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信管上午真题
第 1 题
作为核心部件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正常工作的部件是( )。
- (A) 运算器
- (B) 控制器
- (C) 存储器
- (D) I/O设备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运算器与控制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和内部总线等部件组成,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和状态条件寄存器组成,是数据加工处理部件,用于完成计算机的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CPU的工作,决定了计算机运行过程的自动化,不仅要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而且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
第 2 题
在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某事件而需要CPU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处理该事件,处理完之后再回到被中止的程序继续执行,这个过程称为( )。
- (A) 中断处理
- (B) 同步处理
- (C) 异步处理
- (D) 并发处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期间,系统内发生任何非寻常的或非预期的急需处理事件,使得CPU暂时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的过程。
第 3 题
按照存储容量从小到大排列的存储器为( )。
- (A) 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主存、辅存
- (B) 高速缓存(Cache)、主存、寄存器、辅存
- (C) 主存、高速缓存(Cache)、辅存、寄存器
- (D) 辅存、主存、高速缓存(Cache)、寄存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多级存储体系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第 4 题
以下关于固态硬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固态硬盘采用电子芯片存储阵列存储信息
- (B) 固态硬盘比传统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快
- (C) 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与传统机械硬盘相同
- (D) 固态硬盘中的控制单元采用机械部件构造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磁盘存储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两种类型)组成。
第 5 题
某计算机系统中设置一个控制单元、多个处理单元和多个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它是通过( )实现计算任务处理的并行性。
- (A) 时间重叠
- (B) 资源重复
- (C) 资源共享
- (D) 编译优化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计算机系统中提高并行性的措施多种多样,就其基本思想而言,可归纳为如下3条途径:
(1)时间重叠。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时间因素,即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上相互错开,轮流重叠地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的各个部分,以加快硬件周转时间而赢得速度。因此时间重叠可称为时间并行技术。
(2)资源重复。在并行性概念中引入空间因素,以数量取胜的原则,通过重复设置硬件资源,大幅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随着硬件价格的降低,这种方式在单处理机中广泛使用,而多处理机本身就是实施“资源重复”原理的结果。因此资源重复可称为空间并行技术。
(3)资源共享。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它使多个任务按一定时间顺序轮流使用同一套硬件设备。例如多道程序、分时系统就是遵循“资源共享“原理而产生的。资源共享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
本题通过设置多个处理单元和多个存储模块,属于资源重复。
第 6 题
假设需要对编码为1010010(八进制表示为122)的数据进行偶校验并将校验位加在最高数据位之前,则增加校验位之后的编码用八进制表示为( )。
- (A) 322
- (B) 642
- (C) 222
- (D) 24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校验码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奇偶校验是最常用的检错方法,通常是在信息码后增加一位校验位,使码字中的1的个数成奇数(奇
校 验)或偶数(偶校验)。
本题1010010采用偶校验编码为11 010 010,对应八进制数为:322
</p>
第 7 题
高级语言程序中的( )表示一组相同类型变量的有序集合。
- (A) 语句
- (B) 表达式
- (C) 数组
- (D) 指针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数组是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 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元素按无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这些无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
第 8 题
( )编程的目的不是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因此其程序不具有运算逻辑和动作特征。
- (A) PYTHON
- (B) XML
- (C) JAVA
- (D) C/C++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多种程序语言特点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它非常适合万维网传输,提供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
第 9 题
栈是限制为元素只能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每个元素仅入栈和出栈各1次。对于初始为空的某栈,其入栈的元素序列为1 2 3 4,则( )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
- (A) 3 2 4 1
- (B) 3 2 1 4
- (C) 3 1 4 2
- (D) 3 4 2 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线性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选项A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2出栈,4进栈,4出栈,1出栈
选项B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2出栈,1出栈,4进栈,4出栈
选项D的进出栈序列为,1进栈,2进栈,3进栈,3出栈,4进栈,4出栈,2出栈,1出栈
第 10 题
数据结构中,树描述了集合中元素之间的一对多逻辑关系,即( )。
- (A) 线性关系
- (B) 层次关系
- (C) 网状关系
- (D) 继承关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树与二叉树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下列四类基本的结构:
⑴集合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间的关系是“属于同一个集合”。
⑵线性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⑶树型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可以用来描述客观世界中广泛存在的层次关系。
⑷图形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也称网状结构。
第 11 题
计算机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算法的可行性是指( )。
- (A) 对于合法输入和非法输入都能进行适当的处理
- (B) 算法对任何输入值都在执行有穷步骤后结束
