
(2)解释内容(2分)
技未能力: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创新性、开放性、安全性、兼容性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对大型设备的运维和多系统整合能力等。
经营管理能力:外包商的领导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和项目管理水平,有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团队合作精神;客户满意度等。
发展能力:分析财务报告、年度报告、财务指标情况,了解其盈利能力;从事外包。
业务的时间和市场份额;技术费用支出情况等。
【问题3】(5分)
控制风险的措施主要有:
加强对外包合同的管理;
对整个项目体系进行科学规划;
要具有新技术的敏感性;
要不断地学习;
要学会能够随时识别风险;
要能够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要具有风险意识。 - 试题解析:
【问题1】
从IT管理部门而言,包括IT 战略制定及应用系统规划、网络及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成本计费管理、资产管理、故障管理、性能/能力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对于确保计算机系统满足业务的需要,并完整、及时地处理有效的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管理包括对服务器等设备定期维护、定期评价性能报告、备份系统及数据、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定期检查系统日志和其他审核跟踪记录,以便发现非正常操作或未经授权的访问、合理安排系统资源满足IT需求。另外操作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制度就是将操作流程制成文件并予以归档,并定期测试、修改。
IT人员管理:人员管理的首要目的是IT部门内部职责的有效划分、让职员理解自身的职责。其他相关的目的还包括定期的职员业绩评定、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员工培训计划。
IT财务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进行IT成本收益分析,并证明IT的价值。包括制订正式的IT预算、各企业单位的IT成本的测量和评估、按照IT组织和各企业单位之间的SLA,进行IT服务计费、比照预算,对实际IT成本进行监控,包括差异分析、IT资产和服务的标准采购程序。
故障管理:其目的就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依据事先约定的事故处理优先级别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的正常运作,避免业务中断,以确保最佳的服务可用性级别。所谓故障是指任何不符合标准操作且已经引起或可能引起服务中断和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
性能/能力:能力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计算性能对IT服务可用性和稳定性,还要综合考虑各IT组件及相互配合关系对整体服务能力的影响,以及为达到一定级别的服务能力所需花费的成本。
资源管理:IT资源管理主要是摸清企业的各类IT资源,并对其进行跟踪,记录IT资产的需求、配置、调换、分级以及最终报废的历史情况,提供IT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为成本管理提供完整的IT资产数据。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化利用企业整个IT资源。
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制度和组织的设定、物理和系统安全管理、外部通信的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安全管理确保以下事情:只向授权职员提供访问权;经常评估访问级别和安全违反情况;及时从系统中删除被解雇职员的信息。进行用户账号的设置、修改和及时删除的程序。应用软件的功能限制在与雇员的工作职责相当的程度范围之内。
【问题2】
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
1、技术能力: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发性、安全性、兼容性,是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外包商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如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系统集成商证书、认定的软件厂商证书等;外包商是否了解行业特点,能够拿出真正适合本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是否应用了稳定、成熟的信息技术,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否具备对大型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和多系统整合能力;是否拥有对高新技术深入理解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
2、经营管理能力:了解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项目管理水平,如软件工程工具、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配置管理方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老化率和流动率;是否具备能够证明其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员工间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度。
3、发展能力:分析外包服务商已审计的财务报告、年度报告和其他各项财务指标,了解其盈利能力;考察外包企业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市场份额以及波动因素;评价外包服务商的技术费用支出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产品创新,确定他们在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是否能够支持企业的外包项目。
【问题3】
外包有着各种各样的利弊。在IT外包日益普遍的浪潮中,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降低组织IT外包的风险,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组织IT项目的成功实施。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强对外包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IT管理者而言,在签署外包合同之前应该谨慎而细致地考虑到外包合同的方方面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能够积极制定计划和处理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外包合同能够不断适用变化,以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2、对整个项目体系的规划。企业必须对组织自身需要什么、问题在何处非常清楚,从而能够协调好与外包商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IT部门也要让手下的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外包项目中去。比如:网络标准、软硬件协议以及数据库的操作性能等问题都需要客户方积极地参与规划。企业应该委派代表去参与完成这些工作,而不是仅仅在合同中提出我们需要哪些。
3、对新技术敏感。要想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全球浪潮中获得优势,组织必须尽快掌握出现的新技术并了解其潜在的应用。企业IT部门应该注意供应商的技术简介、参加搞技术研讨会并了解组织现在采用新技术的情况。不断评估组织的软硬件方案,并弄清市场上同类产品及其发展潜力。这些工作必须由企业IT部门负责,而不是依赖于第三方。
4、不断学习。企业IT部门应该在组织内部倡导良好的IT学习氛围,以加快用户对持续变化的IT环境的适用速度。外包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IT部门的事情就少了,整个组织更应该加强学习,因为外包的目的并不是把一个IT项目包出去,而是为了让这个项目能够更好地为组织的日常运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