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信管上午真题

第 1 题

按照计算机同时处于一个执行阶段的指令或数据的最大可能个数,可以将计算机分为MISD、MIMD、SISD及SIMD4类。每次处理一条指令,并只对一个操作部件分配数据的计算机属于(  )计算机。

  • (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 (B)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 (C)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 (D)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Flynn分类法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分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一串指令,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通常,把计算机执行的指令序列称为“指令流”,指令流调用的数据序列称为“数据流”,把计算机同时可处理的指令或数据的个数称为“多重性”。根据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重性可将计算机系统分为四类: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这类计算机的指令部件一次只对一条指令进行译码,并且只对一个操作部件分配数据。传统的单处理机属于SISD计算机。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这类计算机有多个处理单元,它们在同一个控制部件的管理下执行同一指令,但向各个处理单元分配各自需要的不同数据。并行处理机属于这类计算机。
    多指令单数据流(MISD):这类计算机包含有多个处理单元,按多条不同指令的要求对同一数据及中间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这类计算机实际上很少见。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这类计算机包含有多个处理机、存储器和多个控制器,实际上是几个独立的SISD计算机的集合,它们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并对各自的数据进行处理。多处理机属于这类计算机。

第 2 题

为了充分发挥问题求解过程中处理的并行性,将两个以上的处理机互连起来,彼此进行通信协调,以便共同求解一个大问题的计算机系统是(  )系统。

  • (A) 单处理
  • (B) 多处理
  • (C) 分布式处理
  • (D) 阵列处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Flynn分类法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流水线处理器通过若干级流水的时间并行技术来获得高性能。并行多处理器由多台 处理机组成,每台处理机执行相同的程序。这两类处理器都是执行单个程序,可对向量或数组进行运算。这种系统结构能高效地执行适合于SIMD的程序,但对有些大型题目在这种SIMD结构的处理器上运行并不那么有效,原因是这类问题没有对结构化进行重复运算的操作,它所要求的操作通常是非结构化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
    多处理机的系统结构有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能够独立执行自己的程序,Flynn称这种结构为MIMD结构,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处理机与处理机之间通过互连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

    上图给出了多处理机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中有N个处理机(P1到Pn),它们通过一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连网络(PMIN)连接到一个共享的主存储器上,这些处理机之间通过共享主存储器进行通信。处理机间还可以有一个处理机互连网络(PPIN),PPIN通常用来从一台处理机向处理机发送中断信号,以达到进程同步的目的。此外,这些处理机还通过处理机-I/O互连网络(PIOIN)同各I/O设备连接,有时为了使系统简单,可以把全部I/O设备连接在一台I/O处理机或少数几台处理机上。

第 3 题

主频是反映计算机(  )的计算机性能指标。

  • (A) 运算速度
  • (B) 存取速度
  • (C) 总线速度
  • (D) 运算精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存取速度可以用访问时间、存取周期或频宽来描述

第 4 题

将内存与外存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的存储器通常称为(  )。

  • (A) 虚拟存储器
  • (B) 主存储器
  • (C) 辅助存储器
  • (D) 高速缓冲存储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用来存放计算机运行时的大量程序和数据,主存储器目前一般由MOS半导体存储器构成。高速缓冲存储器,目前由双极型半导体组成,构成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高速小容量存储器,其存取速度能接近CPU的工作速度,用来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高速缓存和主存都是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主要由磁表面存储器组成,近年来光存储器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具有部分装入对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大幅度扩充,使用方便的一种存储器系统。虚拟存储器的容量与主存大小无关。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思路是:作业提交时,先全部进入辅助存储器,作业投入运行时,不把作业的全部信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而是将其中当前使用部分先装入主存储器,其余暂时不用的部分先存放在作为主存扩充的辅助存储器中,待用到这些信息时,再由系统自动把它们装入到主存储器中。

第 5 题

操作系统通过(  )来组织和管理外存中的信息。

  • (A) 设备驱动程序
  • (B) 文件目录
  • (C) 解释程序
  • (D) 磁盘分配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存取和管理信息的模块,它用统一的方式管理用户和系统信息的存储、检索、更新、共享和保护,并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方便有效的文件使用和操作方法。其中文件目录便是用于文件系统操作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设备驱动程序”是一种可以使计算机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可以说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解释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它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形成目标程序。

第 6 题

队列是一种按“(  )”原则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数据结构。

  • (A) 先进先出
  • (B) 边进边出
  • (C) 后进先出
  • (D) 先进后出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线性表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队列是一种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它是一张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在表中只允许进行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只允许进行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队列的插入操作通常称为入队或进队列,而队列的删除操作则称为出队或退队。当队列中无数据元素时,称为空队列。队头元素总是最先进队列的,也总是最先出队列;队尾元素总是最后进队列,因而也是最后出队列。这种表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因此也被称为“先进先出”表。

第 7 题

(  )的任务是将来源不同的编译单元装配成一个可执行的程序。
 

  • (A) 编译程序
  • (B) 解释程序
  • (C) 链接程序
  • (D) 汇编程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计算机并不能直接地接受和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源程序 在输入计算机时,通过“翻译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计算机才能识别和执行。这种“翻译”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编译方式是:事先编好一个称为编译程序的机器语言程序,作为系统软件存放在计算机内,当用户由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后,编译程序便把源程序整个地翻译成用机器语言表示的与之等价的目标程序,然后计算机再执行该目标程序,以完成源程序要处理的运算并取得结果。解释方式是:源程序进入计算机时,解释程序边扫描边解释,逐句输入逐句翻译,计算机一句句执行,并不产生目标程序。汇编程序是:用于将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加工和翻译成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二进制代码程序;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链接程序:将分别在不同的目标文件中编译或汇编的代码收集到一个可直接执行的文件中。在这种情况下,目标代码,即还未被连接的机器代码,与可执行的机器代码之间就有了区别。连接程序还连接目标程序和用于标准库函数的代码,以及连接目标程序和由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例如,存储分配程序及输入与输出设备)。有趣的是,连接程序现在正在完成编译器最早的一个主要活动(这也是“编译”一词的用法,即通过收集不同的来源来构造)。连接过程对操作系统和处理器有极大的依赖性。

