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嵌入式上午真题

第 1 题

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 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  )完成的 。


  • (A) 操作系统
  • (B) 程序员调度
  • (C) 硬件自动
  • (D) 用户软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多级存储结构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功能: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突破所谓的“冯•诺依曼瓶颈”;速度: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体系中,Cache是访问速度较快的层次;原理: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组成:Cache由两部分组成:控制部分和Cache存储器部分。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

第 2 题

某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指、取数、运算、保存结果四步操作。若完成上述操作时间依次为8ns、9ns、 4ns、 8ns,则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至少为(  )ns。


  • (A) 4
  • (B) 8
  • (C) 9
  • (D) 3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流水线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流水线周期为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所以应该是9ns。

第 3 题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将逻辑上相关的数据以及行为绑定在一起,使信息对使用者隐蔽称为(  )。当类中的属性或方法被设计为private时,(  )可以对其进行访问。


  • (A) 抽象
  • (B) 继承
  • (C) 封装
  • (D) 多态
  • (A) 应用程序中所有方法
  • (B) 只有此类中定义的方法
  • (C) 只有此类中定义的public方法
  • (D) 同一个包中的类中定义的方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语言
  • 试题答案:[['C'],['B']]
  • 试题解析:

    1、封装是指利用抽象数据类型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在一起,使其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实体,数据被保护在抽象数据类型的内部,尽可能地隐藏内部的细节,只保留一些对外接口使之与外部发生联系。
    2、只有此类中定义的方法可以对私有成员进行访问。

第 4 题

求解两个长度为n的序列X和Y的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如序列ABCBDAB和 BDCABA的一个最长公共子序列为BCBA)可以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如可以采用蛮力法,对X的每一个子序列,判断其是否也是Y的子序列,最后求出最长的即可,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经分析发现该问题具有最优子结构,可以定义序列长度分别为i 和j的两个序列X和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为c[i,j],如下式所示。

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实现该算法,则时间复杂度为(  )。 >- (A) O(n2) >- (B) O(n2lgn) >- (C) O(n3) >- (D) O(n2n) >- (A) O(n2) >- (B) O(n2lgn) >- (C) O(n3) >- (D) O(n2n)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其它 - 试题答案:[['D'],['A']] - 试题解析:

1.X、Y的所有子序列都检查过后即可求出X、Y的最长公共子序列。X的一个子序列相应于下标序列1,2,…,n的一个子序列。因此,X共有2n个子序列。当然,Y也有2m个子序列。判断一个子序列是否也是Y的子序列的时间是n,因此时间复杂度为O(n2n)
2. 动态规划的一个计算最长公共子序列的方法如下,两个序列 X、Y :
设有二维数组 c[i][j] 表示 X 的 i 位和 Y 的 j 位之前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则有题干给定的函数表现形式:
其中,c(i,j)当 X 的第i位与 Y 的第 j 位完全相同时为”1“,否则为”0“。
此时,c[i][j]中最大的数便是 X 和 Y 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依据该数组回溯,便可找出最长公共子序列。该算法的空间、时间复杂度均为O(n2)。

### 第 5 题 与HTTP相比,HTTPS协议对传输的内容进行加密,更加安全。HTTPS基于(  ) 安全协议,其默认端口是(  )。


>- (A) RSA >- (B) DES >- (C) SSL >- (D) SSH >- (A) 1023 >- (B) 443 >- (C) 80 >- (D) 808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网络安全协议 - 试题答案:[['C'],['B']] - 试题解析:

1、HTTPS是基于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的。
2、http的端口号为80,而HTTPS的默认端口是443,注意区分。

### 第 6 题 下列攻击行为中,属于典型被动攻击的是(   )。

>- (A) 拒绝服务攻击 >- (B) 会话拦截 >- (C) 系统干涉 >- (D) 修改数据命令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系统安全概述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A选项拒绝服务(DOS): 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B选项会话拦截:未授权使用一个已经建立的会话。
D选项修改数据命令:截获并修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命令。
ABD为主动攻击。
C选项系统干涉:指的是攻击者获取系统访问权,从而干涉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可以归于被动攻击。

### 第 7 题 (  )不属于入侵检测技术。


>- (A) 专家系统 >- (B) 模型检测 >- (C) 简单匹配 >- (D) 漏洞扫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漏洞扫描为另一种安全防护策略。

### 第 8 题 以下关于防火墙功能特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和数据流向 >- (B) 提供流量信息的日志和审计 >- (C) 隐藏内部IP以及网络结构细节 >- (D) 提供漏洞扫描功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安全性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D选项不是防火墙的功能特性。

### 第 9 题 某软件公司项目组的程序员在程序编写完成后均按公司规定撰写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此情形下,该软件文档著作权应由(  )享有。


>- (A) 程序员 >- (B) 公司与项目组共同 >- (C) 公司 >- (D) 项目组全体人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应该是属于职务作品,所以该软件文档著作权应由公司享有。

### 第 10 题 我国商标法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使用的文字和图形,其中包括县级以上行政区的地名(文字)。以下商标注册申请,经审查,能获准注册的商标是(  )。