- (C) 算法能正确地处理给定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结果
- (D) 算法中所描述的操作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操作执行有限次来完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算法基础及常见的算法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算法的5个重要特性:
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总是(对任务合法的输入值)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可在有穷时间内完成。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读者理解时不会产生二义性。并且在任何条件下,算法只有唯一的一条执行路径,即对于相同的输入只能得出相同的输出。
可行性: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即算法中描述的操作都是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
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这些输入取自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集合。
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这些输出是同输入有着某些特定关系的量。
第 12 题
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中,( )可用于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交换信息。
- (A) 文件
- (B) 文件夹
- (C) 回收站
- (D) 剪贴板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操作系统>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剪贴板(ClipBoard)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小小的剪贴板,架起了一座彩桥,使得在各种应用程序之间,传递和共享信息成为可能。
第 13 题
若某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用户要访问文件book2.doc,且当前工作目录为MyDrivers,则该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分别为( )。
- (A) MyDrivers\user2\和\user2\
- (B) \MyDrivers\user2\和\user2\
- (C) \MyDrivers\user2\和user2\
- (D) MyDrivers\user2\和user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绝对路径是从根目录开始访问的路径,相对路径是相对于当前位置来访问的路径。
第 14 题
“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是属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 )特点。
- (A) 可定制
- (B) 实时性
- (C) 可靠性
- (D) 易移植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嵌入式操作系统优点:
可裁剪性:支持开发性和可伸缩性的体系结构。
强实时性:EOS实时性一般较强,可用于各种设备控制。
统一的接口:提供设备统一的驱动接口。
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GUI和图形界面,追求易学易用。
强稳定性,弱交互性: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干预,这是要负责系统管理的。EOS有较强的稳定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一般不提供操作命令,通过系统的调用命令向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固化代码,在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被固化在嵌入式系统的ROM中。
更好的硬件适应性,也就是良好的移植性。
可定制:是指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
第 15 题
数据库系统中,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 (A) 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 (B) 数据结构、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 (C) 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完整性约束
- (D) 数据结构、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式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应用数据必须遵循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第 16 题
假设事务T1对数据D1加了共享锁,事务T2对数据D2加了排它锁,那么( )。
- (A) 事务T2对数据D1加排它锁成功
- (B) 事务T1对数据D2加共享锁成功,加排它锁失败
- (C) 事务T1对数据D2加排它锁或共享锁都成功
- (D) 事务T1对数据D2加排它锁或共享锁都失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并发控制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排它锁:(简称X锁)又称写锁,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释放A上的锁之前就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共享锁:(简称S锁)又称读锁,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但在T释放A上的S锁之前不能对A做任何修改。
加X锁后,在释放前不能再加X、S锁;加S锁后,在释放前可以加S锁,但不能加X锁。
第 17 题
给定关系R(A,B,C,D,E)和关系S(A,C,E,F,G),对其进行自然连接运算R S后其结果集的属性列为( )。
- (A) 6个,即为R.A,R.C,R.E,S.A,S.C,S.E
- (B) 7个,即为R.A,R.B,R.C,R.D,R.E,S.F,S.G
- (C) 8个,即为R.A,R.B,R.C,R.D,R.E,S.A,S.C,S.E
- (D) 10个,即为R.A,R.B,R.C,R.D,R.E,S.A,S.C,S.E,S.F,S.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关系代数运算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将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本题中,关系R和关系S进行笛卡尔积运算后有10个属性,其中A,C,E是重复的,所以自然连接的属性应该为10-3=7个。
第 18 题
给定关案R<U,F >,U=,F=。关系模式R的候选关键字为( )。
- (A)
- (B)
- (C)
- (D)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Armstrong)
设关系模式R<U , F> , U是关系模式R的属性全集,F是关系模式R的一个函数依赖集。对于R<U,F>来说有以下的:
自反律:若Y⊆X⊆U,则X→Y为F所逻辑蕴含
增广律:若X→Y为F所逻辑蕴含,且Z⊆U,则XZ→YZ为F所逻辑蕴含
传递律:若X→Y和Y→Z为F所逻辑蕴含,则X→Z为F所逻辑蕴含
合并规则:若X→Y,X→Z,则X→YZ为F所蕴涵
伪传递率:若X→Y,WY→Z,则XW→Z为F所蕴涵
分解规则:若X→Y, Z⊆Y , 则X→Z为F所蕴
第 19 题
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院系关系Department和学生关系Students的模式分别为:Department(院系号,院系名,负责人号,电话),学生关系Students(学生号,姓名,身份证号,院系号,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若关系Students中的属性“家庭住址”可以进一步分为邮编、省、市、街道,则该属性为( )。关系Students中( )。
请将下面的SQL语句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CREATE TABLE Students (学生号 CHAR (8) PRIMARY KEY,姓名 CHAR (10),
身份证号CHAR (13),院系号CHAR (13),
联系电话CHAR(13),家庭住址CHAR(30)
FOREIGN KEY( ));
- (A) 简单属性