第 8 题

对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时,可发现源程序中的(  )错误。

  • (A) 堆栈溢出
  • (B) 变量未定义
  • (C) 指针异常
  • (D) 数组元素下标越界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的过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高级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经过六个过程: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 ①词法分析:从左到右读字符流的源程序、识别单词 ②语法分析: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单位,如“短语”、“句子”、“程序段”和“程序”。通过语法分解,确定整个输入串是否构成一个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③语义分析:检查源程序是否包含语义错误,并搜集类型,供后面的代码生成阶段使用,只有语法和语义正确的源程序才可被翻译成目标代码。 语义分析程序需要进行频繁的造表和查表工作。语义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类型检查,对表达式及语句中的各语法成分作类型检查和分析 ④中间代码生成:生成一种介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中间语言代码 ⑤代码优化:对前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变换,以期在最后阶段能产生出更为高效(省时间和省空间)的目标代码 ⑥目标代码生成:将前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翻译为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

第 9 题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将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全过程划分阶段,确定任务,以保证实施有效。若采用该开发方法,则第一个阶段应为(  )阶段。软件系统的编码与实现,以及系统硬件的购置与安装在(  )阶段完成。

  • (A) 系统分析
  • (B) 系统规划
  • (C) 系统设计
  • (D) 系统实施
  • (A) 系统分析
  • (B) 系统规划
  • (C) 系统设计
  • (D) 系统实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综述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评价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概要说明如下: ①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在对原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系统的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新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系统开发计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份文档 ②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开发计划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是提交给用户的文档,也是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因此,系统分析说明书要通俗易懂,用户通过它可以了解新系统的功能,判断是否是所需的系统,系统分析说明书一旦评审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系统最终验收的依据 ③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 设计阶段。它又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产生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④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应用程序的编制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报告” ⑤系统维护和评价阶段: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程序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 10 题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  )设计指定各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组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 (A) 数据
  • (B) 接口
  • (C) 结构
  • (D) 模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数据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要求,结合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数据模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符合用户需求,能正确反映用户的工作环境;设计与所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式相匹配;数据组织合理,易操作、易维护、易理解。模块是通过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语言。包括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内部数据及其运行程序4部分。模块化设计的目标是: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模块之间的结构简单。接口设计指定各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组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第 11 题

UML是一种(  )。

  • (A)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 (B)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
  • (C) 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 (D) 软件系统建模语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分析>UML概述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使用的建模语言。它融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它不仅可以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力地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是一种建模语言,而不是一种方法。

第 12 题

采用UML进行软件设计时,可用(  )关系表示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的特殊/一般关系。

  • (A) 依赖
  • (B) 聚集
  • (C) 泛化
  • (D) 实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分析>UML关系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在UML中有4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实现
    ①依赖:是两个事物间的语义关系,其中一个事务(独立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依赖事物)的语义
    ②关联:是一种结构关系,它描述了一组链,链是对象之间的连接。聚合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关联,他描述了整体和部分间的结构关系。
    ③泛化:是一种特殊/一般关系,特殊元素(子元素)的对象可替代一般元素(父元素)的对象。用这种方法,子元素共享了父元素的结构和行为
    ④实现:是类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其中的一个类元指定了由另一个类元保证执行的契约。在两种地方要遇到实现关系:一种是在接口和实现它们的类或构件之间;另一种是在用例和实现它们的协作之间。

第 13 题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  )。

  • (A) 软件开发方法
  • (B) 软件系统功能
  • (C) 软件开发工具
  • (D) 软件开发费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任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表达用户对系统的应用需求。通过深入调查,和用户一起充分了解现行系统是怎样工作的,理解用户对现行系统的改进要求和对新系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把用户共同理解的新系统用恰当的工具表达出来。其主要任务是: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逻辑模型,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第 14 题

在软件设计和编码过程中,采取(  )的做法将使软件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

  • (A) 良好的程序结构,有无文档均可
  • (B) 使用标准或规定之外的语句
  • (C) 良好的程序结构,编写详细正确的文档
  • (D) 尽量减少程序中的注释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维护>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要使程序可读性好,总的要求是使 程序简单、清晰。人们总结了使程序简单、清晰的种种技巧和方法,包括: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详细设计;程序中包含说明性材料;良好的程序书写格式;良好的编程风格。

第 15 题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通常在代码编写阶段需要进行(  ),而检查软件的功能是否与用户要求一致是(  )的任务。

  • (A) 验收测试
  • (B) 系统测试
  • (C) 单元测试
  • (D) 集成测试
  • (A) 验收测试
  • (B) 系统测试
  • (C) 单元测试
  • (D) 集成测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实施>测试分类(按照开发阶段)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测试有模块测试、联合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4种类型
    ①模块测试:是对一个模块进行测试,根据模块的功能说明,检查模块是否有错误。这种测试在各模块编程之后进行。一般由编程人员自己进行。
    ②联合测试:即通常所说的联调。联合测试可以发现总体设计中的错误,例如模块界面的问题。
    ③验收测试:检验系统说明书的各项功能与性能是否实现和满足要求。常见的验收测试有α测试和β测试,这两种测试都是由用户进行的。但前者由使用者在应用系统开发所在地与开发者一同进行观察记录,后者由用户在使用环境中独立进行
    ④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将硬件,软件,操作人员看作一个整体,检验它是否有不符合系统说明书的地方。这种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错误。

第 16 题

采用白盒测试方法时,应根据(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确定测试数据。

  • (A) 程序的内部逻辑
  • (B) 程序的复杂结构
  • (C) 使用说明书的内容
  • (D) 程序的功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实施>白盒测试概述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对软件测试的主要方法有人工测试、机器测试
    人工测试:是指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测试。目的是通过对程序静态结构的检查,找出编译时不能发现的错误,经验表明,组织良好的人工测试可以发现程序中30~70%的编码错误和逻辑设计错误。人工测试又被称为复审,主要有个人复查;走查;会审
    机器测试:机器测试分为黑盒和白盒测试两种。黑盒测试也被称为功能测试,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白盒测试也被称为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第 17 题

(  )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软件功能的分解和抽象。

  • (A) 结构化开发方法
  • (B) 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
  • (C) Booch方法
  • (D) UML(统一建模语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结构化方法规定了一系列模块的分解协调原则和技术,提出了结构化设计的基础是模块化,即将这个系统分解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模块,通过对模块的设计和模块之间关系的协调来实现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