>- (A) 青岛(市) >- (B) 黄山(市) >- (C) 海口(市) >- (D) 长沙(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8条规定了以下几种禁止用作商标的文字、图形:
①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
②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
③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
④同“红十字”、“红新月”的标志、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
⑤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
⑥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文字、图形;
⑦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文字、图形;
⑧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文字、图形;
⑨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文字、图形;
⑩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本题黄山具有其他含义。

### 第 11 题 李某购买了一张有注册商标的应用软件光盘,则李某享有(  )。


>- (A) 注册商标专用权 >- (B) 该光盘的所有权 >- (C) 该软件的著作权 >- (D) 该软件的所有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知识。 李某购买了一张有注册商标的应用软件光盘,他享有该光盘的所有权。

### 第 12 题 某医院预约系统的部分需求为:患者可以查看医院发布的专家特长介绍及其就诊时间;系统记录患者信息,患者预约特定时间就诊。用DFD对其进行功能建模时,患者是(  );用ERD对其进行数据建模时,患者是(  )。


>- (A) 外部实体 >- (B) 加工 >- (C) 数据流 >- (D) 数据存储 >- (A) 实体 >- (B) 属性 >- (C) 联系 >- (D) 弱实体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分析 - 试题答案:[['A'],['A']] - 试题解析:

外部实体,也称为数据源或数据汇点,表示要处理的数据的输入来源或处理结果要送往何处,不属于目标系统的一部分,通常为组织、部门、人、相关的软件系统或者硬件设备。所以,用DFD对其进行功能建模时,患者是外部实体。
E-R图用于描述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ERD对其进行数据建模时,患者是该系统的一个数据对象,也就是一种实体。

### 第 13 题 某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 含的活动,边上的数字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天)。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  )天。 由于某种原因,现在需要同一个开发人员完成BC和BD,则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  )天。
  • (A) 11
  • (B) 18
  • (C) 20
  • (D) 21
  • (A) 11
  • (B) 18
  • (C) 20
  • (D) 2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B'],['C']]
  • 试题解析:

    1、关键路径为ABCEFJ和ABDGFJ,18天。
    2、BC持续时间3天,BD持续时间2天,由一人完成,则可以把先完成BD,再完成BC,则BC持续时间作为5天,则关键路径为ABCEFJ,20天。

第 14 题

某企业财务系统的需求中,属于功能需求的是(  )。


  • (A) 每个月特定的时间发放员工工资
  • (B) 系统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
  • (C) 系统的计算精度符合财务规则的要求
  • (D) 系统可以允许100个用户同时查询自己的工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A是功能需求,BCD为非功能需求。

第 15 题

更适合用来开发操作系统的编程语言是(  )。

  • (A) C/C++
  • (B) Java
  • (C) Python
  • (D) JavaScrip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概念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现行操作系统均由C/C++开发。C/C++是编译型程序设计语言。

第 16 题

以下关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脚本语言中不使用变量和函数
  • (B) 标记语言常用于描述格式化和链接
  • (C) 脚本语言采用解释方式实现
  • (D) 编译型语言的执行效率更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概念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脚本语言中使用变量和函数来完成程序。

第 17 题

将高级语言源程序通过编译或解释方式进行翻译时,可以先生成与源程序等价的某种中间代码。以下关于中间代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中间代码常采用符号表来表示
  • (B) 后缀式和三地址码是常用的中间代码
  • (C) 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要依据运行程序的机器特性
  • (D) 中间代码不能跨平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程序编译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后缀和三地址码是常用的中间代码,CD与具体的机器无关。

第 18 题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基于硬件之上的软件可分为a、b和c三个层次。图中a、b和c分别表示(  )。

  • (A) 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 (B)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 (C)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
  • (D) 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通常把未配置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直接 使用裸机不仅不方便,而且将严重降低工作效率和机器的利用率。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目的是为了填补人与机器之间的鸿沟,即建立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而为裸机配置的一种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见,操作系统是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它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所有其他软件,如编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以及大量的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基础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和取得它的服务。从用户角度看,当计算机配置了操作系统后,用户不再直接使用计算机系统硬件,而是利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命令和服务去操纵计算机,操作系统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因此把操作系统看作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第 19 题

以下关于嵌入式微处理器中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大多数系统可以使用轮询方式让多个设备共享一个中断
  • (B) 高优先级中断可以抢占低优先级中断,最高优先级中断不可被抢占
  • (C) 多个中断源同时请求中断时,系统只能响应一个中断,其他中断会被丢弃
  • (D) 当中断发生时,系统将自动备份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中断是指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情况需主机干预时,机器能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并转入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被暂停的程序继续运行。大多数系统可以使用轮询方式让多个设备共享一个中断。高优先级中断可以抢占低优先级中断,最高优先级中断不可被抢占,比如电源故障中断。当有多个中断请求时,通常会给这些中断定义不同的优先级,并为每个中断设置一个中断标志位,通过判断中断优先级以及访问中断标志位的状态来识别哪一个中断发生了,进而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中断处理,不会导致中断被丢弃。