- (B) 复合属性
- (C) 多值属性
- (D) 派生属性
- (A) 有1个候选键,为学生号
- (B) 有2个候选键,为身份证号和院系号
- (C) 有2个候选键,为学生号和身份证号
- (D) 有2个候选键,为学生号和院系号
- (A) (联系电话)REFERENCES Department (电话)
- (B) (院系号)REFERENCES Department (院系号)
- (C) (院系号)REFERENCES Students (院系号)
- (D) (负责人号)REFERENCES Students (学生号)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SQL语言
- 试题答案:[['B'],['C'],['B']]
- 试题解析:
简单属性:属性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复合属性: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部分。例如:职工实体集的通信地址。
单值属性: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值。
多值属性:一个属性对应多个值。例如:职工实体集的职工的亲属姓名。
NULL属性:表示无意义或不知道(属性没有值或属性值未知时)。
派生属性:可以从其他属性得来。例如:工龄可以从入职时间计算得出。Students关系学生号和身份证号都是唯一的,可以唯一表示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在Students关系中的外键为院系号,对应Department关系中的院系号,该外键的定义,FOREIGN KEY (院系号) REFERENCES Department(院系号)。
第 20 题
某企业信息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当某一场地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其他场地上的副本而不至于使整个系统瘫痪”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的( )。
- (A) 共享性
- (B) 自治性
- (C) 可用性
- (D) 分布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共享性:是指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结点数据共享。
自治性:是指每结点对本地数据都能独立管理。
可用性:是指当某一场地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其他场地上的副本而不至于使整个系统瘫痪。分布性:是指数据在不同场地上的存储。
第 21 题
防火墙通常可分为内网、外网和DMZ三个区域。按照受保护程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次序为( )。
- (A) 内网、外网和DMZ
- (B) 内网、DMZ和外网
- (C) DMZ、内网和外网
- (D) 外网、内网和DMZ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防火墙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防火墙安全等级的高低,由高到低为:内网、DMZ、外网。
第 22 题
“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分别属于信息安全的( )基本要素。
- (A) 可用性、可控性
- (B) 可用性、完整性
- (C) 机密性、完整性
- (D) 机密性、可审查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机密性:防止信息暴露给未授权的人或系统质量或状态,只确保具有权限和特权的人才可以访问信息的特定集合。
完整性:指信息完整而未被腐蚀的质量和状态。
可用性:使需要访问信息的用户可以在不受干涉和阻碍的情况对信息进行访问并按所需格式接受它。
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
可靠性: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第 23 题
某股票运营公司的股票信息系统出现了如下问题,其中最严重、影响面最大的问题是( )。
- (A) 客户资料丢失
- (B) 客户经理生病
- (C) 计算机软件系统崩溃
- (D) 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客户资料丢失对社会的影响面大,会给客户造成各种损失,其他问题可以在公司内解决,影响面小。
第 24 题
以下选项中,( )是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
- (A) 时事新闻
- (B) 计算机保护条例
- (C) 计算机文档
- (D) 通用表格和公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不受保护。
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形: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 25 题
如果张三将盗版软件给李四使用,李四不知道该软件是盗版的,那么( )。
- (A) 应由张三承担侵权责任
- (B) 应由李四承担侵权责任
- (C) 应由张三和李四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 (D) 张三和李四都不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侵权判断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8条和31条规定,本题应选A。
第28条:软件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或者软件复制品的发行者、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31条: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第 26 题
按照ISO的OSI/RM的分法,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分为( )。
- (A) 3 层
- (B) 5 层
- (C) 7 层
- (D) 2 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第 27 题
TCP/IP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包含了多个协议,所以也称它为协议簇,或者协议栈。该协议簇的两个核心协议是其本身所指的两个协议集,即( )。
- (A) 共享协议和分享协议
- (B) 用户数据报和分层协议
- (C) 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络协议
- (D) 远程控制协议和近程邮件协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
第 28 题
数据通信模型按照数据信息在传输链路上的传送方向,可以分为三类。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三类传输方式。
- (A) 单工通信: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
- (B) 半双工通信:信息的传递可以是双向的
- (C) 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D) 全单工通信:信号同时向两个方向传输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在同一时间只有一方能接受或发送信息,不能实现双向通信,举例:电视,广播。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在同一时间只可以有一方接受或发送信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举例:对讲机。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在同一时间可以同时接受和发送信息,实现双向通信,举例:电话通信。
第 29 题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由美国Xerox等公司研发并推广。以太网协议定义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标准,从而将不同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太网技术规范是一个工业标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技术规范的是( )。
- (A) 拓扑结构:总线型
- (B)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
- (C) 最大传输距离:2.5m(采用中继器)
- (D)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50Ω)或双绞线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选项C应该为:收发器之间最小距离为2.5m。