第 18 题

用户界面的设计过程不包括(  )。

  • (A) 用户、任务和环境分析
  • (B) 界面设计
  • (C) 置用户于控制之下
  • (D) 界面确认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用户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联系的重要途径。操作者可以通过屏幕窗口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向计算机输入有关数据,控制计算机的处理过程并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反映给用户。因此用户界面设计必须从用户操作方便的角度来考虑,与用户共同协商界面应反映的内容和格式。因此答案C很明显与用户界面设计的内容不符。

第 19 题

在结构化设计中,程序模块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

  • (A) 规模适中
  • (B) 单入口、单出口
  • (C) 接口简单
  • (D) 功能齐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的原则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提高聚合程度,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是模块设计应该遵循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则。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遵循如下原则:
    1、系统分解有层次:首先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系统的目标以功能划分模块。各个模块即互相配合,又各自具有独立功能,共同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然后对每个子模块再进一步逐层向下分解,直至分解到最小的模块为止。
    2、适宜地系统深度和宽度比例。系统深度是指系统结构中的控制层次。宽度表示控制的总分布,即统一层次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系统的深度和宽度之间往往有一个较为适宜的比例。深度过大说明系统划分过细,宽度过大可能会导致系统管理难度的加大。
    3、模块大小适中。模块的大小一般是用模块中所包含的语句的数量多少来衡量。有这样一个参考数字,即模块的语句行数在50~100行为最好,最多不超过500行。
    4、适度控制模块的扇入扇出。模块的扇入指模块直接上级模块的个数,模块的直属下级模块个数即为模块的扇出。模块的扇入数一般来说越大越好,说明该模块的通用性强。对于扇出而言,过大可能导致系统控制和协调比较困难,过小则可能说明该模块本身规模过大。经验证明,扇出的个数最好是3或4,一般不要超过7。
    5、较小的数据冗余。如果模块分解不当,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冗余,这可能引起相关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大量原始数据需要调用,大量的中间结果需要保存和传递,以及大量计算工作将要重复进行的情况,可能会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

第 20 题

(  )是不能查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 (A) 卡巴斯基
  • (B) 金山毒霸
  • (C) 天网防火墙
  • (D) 江民200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病毒与木马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天网防火墙是一款防火墙软件,而非病毒防护软件。

第 21 题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四个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  )。

  • (A) 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
  • (B) 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
  • (C) 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 (D)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数据库设计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其中,用户需求分析是对现实世界的调查和分析;概念结构设计是从现实世界向信息世界的转换。根据用户需求来进行数据库建模,也称为概念模型,常用实体关系模型表示;逻辑结构设计是从信息世界向数据世界的转化。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物理结构设计是为了数据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第 22 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和并发控制等机制以保护数据库的数据。它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  )。

  • (A) 有效性
  • (B) 完整性
  • (C) 安全性
  • (D) 可靠性
  • (A) 一致性
  • (B) 完整性
  • (C) 安全性
  • (D) 可靠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功能、特点
  • 试题答案:[[B],[C]]
  • 试题解析:

    DBMS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定义包括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描述、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安全保密定义、存取路径的定义、这些定义存储在数据字典中,是DBMS运行的基本依据。2、数据存取:提供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功能,如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3、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运行管理是指DBMS运行控制和管理功能。包括了多用户环境下的事务管理和自动恢复、并发控制和死锁检测(或死锁防止)、安全性检查和存取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等。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要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方便存取,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提高存取效率。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以及性能监测分析等功能。6、其他功能: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所以根据题干和答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等机制以保护数据库的数据。它提供授权功能来控制不同用户访问数据的权限,主要是为了实现数据库的安全性。

第 23 题

为了便于研究和应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属性将标准进行分类。根据适用范围分类,我国标准分为(  )级。

  • (A) 7
  • (B) 6
  • (C) 4
  • (D) 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标准的分类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根据适用范围分类: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区域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项目规范等6个,而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

第 24 题

下列标准中,(  )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 (A) GB8567-1988
  • (B) JB/T6987-1993
  • (C) HB6698-1993
  • (D) GB/T11457-2006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标准代号的识别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字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T。行业标准代号由汉字拼音大写字母组成。地方标准由大写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再加上斜线T组成推荐性地方标准;不加斜线T为强制性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的代号由汉字“企”大写拼音字母Q加斜线再加企业代号组成,企业代号可用大写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所组成。

第 25 题

(  )既不是图像编码也不是视频编码的国际标准。

  • (A) JPEG
  • (B) MPEG
  • (C) H.261
  • (D) ADPCM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图像数字化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JPEG:全称是(联合照片专家组),是一种基于DCT的静止图像压缩和解压缩算法,它由ISO(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和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在1992年后被广泛采纳后成为国际标准。它是把冗长的图像信号和其他类型的静止图像去掉,甚至可以减少到原图像的百分之一,但此时图像的质量并不好。一般来说,当压缩比大于20∶1时,图像质量就开始变坏。
    MPEG:全称(动态图像专家组),它是指一组由ITU和ISO制定发布的视频、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它采用一种减少图像冗余信息的压缩算法,提供的压缩比可高达200∶1,并且图像和音响的质量也非常高。现在通常有三个版本:MPEG-1、MPEG-2、MPEG-4 ,各适用于不同带宽和数字影像质量的要求。它有三个显著的优点:兼容性好、压缩比高、数据失真小。
    H.261:它是一个用于音频视频服务的视频编码解码器(也称PX64标准),由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通过。它采用了帧内核帧间两种编码方式。H.261标准与JPEG及MPEG标准之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关键的区别在于它是为动态使用设计的,并提供完全包含的组织和高水平的交互控制。H.261在实时编码时比MPEG所占用的 CPU运算量少得多,此算法为了优化带宽占用量,引进了在图像质量与运动幅度之间的平衡折中机制,也就是说,剧烈运动的图像比相对静止的图像质量要差。
    DVI,其视频图像的压缩算法的性能与 MPEG-1相当,即图像质量可达到VHS的水平,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率约为1.5Mb/s。
    ADPCM是数字音频信息 波形编码法的自适应差值编码调制。

第 26 题

计算机通过MIC(话筒接口)收到的信号是(  )。

  • (A) 音频数字信号
  • (B) 音频模拟信号
  • (C) 采样信号
  • (D) 量化信号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声音数字化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MIC是用于采集音频信号的设备,它获取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然后再经过音频信息的数字化,将信号转为数字音频。