第 20 题

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存储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高速缓存Cache、寄存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层次越高读写速度越快
  • (B) 层次越高存储容量越大
  • (C) 高层存储器可以被看作低层存储器的缓存
  • (D) 各级存储层次之间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呈反比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多级存储结构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分为多级,存储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高速缓存Cache、寄存器。从上到下,容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降低,但成本逐渐减少。

第 21 题

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NOR Flash的存储特性的是(  )。

  • (A) 在进行擦除前需先将目标块内所有位都写为0
  • (B) 应用程序不能直接在NOR Rash内运行
  • (C) 写操作只能将数据位从1写成0,不能从0写成1
  • (D) 存储容量一般较小,多用于存储代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存储器部件的分类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Flash Memory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根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NOR Flash、NAND Flash。
    先擦后写:由于Flash Memory的写操作只能将数据位从1写成0,而不能从0写成1,所以在对存储器进行写入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操作,将预写入的数据位初始化为1。
    操作指令:除了NOR Flash的读,Flash Memory的其他操作不能像RAM那样,直接对目标地址进行总线操作。例如执行一次写操作,它必须输入一串特殊的指令(NOR Flash ),或者完成一段时序(NAND Flash)才能将数据写入到Flash Memory中。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NOR Flash内运行,不需要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运行。在NOR Flash上运行代码不需要任何的软件支持。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NOR Flash内运行,不需要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运行。在NOR Flash上运行代码不需要任何的软件支持。

第 22 题

一个4位T型电阻网络D/A转换电路如下图所示,若取Rf=3R,则运放的输出电压 Vo为:Vo=Vref /24(D3×23+D2×22+D1×21+D0×20)。 假设 Vref 电压为 12V,为了得到 9V的输出电压,D3〜D0的二进制值应为(  )。

  • (A) 0111
  • (B) 1001
  • (C) 1100
  • (D) 111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设备>D/A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一个4位T型电阻网络D/A转换电路如下图所示,若取Rf=3R,则运放的输出电压 Vo为:Vo=Vref /24(D3×23+D2×22+D1×21+D0×20)。 假设 Vref 电压为 12V,为了得到 9V的输出电压,D3〜D0的二进制值应为9V=12V/24(D3×23+D2×22+D1×21+D0×20)
    分别将ABCD四个选项代入公式可以得到C选项是成立的。所以则D3〜D0的二进制值应为1100。

第 23 题

下图为典型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应为(  )。

  • (A) 总线仲裁器
  • (B) 字节计数器
  • (C) 参数寄存器
  • (D) 中断寄存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I/O控制方式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DMA控制器里面包含地址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字节计数器。
    地址寄存器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用于寄存DMA传送前后的状态;
    控制寄存器用于选择DMA控制器的操作类型、工作方式、 传送方向和有关参数;
    字节计数器用于控制传送数据块的长度。

第 24 题

以下四种串行总线中,一组总线上不能挂接多个器件的是(  )。


  • (A) RS232
  • (B) RS485
  • (C) I2C
  • (D) SPI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总线&通信接口>I2C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一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RS-232C的基本连接方式:
    (1)计算机利用RS-232C接口进行串口通信,有简单连接和完全连接两种连接方式
    (2)简单连接又称三线连接,即只连接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和信号地
    (3)如果应用中还需要使用RS-232C的控制信号,则采用完全连接方式
    (4)RS232只支持点对点的连接,不能挂接多个器件

第 25 题

以下关于嵌入式系统时钟管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系统的主时钟可以由外部时钟源提供,也可由外部晶体振荡器提供
  • (B) 时钟控制逻辑可以在不需要锁相环的情况下产生慢速时钟
  • (C) 利用锁相环可以对输入时钟进行倍频输出,但无法改变输出时钟的相位
  • (D) 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时钟与每个外围模块的连接还是断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系统的主时钟可以由外部时钟源提供,也可由外部晶体振荡器提供。时钟控制逻辑可以在不需要锁相环的情况下产生慢速时钟。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时钟与每个外围模块的连接还是断开。利用锁相环可以对输入时钟进行倍频输出,也可以改变输出时钟的相位。

第 26 题

以下关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实时性和公平性是RTOS调度器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 (B) RTOS调度器多采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调度算法
  • (C) 单调速率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任务的周期越短,优先级越高
  • (D) 最早期限优先算法会根据任务的截止时间来确定其优先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进程(任务)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指能够在指定或者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和 对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时间做出响应的系统,系统能够处理和存储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大量数据。RTOS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系统计算的逻辑结果,还依赖于产生这个结果的时间。RTOS中调度的目的则是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任务满足它们的时间约束,及时对外部请求做出响应。RTOS调度器多采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调度算法。单调速率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任务的优先级按任务周期T来分配。它根据任务的执行周期的长短来决定调度优先级,那些具有小的执行周期的任务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周期长的任务优先级低。最早期限优先算法是根据任务的截止时间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截止时间愈早,其优先级愈高。