第 30 题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态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管理范围的是( )。
- (A) 网络性能管理
- (B) 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
- (C) 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
- (D) 等保测评和风险评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网络管理(5大功能、4个要素)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网络管理包含5个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第 31 题
从IPv4的地址构造来看,其表达的网络地址数是有限的。现在有一个C类地址:210.34.198.X,意味着这个地址唯一标识一个物理网络,该网络最多可以有255个结点。但若此时有多个物理网络要表示,且每个物理网络的结点数较少,则需要采用子网划分技术,用部分结点位数作为表达子网的位数。此处用结点数的前两位作为子网数,就可以区分4个子网了。此时其对应的子网掩码是( ) 。
- (A) 255.255.255.256
- (B) 255.255.255.128
- (C) 255.255.255.198
- (D) 255.255.255.19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需要将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所以需要向原来主机位借2位来表示子网,所以子网掩码应该为:/26,即255.255.255.192
第 32 题
软件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 )。
- (A) 软件系统
- (B) 硬件环境
- (C) 过程
- (D) 人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工程三要素:
方法:是指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
工具:是指为运用方法而提供的软件工程支撑环境。
过程:是指为获得高质量的软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
第 33 题
系统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不包括( )。
- (A) 可理解性
- (B) 可移植性
- (C) 可测试性
- (D) 可修改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性能及能力管理>性能评价指标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可维护性的评价指标:
可理解性:指维护人员理解软件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
可测试性:是指测试和诊断软件错误的难易程度。
可修改性:是指修改软件的难易程度。
第 34 题
以下关于项目估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需要估算的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规模、工作量、项目持续时间和成本
- (B) 项目估算是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 (C) 用专家判断方法进行项目估计会得到不精确的估算值
- (D) 启发式估算方法如COCOMO II模型可以得到精确的估算值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知识>PMBOK九大知识领域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项目成本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估计和计划,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行成本控制,必须先估算费用。费用估算过程实际上是确定完成项目全部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资源的一个费用估计值,这是一个近似值,既可以用货币单位表示,也可用工时、人月、人天等其他单位表示。
第 35 题
以下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相对于过程和工具,更强调个人和交互
- (B) 相对于严格的文档,更重视可工作的软件
- (C) 相对于与客户的合作,更注重合同谈判
- (D) 相对于遵循计划,更专注于对变化的响应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敏捷方法认为:
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第 36 题
某互联网企业使用Bug管理工具来管理Bug,支持Bug录入、追踪等功能。该工具 属于( )。
- (A) 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 (B) 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
- (C) 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 (D) 面向数据汇总的系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面向作业的系统:是用来支持业务处理,实现处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是辅助企业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是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统。
本题中只支持Bug的录入与跟踪功能,支持业务处理,属于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第 37 题
以下不属于信息系统层次结构的是( )。
- (A) 战略计划层
- (B) 战术管理层
- (C) 技术实施层
- (D) 作业处理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企业IT管理的层次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而管理是分层的,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管理和作业处理三层,因此信息系统也可以从纵向相应分解为三层子系统。
第 38 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信息系统包括底层通信系统
- (B) 信息系统包括办公场地和仪器设备
- (C) 信息系统包括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
- (D) 信息系统包括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的组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设备、规章制度、人员。
第 39 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信息系统输入数据,输出信息
- (B) 信息系统中用“反馈”来调整或改变输入输出
- (C)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没有信息系统
- (D) 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必定是有用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定义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是可以人工处理的系统。
第 40 题
信息系统项目的采购管理不包括( )。
- (A) 采购计划
- (B) 人员获得
- (C) 来源选择
- (D) 合同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知识>PMBOK九大知识领域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人员获得不属于采购管理。
第 41 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信息系统项目目标不精确
- (B) 信息系统项目任务边界模糊
- (C) 开发过程中费用很少变化
- (D) 信息系统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知识>信息系统项目独有的特征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项目独有的特点:
项目的目标不精确、任务边界模糊、质量要求主要由项目团队定义。
开发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不断被激发、不断地被进一步明确、客户需求随项目进展而变化、项目的进度、费用等计划会不断更改。