第 27 题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和光盘属于(  )。

  • (A) 感觉媒体
  • (B) 传输媒体
  • (C) 表现媒体
  • (D) 存储媒体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媒体的种类(显示媒体)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能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联系并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一般由支持多媒体应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多媒体主机(如:个人机、工作站等)、多媒体输入设备(如摄像机、麦克风、扫描仪等)、多媒体输出设备(如打印机、绘图仪、音响等)、多媒体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多媒体功能卡(如视频卡、声音卡等)、操纵控制设备(如鼠标、键盘、触摸屏等)。

第 28 题

音频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不包括(  )。

  • (A) 采样
  • (B) 量化
  • (C) 编码
  • (D) 调频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声音数字化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音频信息的数字化指的是: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即数字音频。转换过程 是:选择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即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选择合适的量化精度进行量化(将样本值从模拟量转换为二进制的数字量),编码(即把声音数据写成计算机的数据格式),从而形成声音文件。数字音频信息的质量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采用频率、量化精度和声道数。

第 29 题

甲经销商未经许可擅自复制并销售乙公司开发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光盘,已构成侵权。丙企业在不知甲经销商侵犯乙公司著作权的情况下从甲经销商处购入20张并已安装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丙企业的使用行为不属于侵权,可以继续使用这20张软件光盘
  • (B) 丙企业的使用行为属于侵权,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C) 丙企业向乙公司支付合理费用后,可以继续使用这20张软件光盘
  • (D) 丙企业与甲经销商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8条和31条规定,此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第28条:软件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或者软件复制品的发行者、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31条: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第 30 题

李某是M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任职期间,李某根据公司的业务要求开发了“空运出口业务系统”,并由公司使用。随后,李某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并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证书明确软件名称是“空运出口业务系统Vl.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运出口业务系统V1.0的著作权属于李某
  • (B) 空运出口业务系统Vl.0的著作权属于M公司
  • (C) 空运出口业务系统Vl.0的著作权属于李某和M公司
  • (D) 李某获取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是不可以撤销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李某开发的空运出口业务系统Vl.0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该作品是按照公司业务要求开发的,所以单位享有著作权。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软件登记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文件是登记事项的初步证明,只是证明登记主体享有软件著作权以及订立许可合同、转让合同的重要的书面证据,未经登记的软件著作权或软件著作权专有合同和转让合同仍受法律保护。
    因此,软件登记机构发放的登记证明并不是软件著作权最终归属的证明,如果有相反证明,软件著作权登记证是可以撤销的。
    本题在明确真正的著作权人之后,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的证明力自然就消失了(只有司法部门才能确定登记证书的有效性)。

第 31 题

张某为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作出了一项发明。张某认为虽然没有与公司约定专利申请权归属,但该项发明主要是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可以个人名义申请专利。关于此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应归属(  )享有。

  • (A) 张某
  • (B) 张某和公司
  • (C) 公司
  • (D) 张某和公司约定的一方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张某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属于从事本职工作活动的结果。因此单位享有著作权。所以进行专利申请时的申请权应该归属于其公司。

第 32 题

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总称为(  ),它不同于其他资源(如材料、能源资源),是人类活动的高级财富。
 

  • (A) 人力资源
  • (B) 数据资源
  • (C) 财力资源
  • (D) 自然资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关键的IT资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总称为数据资源

第 33 题

(  )作为重要的IT系统管理流程,可以解决IT投资预算、IT成本、效益核算和投资评价等问题,从而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 (A) IT财务管理
  • (B) IT可用性管理
  • (C) IT性能管理
  • (D) IT资源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IT财务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IT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IT系统管理流程,可以解决IT投资预算、IT成本、效益核算和投资评价等问题,从而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IT财务管理,是负责对IT服务运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资源进行货币化管理的流程。该服务管理流程包括三个环节:IT投资预算、IT会计核算和IT服务计费。

第 34 题

IT系统管理的通用体系架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IT部门管理、业务部门IT支持和IT基础架构管理。其中业务部门IT支持(  )。

  • (A) 通过帮助服务台来实现用户日常运作过程中的故障管理、性能及可用性管理、日常作业管理等
  • (B) 包括IT组织结构和职能管理,通过达成的服务水平协议实现对业务的IT支持,不断改进IT服务
  • (C) 从IT技术的角度,监控和管理IT基础架构,提供自动处理功能和集成化管理,简化IT管理复杂度
  • (D) 保障IT基础架构有效、安全、持续地运行,并且为服务管理提供IT支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IT系统管理的通用体系架构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侧重于IT部门的管理,从而保证能够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转换、系统评价等职能。
    侧重于业务部门的IT支持及日常作业,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
    侧重于IT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企业的局域网、广域网、WEB架构、Internet连接等。

第 35 题

从生命周期的观点来看,无论硬件或软件,大致可分为规划和设计、开发(外购)和测试、实施、运营和终止等阶段。从时间角度来看,前三个阶段仅占生命周期的20%,其余80%的时间基本上是在运营。因此,如果整个IT运作管理做得不好,就无法获得前期投资的收益,IT系统不能达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  )。

  • (A) 不断购置硬件、网络和系统软件
  • (B) 引入IT财务管理
  • (C) 引入IT服务理念
  • (D) 引入服务级别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IT财务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从生命周期的观点来看,无论硬件或软件,大致可分为规划和设计、开发(外购)和测试、实施、运营和终止等阶段。从时间角度来看,前三个阶段仅占生命周期的20%,其余80%的时间基本上是在运营。因此,如果整个IT运作管理做得不好,就无法获得前期投资的收益,IT系统不能达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变系统管理理念,其目的在于使IT真正有效地支持企业的业务、强调IT对业务处理的渗透。因此IT服务理念追求的目标有:1、以客户(企业的业务部门)为中心提供IT服务。2、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3、提供的服务可度量、可计费。

第 36 题

(  )目的就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依据事先约定的处理优先级别尽快恢复服务的正常运作。

  • (A) 性能,能力管理
  • (B) 安全管理
  • (C) 故障管理
  • (D)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故障和问题管理的相关概念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故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故障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将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资源管理好。
    性能评价是系统资源效能最大化,能力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以合理的成本及时地提供IT资源以满足组织当前及将来业务需求。
    系统日常操作管理是整个IT管理中直接面向客户及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涉及企业日常作业调度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和输出管理等。从广义的角度讲,运行管理所反映的是IT管理的一些日常事务,它们除了确保基础架构的可靠性之外,还需要保证基础架构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优的状态。