第 27 题

在进行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时,可采用(  )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 (A) 布线时走90度折线
  • (B) 使用IC插座
  • (C) 布线时减少回路环的面积
  • (D) 闲置未用的I/O口尽量悬空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硬件设计>电子电路测试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提高敏感元件的抗干扰性能:
    1.布线时尽量减少回路环的面积,以降低感应噪声。
    2.电源线和地线要尽量粗,除减小压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声。
    3.微处理器闲置的I/O 口不要悬空,要接地或接电源。
    4.其他IC 的闲置端在不改变系统逻辑的情况下接地或电源。
    5.使用电源监控及看门狗电路,可大幅度提高整个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6.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微处理器的晶振和选用低速数字电路。
    7.IC器件尽量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少用IC插座。

第 28 题

嵌入式系统硬件PCB图设计及布线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 (A) 先复杂后简单
  • (B) 核心器件优先
  • (C) 高速信号优先
  • (D) 先局部后整体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硬件设计>PCB电路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硬件PCB图设计及布线方面的基础知识。
    PCB图设计及布线的步骤为:
    1、建立封装库中没有的封装(Footprint)。
    2、规划电路板:设置习惯性的环境参数和文档参数,如选择层面、画边框、定位孔、外形尺寸等。
    3、载入网络表和元件封装。
    4、规则设置:线宽、线距、叠层、过孔、全局参数等。
    5、元件布局、布线:一般是先高速信号,先整体,先进行复杂信号布线和核心器件布局设计。
    6、设计规则检查,违规报告。
    7、PCB仿真分析。
    8、存档输出。
    因此,应遵循先复杂后简单的原则,优先布局核心复杂器件,然后布局外围简单器件;布线时核心器件和高速信号优先。

第 29 题

嵌入式系统中常用BIT(内置自检测)来检测硬件的状态。BIT通常可分为上电BIT、 周期BIT、启动BIT、维护BIT等,其中不能影响应用软件正常运行的是(  )。


  • (A) 上电BIT
  • (B) 周期BIT
  • (C) 启动BIT
  • (D) 维护BI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测试模式设计常用的BIT包括:上电自检(IBIT)、周期自检(CBIT)、启动BIT和维修自检(MBIT)。
    IBIT用于任务前,CBIT用于任务中,MBIT用于离线状态。这三种BIT在同一系统的不同阶段,以提高故障检测和隔离能力:

    (1)IBIT:系统上电后立即开始,通常只运行一次,以保证系统在提供安全功能前是完好的;同时还可以验证系统正常运行时无法验证的重要设备的故障,比如部分故障隔离装置等。
    (2)CBIT:系统正常运行器件的测试,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故障即使被检测出:可为针对持续的状态量的检测,也可以为周期性的功能性检测,安全评估的重要对象。
    (3)启动BIT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启动运行,检测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
    (4)MBIT:系统离线状态下的测试,以改善系统的可维修性和安全性,也可用来覆盖在线自检无法覆盖的故障模式检测。

第 30 题

将一个32位数0x12345678存储到8000H〜8003H四个字节单元中,若以小端模式存储,则8000H存储单元的内容为(  )。

  • (A) 0x12
  • (B) 0x21
  • (C) 0x78
  • (D) 0x87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
    在计算机系统中,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存储数据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为8bit。但是在C语言中除了 8bit的char等类型之外,还有16bit的short 型,32bit的long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等。另外,对于位数大于8位的处理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
    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则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地址由小向大增加,而数据从高位往低位放。
    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则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这种存储模式将地址的高低和数据位权有效地结合起来,高地址部分权值高,低地址部分权值低,和我们的逻辑方法一致。
    例如一个16bit的short型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x的值为0x1122,那么0x11 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大端模式,就将0x11放在低地址中,即0x0010中,0x22 放在高地址中,即0x0011中。小端模式,刚好相反。
    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而PowerPC则为大端模式。很多的ARM、DSP都为小端模式。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

第 31 题

在C程序中,语句“char*func(int x,int y);”表示的含义是(  )。


  • (A) 对函数func的定义
  • (B) 对函数func的调用
  • (C) 对函数func返回值类型的说明
  • (D) 对函数func的原型说明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在C程序中,语句“char*func(int x,int y);”表示的含义是对函数func的原型说明。函数必须先定义或声明,才能调用。

第 32 题

RS232接口接收数据时,可以采用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其中采用中断方式的特点是(  )


  • (A) 硬件电路简单,易于设计
  • (B) 不长期占用CPU资源,系统开销小
  • (C) 设计复杂,降低了系统的实时性
  • (D) 软件设计简单,可移植性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RS232接口接收数据时,可以采用查询和中断两种方式。
    查询方式在接收数据——先查后收。
    中断方式在接收数据——等待中断、在中断中接收。
    中断方式,是事件触发的,换言之只要有事件产生都会进入中断,并且取得最优运行,因此响应更快,及时。
    查询方式,就是在主函数里面不停循环,查询端口状态,明显其弊端在于响应速度,在处理事件多,处理流程复杂,函数嵌套执行的情况下,由于处理不过来容易丢失事件。