信息系统项目是智力密集、劳动密集型项目,受人力资源影响最大,项目团队的结构、责任心和稳定性对项目的质量和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 42 题
以下关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 (B) 项目管理不需要创造性
- (C) 项目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组织
- (D) 项目负责人在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管理知识>项目的基本特征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
第 43 题
以下关于系统说明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系统说明书的描述要全面
- (B) 系统说明书要描述系统各部分的相互联系
- (C) 系统说明书要表达清楚
- (D) 系统说明书要尽可能的复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分析>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工作的全面总结,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系统说明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全面、系统、准确、详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系统功能。
第 44 题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实体联系图。
- (A) 实体
- (B) 数据流
- (C) 联系
- (D) 属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ER模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E-R模型的三要素:实体、联系、属性。
第 45 题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统一建模语言中的图。
- (A) 用例图
- (B) 行为图
- (C) 交互图
- (D) 数据流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分析>UML图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数据流图不属于UML;数据流图是一种结构化分析工具,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
第 46 题
结构化模块设计的辅助工具不包括( )。
- (A) 系统流程图
- (B) HIPO技术
- (C) 数据流程图
- (D) 模块结构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工具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系统流程图:是表达系统执行过程的描述工具;着重于表达:数据在系统中传输时所通过的存储介质和工作站,与物理技术密切联系;缺点:不能反映系统结构、模块功能、无法评审是否符合要求。
IPO图:是一种反映模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图形化表格;描述了模块的输入输出关系、处理内容、模块的内部数据和模块的调用关系。
HIPO图:分层次自顶向下分解系统,将每个模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关系表示出来就得到了HIPO图。
模块结构图: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联系。
第 47 题
以下不属于软件系统结构设计原则的是( )。
- (A) 分解-协调原则
- (B) 信息隐蔽原则
- (C) 自底向上原则
- (D) 一致性原则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分解-协调原则;信息隐蔽和抽象的原则;自顶向下原则;一致性原则;面向用户的原则。
第 48 题
以下关于数据库设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用户需求分析确定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及管理员对数据的要求
- (B) 概念设计一般采用E-R模型来构建
- (C)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 (D) 物理设计以概念设计结果为输入,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用户需求分析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分析,确实信息系统的各类使用者以及管理员对数据及其处理、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概念结构设计是指由现实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转化为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模型的过程,一般采用E-R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以逻辑结构设计的结果为输入,结合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和应用环境、存储设备等具体条件为数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第 49 题
以下不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特性的是( )。
- (A) 封装性
- (B) 继承性
- (C) 完整性
- (D) 多态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面向对象基础概念:
对象:是基本运行时的实体,既包括数据(属性),也包括(行为)。
类 :类所包含的方法和数据描述一组对象的共同行为和属性;类是在对象之上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具体化,是类的实例。
消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构造。
继承:父类和子类之间共享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封装: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衔接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类类型的对象的描述。
多态性:是多种表现形式;多态性的实现,一般通过在派生类中重定义基类的虚函数来实现。
第 50 题
以下关于单元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单元测试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
- (B) 单元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
- (C) 结构化编程语言中的测试单元一般是函数或子过程
- (D) 单元测试不能由程序员自己完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实施>单元测试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通过对每个最小的软件模块进行测试,对照模块的功能说明,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执行。
第 51 题
某工厂已有一套ERP系统,但无法满足新的需求,要上线一套新的ERP系统,新系统上线后直接停用已有系统,这种系统转换方式属于( )。
- (A) 分段转换
- (B) 直接转换
- (C) 并行转换
- (D) 串行转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新系统运行及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方法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转换方法
直接转换:在确定新系统运行准确无误后,用新系统直接替换系统,终止旧系统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这种方式最简单最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大,很有可能出现想不到的问题。这种方式不能用于重要的系统。
试点后直接转换:前提是系统有一些相同的部分,如多个销售点、多个仓库;转换时先选择一个销售点或仓库作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其他部分可同时进行直接转换。这种方式风险小,试点的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