第 37 题

系统日常操作日志应该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审核追踪记录,并保存合理时间段。利用日志工具定期对日志进行检查,以便监控例外情况并发现非正常的操作、未经授权的活动、(  )等。

  • (A) 解决事故所需时间和成本
  • (B) 业务损失成本
  • (C) 平均无故障时间
  • (D) 作业完成情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系统日常操作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系统日常操作应该形成相应的日志、报告等,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日常操作予以改进。常见的操作结果包括以下内容:
    1、操作日志记录了足以形成数据的信息,并为关键性的运作提供了审核 追踪记录。通过定期检查系统日志和其他审核跟踪记录,来发现非正常操作和/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2、进程安排报告用于追踪并衡量任务的完成、非正常终止、特殊要求和紧急要求,以确保工作表现符合进程安排/任务量中的规定。
    3、利用工具来主动地监控、测量和报告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并且,定期将包含有关性能、容量和可用性的数据的趋势报告提交给IT管理层。
    4、故障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原因、纠正措施,以及未来的防范措施、违背服务标准的统计测量情况,并且 定期地提交给IT管理层。

第 38 题

IT组织结构的设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时需要考虑和解决客户位置、IT员工工作地点以及职能、(  )与IT基础架构的特性等问题。

  • (A) IT服务组织的规模
  • (B) IT人员培训
  • (C) IT技术及运作支持
  • (D) 服务级别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IT组织设计考虑的因素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IT组织结构的设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时需要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客户位置,是否需要本地帮助台、本地系统管理员或技术支持人员;如果实行远程管理IT服务的话,是否会拉开IT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IT员工工作地点,不同地点的员工之间是否存在沟通和协调困难;哪些职能可以集中化;哪些职能应该分散在不同位置。
    IT服务组织的规模,是否所有服务管理职能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对所提供的服务而言,这些职能是否都是必要的;大型组织可以招聘和留住专业化人才,但存在沟通和 协调方面的风险;小型组织虽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比大型组织少,但通常很难留住专业人才
    IT基础架构的特性,组织支持单一的还是多厂商架构;为支持不同硬件和软件,需要哪些专业技能;服务管理职能和角色能否根据单一平台划分。

第 39 题

企业IT管理含三个层次:IT战略规划、IT系统管理、IT技术管理及支持。其中IT战略规划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公司的(  )完成。

  • (A) 高层管理人员
  • (B) IT部门员工
  • (C) 一般管理人员
  • (D) 财务人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企业IT管理的层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企业IT管理含三个层次:IT战略规划、IT系统管理、IT技术管理及支持。其中:

    1、IT战略和投资管理,这一部分主要由公司的高层及IT部门的主管及核心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IT战略规划以支撑业务发展,同时对重大IT投资项目予以评估决策。

    2、IT系统管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公司整个IT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IT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IT资源管理、性能及能力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新系统运行转换等职能,从而保证高质量地为业务部门(客户)提供IT服务。

    3、IT技术及运作支持,这一部分主要是IT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业务部门IT支持服务、包括IT基础设施建设、IT日常作业管理、帮助服务台管理、故障管理及用户支持、性能及可用性保障等,从而保证业务部门(客户)IT服务的可用性和持续性。

第 40 题

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如果企业考察外包商的经营管理能力,应该注意(  )。

  • (A) 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放性
  • (B) 外包商能否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 (C) 外包商项目管理水平,如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以及配置管理方法
  • (D) 外包商能否提出适合本企业业务的技术解决方案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IT外包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相关行业经验丰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对外包商的资格审查应从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发展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1、技术能力:外包商提供的信息技术产品是否具备创新性、开发性、安全性、兼容性,是否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能否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外包商是否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格认证,如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系统集成商证书、认定的软件厂商证书等;外包商是否了解行业特点,能够拿出真正适合本企业业务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中是否应用了稳定、成熟的信息技术,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是否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否具备对大型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和多系统整合能力;是否拥有对高新技术深入理解的技术专家和项目管理人员。2、经营管理能力:了解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项目管理水平,如软件工程工具、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配置管理方法、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老化率和流动率;是否具备能够证明其良好运营管理能力的成功案例;员工间是否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外包商客户的满意程度。3、发展能力:分析外包服务商已审计的财务报告、年度报告和其他各项财务指标,了解其盈利能力;考察外包企业从事外包业务的时间、市场份额以及波动因素;评价外包服务商的技术费用支出以及在信息技术领域内的产品创新,确定他们在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是否能够支持企业的外包项目。

第 41 题

根据客户与外包商建立的外包关系,可以将信息技术外包划分为:市场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和伙伴关系型外包。其中市场关系型外包指(  )。
 

  • (A) 在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外包商中自由选择,合同期相对较短
  • (B) 与同一个外包商反复制订合同,建立长期互利关系
  • (C) 在合同期满后,不能换用另一个外包商完成今后的同类任务
  • (D) 与同一个外包商反复制订合同,建立短期关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IT外包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根据客户与外包商建立的外包关系,可以将信息技术外包划分为:市场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和伙伴关系型外包。市场型关系,组织可以在众多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外包商中自由选择,合同期相对较短,而且合同期满后,能够低成本地、方便地换用另一外包商完成今后的同类任务。长期伙伴关系协议,在这关系下,组织与同一个外包商反复制订合同,并且建立了长期的互利关系。处于这两种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或维持合理的协作性,直至完成主要任务,这些关系被称为“中间”关系。

第 42 题

IT在作业管理的问题上往往面临两种基本的挑战:支持大量作业的巨型任务和(  )。

  • (A) 数据库和磁盘的有效维护
  • (B) 对商业目标变化的快速响应
  • (C) 数据库备份和订单处理
  • (D) 库存迅速补充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系统日常操作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在一个企业环境中,为了支持业务的运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作业被处理。而且,这些作业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一旦这些作业中的某一个出现故障,它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IT在作业管理的问题上往往面临两种基本的挑战:支持大量作业的巨型任务,它们通常会涉及 多个系统或应用;对商业目标变化的快速响应。

第 43 题

现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中(  )是一种让用户密码按照时间或使用次数不断变化,每个密码只能使用一次的技术。