第 33 题

在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中,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 (A)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 (B) 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 (C)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 (D)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的组成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叫机器语言,指机器所具有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是软件和硬件的主要接口,反映了计算机所拥有的基本功能。一般按功能划分包括如下类型:
    1、数据处理指令:包括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比较指令等;
    2、数据传送指令:包括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传送指令等;
    3、程序控制指令:包括条件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转子程序指令等;
    4、输入/输出指令:包括各种外围设备的读、写指令等,有的计算机将输入/输出指令包含在数据传送指令类中;
    5、状态管理指令:包括诸如实现置存储保护、中断处理等功能的管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中的条件转移指令根据指定的条件确定程序是否发生转移,如果满足条件,则程序转移到目标地址去执行程序;不满足条件,则程序将顺序执行下一条指令。

第 34 题

某系统中采用固定优先级调度,有3个任务,优先级顺序为X>Y>Z,任务Z先执行,并且运行过程中独占了共享资源S,在释放S之前,任务X和Y开始运行,X也申请资源S,Y和Z之间没有共享资源,则三个任务执行完成的顺序是(  )。


  • (A) X、Y、Z
  • (B) Y、X、Z
  • (C) Y、Z、X
  • (D) Z、X、Y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进程(任务)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在固定优先级任务调度中,每次调度时,系统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让它运行,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另一个优先数比它高的进程,它就要立即停止,并将处理机分配给新的高优先数进程。X、Y、Z三个任务的执行顺序如下。
    任务Z先执行,并且独占了共享资源S,在释放S之前,任务X和Y开始运行,由于X优先级大于Y和Z,X抢占CPU开始执行,但是要申请资源S,所以等待Z释放资源。Y开始执行,一直执行完毕。Z开始执行,释放资源S,X得到资源,开始执行完。然后Z才开始执行。所以执行的顺序就是Y、X、Z。

第 35 题

下列关于C语言中结构类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结构第一个成员的地址和整个结构的地址相同
  • (B) 缺省条件下,编译器为每个成员按自然对齐(alignment)条件分配空间
  • (C) 结构成员按照它们被声明的顺序在内存中顺序存储
  • (D) 结构是一种复合数据类型,其构成元素只能是基本数据类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结构体是C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由一组称为成员(或称为域,或称为元素)的不同数据组成,其中每个成员可以具有不同的类型。结构体通常用来表示类型不同但是又相关的若干数据。其中结构第一个成员的地址和整个结构的地址相同;缺省条件下,编译器为每个成员按自然对齐(alignment)条件分配空间;结构成员按照它们被声明的顺序在内存中顺序存储。

第 36 题

用标准C语言库进行文件操作时,若要以a+方式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原有的文件内容保留,位置指针移动到文件的末尾,可进行读写操作
  • (B) 原有的文件内容保留,位置指针移动到文件的开头,可进行读写操作
  • (C) 原有的文件内容保留,位置指针移动到文件的末尾,可进行只读操作
  • (D) 原有的文件内容被删除,可进行写操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a以附加的方式打开只写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建立该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写入的数据会被加到文件尾,即文件原先的内容会被保留。a+以附加方式打开可读写的文件。若文件不存在,则会建立该文件,如果文件存在,写入的数据会被加到文件尾后,即文件原先的内容会被保留。

第 37 题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  )。

  • (A) 10MB/s
  • (B) 20MB/s
  • (C) 40MB/s
  • (D) 80M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的组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总线周期通常指的是CPU完成一次访问MEM或I/O端口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总线周期由几个时钟周期组成。
    总线的带宽指的是这条总线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总量,它等于总线位宽与工作频率的乘积。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4B/(2*(1/10MHZ))= 20MB/s。

第 38 题

下列总线中不属于高速串行总线的是(  )。


  • (A) PCI Express
  • (B) RapidIO
  • (C) 1394
  • (D) VME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总线&通信接口>1394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按照数据传输的方式划分,总线可以被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
    常见的串行总线有SPI、II2C、USB、RS232/RS422/RS485、CAN等;高速串行总线主要有SATA、PCIE、IEEE 1394、RapidIO、USB 3.0以及基于光纤的高速串行总线AFDX、FC等。
    常见的并行总线如ISA、 PCI、VME等。

第 39 题

微内核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下关于微内核操作系统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微内核操作系统,就是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操作系统
  • (B) 微内核操作系统由一群尽可能将数量最小化的软件程序组成
  • (C) 微内核并非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而只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
  • (D) 由于微内核不能有效的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所以不适用分布式系统环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微内核操作系统,就是一种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操作系统微内核操作系统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能有效地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故非常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环境。在微内核操作系统中,内核是指精心设计的、能实现现代OS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的部分。微内核并非是一个完整的OS,而只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它通常用于:实现与硬件紧密相关的处理;实现一些较基本的功能;负责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它们只是为构建通用OS提供一个重要基础,这样就可以确保把操作系统内核做得很小。

第 40 题

某计算机字长16位,存储器存取周期是500ns,存储器的带宽是(  )。

  • (A) 8 Mbit/s
  • (B) 16 Mbit/s
  • (C) 32Mbit/s
  • (D) 64 Mbit/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其它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某计算机字长16位,存储器存取周期是500ns,存储器的带宽(带宽是指计算机每秒钟由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是:16bit/500ns=32Mbit/s。

第 41 题

某32位计算机Cache容量16KB,Cache块大小16Byte,假设主存与Cache地址映像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则主存地址为1234E8F8(十六进制)的单元,装入Cache的地址 是(  )。