逐步转换:其特点是分期分批地进行转换;既避免直接转换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转换时的费用大的问题;此方式的最大问题表现在接口的增加上。需要很好地处理新、旧系统之间的接口;在系统转换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因此也是新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并行转换:安排一段新、旧系统并行运行的时期。并行运行时间视业务内容及系统运行状况而定;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才可停止旧系统运行;优点是可以进行两系统的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靠;缺点是耗费人力和设备。
第 52 题
IT系统管理工作的H部门人员管理包括IT组织及职责设计、IT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及第三方/外包的管理。其中IT组织设计原则涉及多方面内容,下面( )不属于这些组织设计原则应考虑的内容。
- (A) IT部门应该设立清晰的愿景和目标
- (B) 根据IT部门的服务内容重新思考和划分部门职能
- (C) 扩充IT系统支持人员
- (D)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IT组织设计原则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IT组织设计原则
①IT部门首先应该设立清晰的远景和目标,一个简洁清晰的远景是IT管理框架的原动力,其描述了IT部门在企业中的位置和贡献。
②根据IT部门的服务内容重新思考和划分部门职能,进行组织机构调整,清晰部门职责。做到重点业务突出,核心业务专人负责。
③建立目标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使整个组织的目标能够落实和分解,建立有利于组织生产的项目管理体制。
④作为组织机构调整、目标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体系的配套工程,建立科学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薪酬和考核体系。
⑤通过薪酬和考核体系的建立,促进信息中心的绩效得以提高。
⑥IT组织的柔性化,能够较好地适应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变更及技术发展。
第 53 题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是整个IT管理中直接面向客户并且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从广义的角度讲,运行管理所反映的是IT管理的一些日常事务,它们除了确保基础架构的可靠性之外,还需要保证基础架构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优的状态。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系统日常操作管理范围的是( )。
- (A) 企业财务状况评估及调度管理
- (B) 作业调度管理
- (C) 帮助服务台管理
- (D) 性能及可用性保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系统日常操作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是整个IT管理中直接面向客户及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涉及企业日常作业调度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和输出管理等。从广义的角度讲,运行管理所反映的是IT管理的一些日常事务,它们除了确保基础架构的可靠性之外,还需要保证基础架构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优的状态。
第 54 题
现在的IT系统运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分布式环境中的管理系统在管理复杂环境、提高管理生产率及应用的业务价值方面表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A) 物联网络资源使用考核
- (B) 跨平台管理
- (C)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D) 可视化的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分布式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分布式环境中的管理系统能够回应管理复杂环境、提高管理生产率及应用的业务价值,表现出优越特性。
①跨平台管理。包括WindowsNT、Windows2000和WindowsXP等,还包括适用于数据中心支持的技术的支持。
②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分布式环境下的管理系统可以支持超过1000个管理节点和数以千计的事件。支持终端服务和虚拟服务器技术,确保最广阔的用户群体能够以最灵活的方式访问系统。
③可视化管理。可视化能力可以使用户管理环境更快捷、更简易。
④智能代理技术。每个需要监视的系统上都要安装代理,性能代理用于记录和收集数据,然后在必要时发出关于该数据的报警。
第 55 题
IT资源管理中的硬件配置管理,硬件经常被划分为各类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CI)。一个CI或一组CI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称为基线。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基线的属性。
- (A) 通过正式的评审过程建立
- (B) 基线存于基线库中,基线的变更接受更高权限的控制
- (C) 硬件的正确性管理
- (D) 基线是进一步开发和修改的基准和出发点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基线:就是一个/组CI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属性:通过正式的评审过程建立;第一个基线包含了通过评审的需求。
基线不单只对硬件进行管理。
第 56 题
IT资源管理中,软件管理的范围涉及到对软件资源的认定。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软件资源。
- (A) 操作系统、中间件
- (B) 分布式环境软件、应用软件
- (C) 软件测试过程及设备测试过程
- (D) 应用表格、操作手册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关键的IT资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资源:整个环境中运行的软件和文档。
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买来和开发的应用软件、分布式环境软件、服务于计算机的工具软件以及提供的服务等。
文档:应用表格、合同、手册、操作手册。
第 57 题
现代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系统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四个要素。
- (A) 若干被管理的代理(Managed Agents)
- (B) 至少一个网络维护管理器(Network Manager)
- (C) 一种公共网络维护管理协议(Network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otocol)
- (D) 网络中继器和存储池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网络管理(5大功能、4个要素)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网络维护系统的四个要素:若干被管理的代理、至少一个网络维护管理器、一种公共网络维护管理协议、一种或多种管理信息库。
第 58 题
常见的网络管理协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ISO定义的通用管理信息协议(CMIP),另一种是由IETF定义的( )。
- (A) 用户数据报管理协议
- (B) 通信服务管理协议
- (C) 复杂网络管理协议
- (D)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网络管理(5大功能、4个要素)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网络维护管理协议:SNMP、CMIS/CMIP。
第 59 题
故障管理流程包含5项基本活动,其基本管理流程顺序是( )。
- (A) 故障调研、故障监视、故障支持、故障恢复、故障终止
- (B) 故障监视、故障调研、故障支持、故障恢复、故障终止
- (C) 故障支持、故障调研、故障监视、故障恢复、故障终止
- (D) 故障调研、故障监视、故障支持、故障终止、故障恢复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故障管理流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故障管理包含了5项基本活动:故障监视、故障调研、故障支持、故障恢复以及故障终止。