  • (A) IC卡认证
  • (B) 动态密码
  • (C) USBKey认证
  • (D) 用户名/密码方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统一用户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用户名/密码,是要用户输入一些保密的信息;IC卡认证、USB Key认证,是采用物理识别设备;动态密码是要用户根据使用时间和次数而不断变化的。

第 44 题

在许多企业里,某个员工离开原公司后,仍然还能通过原来的账户访问企业内部信息和资源,原来的电子信箱仍然可以使用。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途径是整个企业内部实施(  )解决方案。

  • (A) 用户权限管理
  • (B) 企业外部用户管理
  • (C)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 (D) 用户安全审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统一用户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在许多企业里,某个员工离开原公司后,仍然还能通过原来的账户访问企业内部信息和资源,原来的电子信箱仍然可以使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员工离开公司后,尽管人事部门将其除名,但在IT系统中相应的多个用户授权却没有被及时删除。对于一个内部用户而言,身份识别管理的时间跨度从员工加入公司开始直到这名员工离开公司。要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这样可以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控制力度得到加强;减轻管理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性得到提高。

第 45 题

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成本是指日常发生的与形成有形资产无关的成本,随着业务量增长而近乎正比例增长的成本,例如,(  )。

  • (A) IT人员的变动工资、打印机墨盒与纸张
  • (B) 场所成本
  • (C) IT人员固定的工资或培训成本
  • (D) 建筑费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成本分类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系统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也叫初始成本,是为了购置长期使用的资产而发生的成本,主要包含:
    1、建筑费用及场所成本
    2、人力资源成本
    3、外包服务成本。
    运行成本也叫可变成本,是指日常发生的与形成有形资产无关的成本,随着业务量增长而正比例增长的成本。如:IT人员的变动工资、打印机墨盒、纸张、电力等的消耗都会随IT服务提供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 46 题

编制预算是以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与IT服务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  )。

  • (A) 减量预算
  • (B) 差异预算
  • (C) 标准预算
  • (D) 零基础预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预算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预算是指组织按照一定的业务水平及质量水平,估计各项成本、计算预算成本,并以预算成本为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衡量其合理性。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了较大差异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编制预算是以预算项目的成本预测IT服务工作量的预测为基础的。

    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和零基础预算,其选择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政策。增量预算是以去年的数据为基础,考虑年度成本、价格等的期望变动,调整去年的预算。在零基础预算下,组织实际所发生的每一活动的预算最初都被设定为零。

第 47 题

一般来说,一个良好的收费/内部核算体系应该满足(  )。

  • (A) 准确公平地补偿提供服务所负担的成本
  • (B) 考虑收费,核算对IT服务的供应者与服务的使用者两方面的收益
  • (C) 有适当的核算收费政策
  • (D) 以上3个条件都需要满足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良好的IT计费体系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良好的收费/内部核算体系可以有效控制IT服务成本,促使IT资源的正确使用,使得稀缺的IT资源用于最能反映业务需求的领域。一般一个良好的收费/内部核算体系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有适当的核算收费政策;
    可以准确公平地补偿提供服务所负担的成本;
    树立IT服务于业务部门(客户)的态度,确保组织IT投资的回报;
    考虑收费/核算对IT服务的供应者与服务的使用者两方面的利益,核算的目的是优化IT服务供应者与使用者的行为,最大化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 48 题

为IT服务定价是计费管理的关键问题。其中现行价格法是指(  )。

  • (A) 参照现有组织内部其他各部门或外部类似组织的服务价格确定
  • (B) IT部门通过与客户谈判后制定的IT服务价格,这个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保持不变
  • (C) 按照外部市场供应的价格确定,IT服务的需求者可以与供应商就服务的价格进行谈判协商
  • (D) 服务价格以提供服务发生的成本为标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IT计费定价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为IT服务定价是计费管理的关键问题,其中涉及下列主要问题:确定定价目标、了解客户对服务的真实需求、准确确定服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确定内部计费的交易秩序。常见的定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成本法:服务价格以提供服务发生的成本为标准,成本可以是总成本,包括折旧等,也可以是边际成本,即现有IT投资水平下,每增加一单位服务所发生的成本。
    成本加成定价法:IT服务的价格等于提供服务的成本和加成的定价方法。
    市场价格法。IT服务的价格按照外部市场供应的价格确定,IT服务的需求者可以与供应商就服务的价格进行谈判协商。
    现行价格法。参照现有组织内部其他各部门之间或外部的类似组织的服务价格确定。这种方法要求必须能够找到参照物。
    固定价格法。也叫合同价格法。IT服务的价格是在与客户谈判的基础上由IT部门制定的,一般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第 49 题

成本核算的主要工作是定义成本要素。对IT部门而言,理想的方法应该是按照(  )定义成本要素结构。

  • (A) 客户满意度
  • (B) 产品组合
  • (C) 组织结构
  • (D) 服务要素结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管理综述>预算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成本核算最主要的工作是定义成本要素,成本要素是成本项目的进一步细分,成本要素结构一般在一年当中是相对固定的。定义成本要素结构一般可以按部门、按客户或按产品划分。对于IT部门而言,理想的方法是按照服务要素结构定义成本要素结构,这样可以使硬件、软件、人力资源成本等直接成本项目的金额十分清晰,同时有利于间接成本在不同服务之间的分配。服务要素结构越细,对成本的认识越清晰。

第 50 题

系统发生硬件故障时需要进行定位分析。中央处理器的故障原因主要是集成电路失效,维护人员根据诊断测试程序的故障定位结果,可能在现场进行的维修工作就是更换(  )。

  • (A) 电路卡
  • (B) 存储器
  • (C) 电源部件
  • (D) 磁盘盘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主要故障及其恢复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中央处理器的故障原因主要是集成电路失效。但由于集成电路组装密度很高,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包含的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数以百万计,诊断测试程序检测出的故障通常位于一个电路模块和一个乃至几个电路卡,维护 人员根据测试结果可能在现场进行的维修工作就是更换电路卡。

第 51 题

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配置项。所有有关配置项的信息都被存放在(  )中。

  • (A) 应用系统
  • (B) 服务器
  • (C) 配置管理数据库
  • (D) 电信服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资源管理>配置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配置项。所有软件、硬件和各种文档,比如变更请求、服务、服务器、环境、设备、网络设施、台式机、移动设备、应用系统、协议、电信服务等都可以被称为配置项。所有有关配置项的信息都被存放在配置管理数据库中。