  • (A) 00010001001101
  • (B) 01000100011010
  • (C) 10100011111000
  • (D) 1101001110100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多级存储结构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Cache方面的概念和知识。
    为了提高访问主存的速度,在CPU与主存之间增加一级Cache,Cache的速度比主存快,当CPU访问主存取指令时,把包含该条指令的一个数据块一起调入Cache,根据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访问下条指令时,则该条指令很有可能已调入Cache,CPU从Cache中取指令,速度就快多了。
    本题中,主存地址共32位,主存一个数据块调入Cache时使用直接映像方式,把主存按Cache容量分为若干区,主存某一数据块只能放在与Cache块号相同的数据块中,这样地址转换比较方便。由于Cache与主存的数据块大小是16B,块内地址需4位,Cache 容量16KB,故Cache可分为1024块,块地址需10位,除去这14位低位地址,主存地址高位共18位,即主存分区号,作为字块标志也需要写入Cache数据块中,因此装入 Cache的地址编号为低14位数据即10100011111000B。

第 42 题

以下关于指令执行速度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MIPS是用来描述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
  • (B) 一台计算机的MIPS峰值是按其指令集中所有指令的执行速度计算的
  • (C) 在比较不同计算机MIPS值时,不用说明使用了什么样的基准程序
  • (D) 设每一机器周期为t微秒,基本指令需k个周期,则MIPS峰值为1/k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的组成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MIPS是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所以,MIPS是用来描述计算机的定点运算速度。设每一机器周期为t微秒,基本指令需k个周期,则MIPS峰值为1/kt。对于一台计算机而言,其峰值MIPS是按其指令集中基本指令的执行速度计算的;其平均MIPS值,是用其指令使用频度加权各类指令执行速度计算得到的;其基准程序MIPS值是用运行基准程序测得的MIPS值,由于不同的基准程序各种指令的比例不同。因此,在比较时必须说明是怎样的基准程序。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

第 43 题

以下关于特权指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特权指令集是计算机指令集的一个子集
  • (B) 特权指令通常与系统资源的操纵和控制有关
  • (C) 当处于用户态运行时,计算机可以执行特权指令
  • (D) 当处于系统态运行时,计算机可以执行特权指令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微处理器>常用嵌入式微处理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特权指令指具有特殊权限的指令。这类指令只用于操作系统或其他系统软件,一般不直接提供给用户使用。特权指令集是计算机指令集的一个子集。特权指令通常与系统资源的操纵和控制有关。当处于系统态运行时,计算机可以执行特权指令。

第 44 题

以下关于软件验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试图证明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软件产品或中间产品能满足客户需求
  • (B) 强调对于过程的检验,而不是对于结果的检验
  • (C) 验证软件是否满足它的需求规格说明
  • (D) 验证软件的手段只有软件测试和评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实施知识>验证与确认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ABC都是正确的,D选项是错误的。因为验证软件的手段有测试、同行评审、审查、走查、模拟、演示等。

第 45 题

仔细阅读下面程序,请给出运行结果(  )。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f1(int x) { return xx;}
int f2(int x) { return x
xx; }

main()
{
       int x=3,y1,y2,y3,y4;
       int(
f)();
       f=f1;
       y1=(*f)(x);
       y2=f1(x);
       f=f2;
       y3=f(x);
       y4=f2(x);
       printf("y1=%d,y2=%d,y3=%d,y4=%d\n",y1,y2,y3,y4);
}

  • (A) y1=9,y2=9,y3=27,y4=27
  • (B) y1=3,y2=9,y3=27,y4=9
  • (C) y1 =3,y2=3,y3=9,y4=9
  • (D) y1 =3,y2=9,y3=9,y4=27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C语言编程方面的概念和知识。
    程序中,f=f1是将函数指针f指向了函数f1,因此,y1=(*f)(x)是调用了函数f1,结果应该与y2=f1(x)直接调用函数f1相同,因此,y1=y2=9。
    同样f=f2是将函数指针f指向了函数f2,y3=f(x)是调用函数f2,与直接调用函数f2等价,因此,y3=27,y4=27。

第 46 题

下面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是软件研制任务书
  • (B)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接口等需求
  • (C) 完成软件需求分析工作后应提交一份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 (D) 需求规格说明可用程序流程图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流向和运动情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分析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需求规格说明可用数据流程图表达系统内部数据的流向和运动情况。所以D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第 47 题

以下关于文件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文件控制块是文件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但不是文件存在的唯一标志
  • (B) 文件控制块主要包括文件的标识信息、位置信息和文件的访问权限信息等
  • (C) 文件目录将系统中所有的文件控制块按照某种规律组织起来以便于检索
  • (D) 文件目录也由文件组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文件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为了能对一个文件进行正确的存取,操作系统必须为文件设置用于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是文件存在的唯一标志,称之为“文件控制块(FCB)”。文件控制块是操作系统为管理文件而设置的一组具有固定格式的数据结构,存放了为管理文件所需的所有有属性信息(文件属性或元数据)。文件控制块一般应包括下列的文件属性信息:
    1.文件的标识信息
    2.文件的位置信息
    3.文件的访问权限信息
    文件目录是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将系统中所有的文件控制块按照某种规律组织起来以便于检索,就形成了文件目录。必须说明,文件目录也由文件组成。