第 60 题
数据库故障中的事务故障是指事务在运行至正常终点前被终止,此时数据库可能处于不正确的状态,恢复程序要在不影响其他事务运行的情况下强行回滚该事务。恢复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①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将日志记录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②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③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做同样的处理
④如此处理下去,直到读到了此事务的开始标记
正确的恢复步骤是( )。
- (A) ④③②①
- (B) ①②③④
- (C) ③④②①
- (D) ②①③④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主要故障及其恢复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事务故障:是指事务在运行至正常终点前被终止,此时数据库可能出现不正确的状态;由于事务程序内部错误而引起的,有些可以预期,如金额不足等;有些不可以预期,如非法输入、运算溢出等。
恢复过程:
①反向(从后向前)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更新操作。
②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也就是将日志记录更新前的值写入数据库。
③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务的其他更新操作,并作同样处理。
④如此处理下去,直到读到了此事务的开始标记,事务故障恢复就完成了。
事务故障的恢复由系统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
第 61 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中,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三个方面。
- (A) 环境安全
- (B) 设施和设备安全
- (C) 作业调度优先级安全
- (D) 介质安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安全管理>物理安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介质安全。
第 62 题
没有绝对安全的环境,每个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漏洞和风险。风险是指某种破坏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降低风险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下列选项中,( )不是风险管理的内容。
- (A) 风险分析
- (B) 发现并孤立风险
- (C) 风险评估
- (D) 风险控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风险分析:定量分析: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级。定性分析:通过列出各种威胁的清单,并对威胁的严重程度及资产的敏感程度进行分级。
风险评估:需要决定要保护的资产及要保护的程度;对于每一个明确要保护的资产,都应该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已存在的或已规划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鉴定;有形资产和人分类,并在两者间建立对应关系。
控制风险:对风险进行了识别和评估后,可通过降低风险、避免风险、转嫁风险、接受风险等多种风险管理方式得到结果来协助管理部门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安全策略。
第 63 题
系统性能评价中的系统吞吐率指标是系统生产力的度量标准,描述了在给定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工作量,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其中的TPS评价指标是指( )。
- (A) 系统每秒数据报文数
- (B) 系统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数
- (C) 系统每秒处理的事务数量
- (D) 系统每秒百万次指令执行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性能及能力管理>性能评价指标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系统性能评价的指标:
MIPS = 指令数/(执行时间X1000000)。
MFLOPS = 浮点指令数/(执行时间X1000000)。
BPS:计算机网络信号传输速率一般以每秒传送的数据位来度量。
PPS:数据报文每秒,通信设备(如:路由器)的吞吐量通常由单位时间内能够转发的数据报文数量表示。
TPS:系统每秒处理的事务数量。
第 64 题
系统能力管理从一个动态的角度考察组织业务与系统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这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 (A) IT系统能力与信息资源开发的范围和深度
- (B) IT系统的成本相对于组织的业务需求而言是否合理
- (C) 现有IT系统的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当前及将来的客户需求
- (D) 现有的IT系统能力是否发挥了其最佳效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性能及能力管理>能力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能力管理:是从一个动态的角度考察组织业务与系统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其要考虑三个问题:
①IT系统的成本相对于业务需求是否合理
②现有IT系统的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当前及将来的需求
③现有IT系统的能力是否发挥了其最佳效能
第 65 题
能力管理是所有IT服务绩效和能力问题的核心。能力管理的高级活动项目有三方面内容。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三方面的内容。
- (A) 需求管理
- (B) 模拟测试
- (C) 绩效和能力的加权评价
- (D) 应用选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性能及能力管理>能力管理活动和高级活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能力管理的高级活动项目: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影响和调节客户对IT资源的需求。
能力测试(模拟测试):目标是分析和测试未来情况发生变更对能力配置规划的影响。
应用选型:目的是对变更或实施新系统的应用所需的资源进行估计,从而确保系统资源的配置能够满足所需服务级别的需求。
第 66 题
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系统评价的要求与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可以从三个主要方面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 (A) 技术性能评价
- (B) 管理效益评价
- (C) 经济效益评价
- (D) 人员效能评价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概述及分类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系统评价:是对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的技术性能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是对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延伸。其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评价的三个方面:技术性能评价、管理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
第 67 题
信息系统评价中,系统效益评价指的是对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做出评价,可以分为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又称为直接效益评价。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收益包括产值增加所获得的利润收益和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所节约的开支。下列选项中,( )不在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所节约的开支之列。