第 52 题

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进行(  )。

  • (A) 需求分析
  • (B) 软件设计
  • (C) 编写代码
  • (D) 软件维护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维护>系统维护的内容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维护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对缺陷或更改申请进行分析即需求分析、分析影响即软件设计、实施变更即进行编程,然后进行测试。在维护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变更的管理。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第 53 题

要进行企业网络资源管理,首先要识别目前企业包含哪些网络资源。其中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T型连接器、调制解调器等)属于(  )。

  • (A) 通信线路
  • (B) 通信服务
  • (C) 网络设备
  • (D) 网络软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管理规划>关键的IT资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网络 资源可以分为:1、通信线路。即企业网络服务器传输介质。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2、通信服务。指的是企业网络服务器。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服务功能,是网络控制的核心。3、网络设备。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工作站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时,除了使用连接介质外,还需要一些中介设备,这些中介设备就是网络设备。主要有网络传输介质互联设备(T型连接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物理层互联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等)、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网桥、交换器等)以及应用层互联设备(网关、多协议路由器等)。4、网络软件。企业所用到的网络软件。例如网络控制软件、网络服务软件等。 

第 54 题

各部门、各行业及各应用领域对于相同的数据概念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不同的描述,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标准化是一种按照预定规程对共享数据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业务建模阶段、(  )与文档规范化阶段。

  • (A) 数据规范化阶段
  • (B) 数据名称规范化阶段
  • (C) 数据含义规范化阶段
  • (D) 数据表示规范化阶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数据标准化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各部门、各行业及各应用领域对于相同的数据概念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不同的描述,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数据名称的不一致性、数据长度的不一致性、数据表示的不一致性以及数据含义的不统一性。
    数据标准化是一种按照预定规程对共享数据实施规范管理的过程。数据标准化主要包括业务建模阶段、数据规范化阶段、文档规范化阶段等三个阶段。数据标准化是建立在对现实业务过程全面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的,并以业务模型为基础的。业务建模阶段是业务领域专家和业务建模专家按照《业务流程设计指南》,利用业务建模技术对现实业务需求、业务流程及业务信息进行抽象分析的过程,从而形成覆盖整个业务过程的业务模型。数据规范化阶段是数据标准化的关键和核心,该阶段是对数据元素进行提取、规范化及管理的过程。文档规范化阶段是数据规范化成果的实际应用的关键,是实现离散数据有效合成的重要途径。这三个主要阶段缺一不可,彼此密不可分。业务建模是数据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数据规范化及其管理是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和重点;文档规范化是数据标准化成果的有效应用的关键。

第 55 题

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概括为“建立两个模型和一套标准”,其中“两个模型”是指信息系统的(  )。

  • (A) 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
  • (B) 功能模型和需求模型
  • (C) 数据模型和需求模型
  • (D) 数据模型和管理模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资源管理>数据管理(两种模型和一套标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概括为“建立两个模型和一套标准”。两种模型是指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一套标准是指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实际上是用户需求的综合反映和规范化表达;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都要体现在数据模型之中。

第 56 题

在IT系统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故障都可被纳入故障管理的范围。(  )属于硬件及外围设备故障。

  • (A) 未做来访登记
  • (B) 忘记密码
  • (C) 无法登录
  • (D) 电源中断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故障原因分类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在IT系统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故障都可被纳入故障管理的范围。1、硬件及外围设备故障:主机宕机、设备无故报警、电力中断、网络瘫痪、打印机无法打印;2、应用系统故障:服务不可用、无法登录、系统出现BUG;3、请求服务和操作故障:忘记密码、未做来访登记。

第 57 题

故障管理流程的第一项基础活动是(  )。

  • (A) 故障监视
  • (B) 故障查明
  • (C) 故障调研
  • (D) 故障分析定位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故障管理流程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故障管理即包含了故障监视、故障调研、故障支持、故障恢复以及故障终止5项基本活动,为了实现对故障流程完善的管理,需要对故障管理的整个流程进行跟踪,并做出相应处理记录。故障管理的流程的第一项基础活动是故障监视,大多数故障都是从故障监视活动中发现的。

第 58 题

问题管理流程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有关问题、已知错误和变更请求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其中问题管理报告应该说明如何调查、分析、解决所发生的问题,以及(  )。

  • (A) 客户教育与培训情况
  • (B) 对服务支持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情况
  • (C) 问题管理和故障管理的规章制度
  • (D) 所消耗的资源和取得的进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问题管理流程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问题管理流程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有关问题、已知错误和变更请求等方面的管理信息,这些管理信息可用做业务部门和IT部门的决策依据,其中,提供的管理报告应说明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和已知错误所消耗的资源和取得的进展。具体包括:
    1、事件报告;
    2、产品质量;
    3、管理效果;
    4、常规问题管理与问题预防管理之间的关系;问题状态和行动计划;改进问题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 59 题

在实际运用IT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将系统或服务的故障或者问题作为“结果”,以导致系统发生失效的诸因素作为“原因”绘出图形,进而通过图形来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这属于(  )。

  • (A) 头脑风暴法
  • (B) 鱼骨图法
  • (C) Kepner&Tregoe法
  • (D) 流程图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故障及问题管理>问题分析方法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Kepner&Tregoe法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即出发点是解决问题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应该最大程度上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它把问题分析为以下5个阶段。1、定义问题;2、描述问题;3、找出问题的可能原因;4、测试最可能的原因;5、验证问题原因。
    鱼骨图法是分析问题原因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问题分析中,“结果”是指故障或者问题现象,“因素”是指导致问题现象的原因。鱼骨头就是将系统或服务的故障或者问题作为“结果”、以导致系统发生失效的诸因素作为“原因”绘出图形,进而通过图形分析从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因素中找出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图形。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前三步:明确问题、原因分类和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
    流程图法通过梳理系统服务的流程和业务运营的流程,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关注各个服务和业务环节交接可能出现异常的地方、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 60 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取决于信息系统所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强度和有效性。这些措施中,(  )是信息安全的核心。