第 48 题

以下关于直接存储器访问(DM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DMA是一种快速传递大数据的技术
  • (B) DMA将传输的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
  • (C) DMA数据传送过程中,由CPU和DMA控制器共同控制
  • (D) 在DMA控制器控制下,主存和外设之间直接交换数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I/O控制方式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DMA方式,即“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是一种快速传送大量数据的技术,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是通过直接访问存储器来完成,而不经过CPU,因此省去了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的问题。
    DMA方式的工作过程是:
    1、向CPU申请DMA传送;
    2、CPU允许后,DMA接受系统总线的控制权;
    3、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在主存和外部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数据,DMA将传输的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传送过程中不需要中央处理器参与,传送开始前需要CPU提供传送数据的主存起始地址和数据长度;
    4、传送结束后,向CPU返回DMA操作完成信号。

第 49 题

某个应用任务TaskA正在等待信号量到来从而执行,此时TaskA所处的状态名称为(  )。

  • (A) 就绪态状态
  • (B) 执行状态
  • (C) 阻塞状态
  • (D) 结束状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进程(任务)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如下图所示,等待状态也称为阻塞状态,某个应用任务TaskA正在等待信号量到来从而执行,此时TaskA所处的状态名称为阻塞状态。

第 50 题

软件配置管理功能不包括(  )。

  • (A) 配置标识
  • (B) 版本控制
  • (C) 审计和审查
  • (D) 程序设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配置管理的功能范围包括了:配置标识、版本控制、审计和审查等,而程序设计则不属于配置管理功能范围,所以应选择D。

第 51 题

以下关于质量保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质量保证主要任务是识别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质量标准
  • (B) 质量保证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生命期
  • (C) 质量保证给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提供保证
  • (D) 质量审计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实施知识>软件评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BCD都是正确的描述,A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因为质量保证主要任务包括了:
    (1)项目质量保证人员在项目策划初期策划质量保证活动。
    (2)在项目生存期,依据适用的标准、过程和规程,按照质量保证计划审核项目的过程活动和工作产品,向项目组和相关领导提供审核结果。
    (3)标识并文档化不符合项,进行跟踪,直至不符合项得到解决。同时接受质量保证组的检查。

第 52 题

软件设计阶段的输出主要是(  )。

  • (A) 程序
  • (B) 模块
  • (C) 伪代码
  • (D) 软件设计文档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A)程序是在软件实现阶段才进行编写的;B)模块是详细设计的内容;C)伪代码是也是详细设计的一部分。D)软件设计文档是软件设计阶段的主要输出。所以正确答案是D。

第 53 题

软件测试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以下不属于静态测试的是(  )。

  • (A) 代码检查
  • (B) 静态结构分析
  • (C) 覆盖率分析
  • (D) 代码质量度量(圈复杂分析等)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实施知识>软件测试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测试按照程序是否执行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的特点是在测试源程序时,计算机不会真正的去执行被测试的源程序。静态测试包括了:桌前检查、代码走查、代码审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圈复杂分析等)等。
    动态测试的特点是计算机真正运行被测试的源程序,通过输入测试用例,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是否一致。动态测试包括功能确认与接口测试、覆盖率分析、性能分析、内存分析等。
    所以正确答案是C。

第 54 题

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组用于在计算机软件(  )管理变化的活动。

  • (A) 交付使用后
  • (B) 开发过程中
  • (C) 整个生命周期
  • (D) 测试过程中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配置管理是一组用于在计算机软件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变化的活动,包括了数据版本、变更、发布和维护的控制。

第 55 题

执行下面C语言程序段的结果是(  )。
main() {
       int x=1,a=1,b=1;
       switch(x) {
            case 0:  b++;
            case 1:  a++;
            case 2:  a++; b++
        }
        printf(a=%d, b=%d,a,b); 
}

  • (A) a=2, b=2
  • (B) a=3, b=2
  • (C) a=2, b=1
  • (D) a=3, b=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switch(x) {
    case 0: b++;
    case 1: a++;
    case 2: a++; b++
    }
    X=1,所以从case1:a++开始执行,执行完之后a=2,由于后面没有break语句,继续执行case2:a++;b++,执行完之后a=3,b=2。答案是B。

第 56 题

执行下面的一段C程序后,变量ret的值为(  )。
char str[20];
int ret=strlen (strcpy (str, “Hello_World”));

  • (A) 0
  • (B) 11
  • (C) 12
  • (D) 2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char str[20];---------分配20个字节的空间
    int ret=strlen (strcpy (str, “Hello_World”));----strcpy是字符串拷贝函数,strlen返回字符串长度为11。

第 57 题

已知:char str[10], *p=str;下面C语言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 str=“ABC”
  • (B) p=“ABC”
  • (C) *str=“ABC”
  • (D) *p=“ABC”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语言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str=“ABC”------“ABC”是一个分配有地址的字符串直接量,不能直接适用赋值语句,应该使用strcpy语句。
    p=“ABC”--------指针p指向字符串“ABC”,这个是正确的语句。