- (A) 由于系统实施而导致的销售产值的增加
- (B) 采购费用的降低
- (C) 人工费及通信费的减少
- (D) 库存资金的减少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评价>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企业信息化的收入
产值增加所获得的利润收益:由于系统实施而导致的销售产值的增加和获得的利润。
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所节约的开支:如采购费用的降低、库存资金的减少、人工费、通信费的减少,以及由于决策水平的提高而避免的损失。
第 68 题
新的计算机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的手工系统或旧的计算机系统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系统转换的组织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必须根据详细的系统转换计划进行。系统转换计划中确定转换方法有四种。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这四种转换方法。
- (A) 直接转换
- (B) 试点后直接转换
- (C) 逐步转换
- (D) 网络式转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新系统运行及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方法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转换方法
直接转换:在确定新系统运行准确无误后,用新系统直接替换系统,终止旧系统运行,中间没有过渡阶段;这种方式最简单最节省人员和设备费用,但风险大,很有可能出现想不到的问题。这种方式不能用于重要的系统。
试点后直接转换:前提是系统有一些相同的部分,如多个销售点、多个仓库;转换时先选择一个销售点或仓库作为试点,试点成功后,其他部分可同时进行直接转换。这种方式风险小,试点的部分可用来示范和培训其他部分的工作人员。
逐步转换:其特点是分期分批地进行转换;既避免直接转换的风险性,又避免了平行转换时的费用大的问题;此方式的最大问题表现在接口的增加上。需要很好地处理新、旧系统之间的接口;在系统转换过程中,要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调试,因此也是新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并行转换:安排一段新、旧系统并行运行的时期。并行运行时间视业务内容及系统运行状况而定;直到新系统正常运行有保证时,才可停止旧系统运行;优点是可以进行两系统的对比,发现和改正新系统的问题,风险小、安全、可靠;缺点是耗费人力和设备。
第 69 题
Today, it’s hard to imagine any industry or business that has not been affected by 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Most experts agree on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data and information. Data are raw facts about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business transactions. Most data items have little meaning and use by themselves. Information is data that has been( ) and organized by processing and purposeful intelligence. The latter, purposeful intelligence, is crucial to the definition—People provide the purpose and the intelligence that produces true( ). In other words, data are a by-product of doing business. Information is a resource created from the data to serve the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needs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a contemporary term that describe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rdware and software) with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ata, image, and voice network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created a data and information ( )in virtually all businesses. The ability of businesses to harness (利用)and manage this data and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in most businesses.
An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arrangement of people, data, processes,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at interact to support and improve day-to-day operations in a business, as well as support the problem-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 needs of management and users. Stated simply, information systems( )data into useful information. An information system exists with or without a computer. But w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t significantly(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most information systems.
- (A) formed
- (B) cleaned
- (C) refined
- (D) resigned
- (A) information
- (B) data
- (C) intelligence
- (D) purpose
- (A) exposure
- (B) slump
- (C) exclusion
- (D) explosion
- (A) modify
- (B) clean
- (C) transform
- (D) transfer
- (A) influence
- (B) expands
- (C) change
- (D) develo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 试题答案:[['C'],['A'],['D'],['C'],['B']]
- 试题解析:
今天,很难想象任何行业或企业没有受到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影响。
大多数专家都同意数据和信息之间的根本区别。数据是有关组织及其业务事务的原始事实。大多数数据项本身没有意义和用途。信息是经过清洗和有目的的情报组织的数据。后者是有目的的商业智能,产生真正的信息对于人们提供目的和产生真实的智力的定义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数据是做生意的副产品。信息是根据数据创建的资源,用于满足业务的管理和决策需求。
信息技术(IT)是一个现代术语,描述了计算机技术(硬件和软件)与电信技术(数据、图像和语音网络)的结合。信息技术已经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中创建了数据和信息爆炸。企业利用(利用)和管理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信息系统是一种人员、数据、流程、信息表示和信息技术的安排,这些人员、数据、流程、信息表示和信息技术相互作用,以支持和改进企业的日常运营,并支持管理层和用户的问题解决和决策需求。简单地说,信息系统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信息系统存在于有或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但是,当使用信息技术时,它会显著地增加大多数信息系统的能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