  • (A) 安全策略
  • (B) 安全组织
  • (C) 安全人员
  • (D) 安全技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管理>安全策略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取决于信息系统所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强度和有效性,这些措施可分为如下几个层面:
    1、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策略用于描述一个组织高层的安全目标,它描述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去做。确定组织的安全策略是一个组织实现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前提,否则所有的安全措施都将无的放矢。
    2、安全组织。安全组织作为安全工作的管理、实施和运行维护体系,主要负责安全策略制度、规划的制订和实施,确定各种安全管理岗位和相应的安全职责,并负责选用合适的人员来完成相应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各种安全工作的开展、协调各种不同部门在安全实施中的分工和合作,以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3、安全人员。人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信息的建立和使用者都是人。不同级别的保障能力的信息系统对人员的可信度要求也不一样,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越高,对信息处理设施的维护人员、信息建立和使用人员的可信度要求就越高。
    4、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信息系统里面部署的各类安全产品,它属于技术类安全控制措施,不同保障能力级别的信息系统应该选择具备不同安全保障能力级别的安全技术与产品。
    5、安全运作。包括安全生命周期中各个安全环节的要求,包括安全服务的响应时间、安全工程的质量保证、安全培训的力度等。

第 61 题

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  )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 (A) 管理、技术与运行
  • (B) 策略、组织与技术
  • (C) 策略、管理与技术
  • (D) 管理、组织与技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管理>风险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降低风险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实施适当机制控制风险保持在此程度之内的过程。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以及信息系统在现有条件下的安全保障能力级别,进而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需求;风险管理则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管理(包括策略与组织)、技术、运行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级别,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级别高于或者等于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

第 62 题

能力管理从一个动态的角度考察组织业务和系统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在能力管理的循环活动中,(  )是成功实施能力管理流程的基础。

  • (A) 能力评价和分析诊断
  • (B) 能力管理数据库
  • (C) 能力数据监控
  • (D) 能力调优和改进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性能及能力管理>能力数据库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能力管理从一个动态的角度考察组织业务与系统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它要考虑三个问题:
    1、IT系统成本相对于组织的业务需求而言是否合理;
    2、现有IT系统的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当前及将来的客户需求;
    3、现有的IT系统能否发挥其最佳效能。
    能力管理的过程是一个由一系列需要反复循环执行的活动组成的流程。其中,能力数据库是成功实施能力管理流程的基础。能力管理需要将管理流程中采集到的各类与系统运营有关的数据存入能力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技术数据、业务数据、资源利用情况数据、服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

第 63 题

下列顶级域名中表示非盈利的组织、团体的是(  )。

  • (A) mil
  • (B) com
  • (C) org
  • (D) gov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MIL代表军事;COM代表商业组织;ORG代表非盈利的组织、团体;GOV代表政府组织。

第 64 题

在收到电子邮件中,显示乱码的原因往往可能是(  )。

  • (A) 字符编码不统一
  • (B) 受图形图像信息干扰
  • (C) 电子邮件地址出错
  • (D) 受声音信息干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电子邮件地址出错会导致无法收到邮件,图形声音干扰只会影响图形和声音。

第 65 题

(  )具有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等特点。

  • (A) 互联网
  • (B) 广域网
  • (C) 城域网
  • (D) 局域网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也称远程网。其覆盖范围从几十km到几千km甚至上万km。广域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广域网的特点如下: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要求;适应综合性业务服务要求;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的协议;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局域网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多用于公司、机关、校园和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连网的需求;局域网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0M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Internet也称为“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在通信、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等方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Internet 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各种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借助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络。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与TCP/IP协议是密不可分的。TCP/IP协议就是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虽然Internet 的管理结构是松散的,但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遵从一致的约定:TCP/IP协议。

第 66 题

M公司为客户提供网上服务,客户有很多重要的信息需通过浏览器与公司交互。为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其WEB服务器应选的协议是(  )。

  • (A) POP
  • (B) SNMP
  • (C) HTTP
  • (D) HTTP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WEB常用的通信协议有Http和Https等,其中Http是明文传输,Https是加密的Http方式。SNMP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POP是用于收邮件的协议。

第 67 题

支撑着Internet正常运转的网络传输协议是(  )。

  • (A) TCP/IP
  • (B) SNA
  • (C) OSI/RM
  • (D) HTT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Internet也称为“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在通信、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等方面,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Internet 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各种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借助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络。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与TCP/IP协议是密不可分的。TCP/IP协议就是将它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虽然Internet 的管理结构是松散的,但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必须遵从一致的约定:TCP/IP协议。

第 68 题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form a bedrock ofIT use in the public sector. They are therefore found in all sections ofthe public sector and in all countries..Of course, different people use the ter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ifferently: The term should therefore not form the basis for arguments about(  )an MIS is and is not. So long as one and those with whom one works understand and agree on a definition, that is good enough.Similarly, when dealing with written material, one needs to be able to(  )and communicate, not get locked into doctrinal debate,
Many public service providers have develope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o morutor and control the services that they provide. Both the US(  )UK Social Security agencies have developed MIS to report on the welfare payments and services that they provide . The British public healthcare system has also been a major investor in MIS as it 1ries to control healthcare costs and simultaneously improve delivery standards .
Individual schools can also(  )use ofMIS. Hobmoor Junior and Infant School, a public school in Birmingham, UK, introduced a computerised attendance system to produce MIS reports that monitor pupil attendance. This improved the Principal’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absence patterns, resulting in a 2.5 per cent(  )in attendance rates.

  • (A) what
  • (B) that
  • (C) which
  • (D) this
  • (A) look
  • (B) understand
  • (C) get
  • (D) familar
  • (A) with
  • (B) and
  • (C) also
  • (D) to
  • (A) make
  • (B) get
  • (C) take
  • (D) go
  • (A) pass
  • (B) increase
  • (C) decrease
  • (D) rise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 试题答案:[[A],[B],[B],[A],[B]]
  • 试题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公共部门信息技术的基石,在所有的公共部门和所有的国家。当然,不同的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不同:术语可能的争论是关于是不是MIS?只有一个和相关人员明白和同意一个定义,就足够了。同样,当处理书面材料时,只要能理解和沟通,不被锁定在学说的争论。

    许多公共服务提供者制定了对专用管理信息系统监视和控制它们提供的服务。在美国和英国的社会安全机构已经开发了MIS以便统计福利性支出和提供的服务。英国公共医疗系统一直 MIS 的主要投资者,正试图控制医疗成本,同时提高交付标准

    一个独的学校也能使用MIS,Hobmoor是英国伯明翰的一个公立的初中和小学,其引进了一种电脑考勤系统,以统计学生出勤的报表。这使得校长能更好的了解和控制学生的缺勤花样,从而提升了2.5%的出勤率。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