    *str=“ABC”-----------str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型,不能使用这种赋值语句。语句是错误的。
    *p=“ABC”------------指针p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型,不能使用这种赋值语句。语句是错误的。

第 58 题

软件项目至少应形成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三类基线。功能基线形成的时机是(  )。

  • (A) 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
  • (B) 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
  • (C) 在软件设计阶段结束时
  • (D) 在综合测试阶段结束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1.功能基线(定义基线)
    它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的时候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系统设计规格说明书,这就是功能基线。
    2.分配基线(需求基线)
    也叫指派基线,它是指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3.产品基线
    它是指在软件组装与系统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开发的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

第 59 题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规定了(  )中的主要软件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的实践。


  • (A) 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
  • (B) 软件研制和维护活动
  • (C) 软件研制和软件测试
  • (D) 软件设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开发过程及项目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CMM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的等级认证标准。规定了软件研制和软件测试中的主要软件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的实践。主要用于评价软件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第 60 题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验证手段一般采用(  )。

  • (A) 总结
  • (B) 阶段性报告
  • (C) 需求分析评审
  • (D) 黑盒测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系统分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出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所以在需求分析阶段一般采用需求分析评审,通过相应的评审活动去验证需求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所以答案应该是C。

第 61 题

相比于TCP,UDP的优势为(  )。

  • (A) 可靠传输
  • (B) 开销较小
  • (C) 拥塞控制
  • (D) 流量控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TCP与UDP区别: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3、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是面向报文的;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对实时应用很有用,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4、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5、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6、TCP的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则是不可靠信道,整体来看UDP开销较小。

第 62 题

若一台服务器只开放了 25和110两个端口,那么这台服务器可以提供(  )服务。

  • (A) E-mail
  • (B) Web
  • (C) DNS
  • (D) FT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25端口为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所开放,主要用于发送邮件。
    110端口为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邮件协议版本3)负责邮件收取。

第 63 题

SNMP是一种异步请求/响应协议,采用(  )协议进行封装。

  • (A) IP
  • (B) ICMP
  • (C) TCP
  • (D) UD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使用UDP协议进行封装。

第 64 题

在一台安装好TCP/IP协议的计算机上,当网络连接不可用时,为了测试编写好的网络程序,通常使用的目的主机IP地址为(  )。

  • (A) 0.0.0.0
  • (B) 127.0.0.1
  • (C) 10.0.0.1
  • (D) 210.225.21.255/24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127.0.0.1是回送地址,指本地机,一般用来测试使用。回送地址(127.x.x.x)是本机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即主机IP堆栈内部的IP地址,主要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第 65 题

测试网络连通性通常采用的命令是(  )。

  • (A) Netstat
  • (B) Ping
  • (C) Msconfig
  • (D) Cmd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统下的一个命令。ping也属于一个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和判定网络故障。

第 66 题

An operating system also has to be able to service peripheral (  ),such as timers,motors, sensors, communication devices, disks, etc. All of those can request the attention of the OS(  ) , i.e. at the time that they want to use the OS, the OS has to make sure it’s ready to service the requests. Such a request for attention is called an interrup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interrupts: Hardware interrupts and Software interrupts. The result of an interrupt is also a triggering of the processor, so that it jumps to a(  ) address. Examples of cases where software interrupts appear are perhaps a divide by zero, a memory segmentation fault, etc. So this kind of interrupt is not caused by a hardware event but by a specific machine language operation code. Many systems have more than one hardware interrupt line, and the hardware manufacturer typically assembles all these interrupt lines in an interrupt (  ). An Interrupt(  ) is a piece of hardware that shields the OS from the electronic details of the interrupt lines, so that interrupts can be queued and none of them gets lost.

  • (A) hardware
  • (B) software
  • (C) application
  • (D) processor
  • (A) synchronously
  • (B) asynchronously
  • (C) simultaneously
  • (D) directly
  • (A) random
  • (B) pre-specified
  • (C) constant
  • (D) unknown
  • (A) vector
  • (B) array
  • (C) queue
  • (D) list
  • (A) Cell
  • (B) Vector
  • (C) Controller
  • (D) Manager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概述>其它
  • 试题答案:[[A],[B],[B],[A],[C]]
  • 试题解析:       操作系统也要为外围硬件服务,例如定时器、马达、传感器、通信设备、硬盘等。所有这些硬件设备都可以向操作系统发出异步请求,例如当它们想要使用操作系统时,操作系统必须保证已经做好准备对这些请求进行服务。这种请求被称作中断。中断可以被分为两类: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一个中断的结果是对处理器进行触发,使得处理器跳转到预定义的地址执行。例如,除以0或内存访问段错误等都可以触发软件中断。这种中断不是由硬件触发产生,而是由特定的机器语言操作代码产生。很多系统有不止一个中断线,硬件厂商一般会集成这些中断线到一个中断向量中。中断控制器是一块硬件资源,它使得操作系统不必关注中断线的电气细节特性,也使得所有中断会被队列缓存而不至于丢失。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