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网工上午真题

第 1 题

在直接寻址方式中,用于存放指令地址的是(  )。

  • (A) PC(程序计数器)
  • (B) AR(地址寄存器)
  • (C) AC(累加器)
  • (D) ALU(逻辑运算单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基础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寄存器的相关内容。
    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的地方。在程序执行前,必须将程序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当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程序计数器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程序计数器增加一个量,使其指向下一个待指向的指令。程序的转移等操作也是通过该寄存器来实现的。
    地址寄存器一般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以方便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累加器是专门存放算术或逻辑运算的一个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的寄存器。ALU是CPU的执行单元,主要负责运算工作。

第 2 题

若某计算机系统的I/O接口与主存采用统一编址,则输入输出操作是通过(  )指令来完成的。

  • (A) 控制
  • (B) 中断
  • (C) 输入输出
  • (D) 访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程序控制I/O方式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I/O接口与主存采用统一编址,即将I/O设备的接口与主存单元一样看待,每个端口占用一个存储单元的地址,其实就是将主存的一部分划出来作为I/O地址空间。
    访存指令是指访问内存的指令,显然,这里需要访问内存,才能找到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一次需要使用访存指令。
    而控制类指令通常是指程序控制类指令,用于控制程序流程改变的指令,包括条件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循环控制指令、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中断指令等。

第 3 题

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  )。

  • (A) 专门的硬件自动完成
  • (B) 程序员进行调度
  • (C) 操作系统进行管理
  • (D) 程序员和操作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硬件基础>存储系统>多级存储结构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需要专门的硬件自动完成,使用硬件来处理具有更高的转换速率。

第 4 题

总线复用方式可以(  )。

  • (A) 提高总线的传输带宽
  • (B) 增加总线的功能
  • (C) 减少总线中信号线的数量
  • (D) 提高CPU利用率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一个信号线传送不同信号,例如,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共用一组信号线。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减少总线数量,提高总线的利用率。

第 5 题

确定软件的模块划分及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是(  )阶段的任务。

  • (A) 需求分析
  • (B) 概要设计
  • (C) 详细设计
  • (D) 编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基础>软件生命周期与开发模型>软件生命周期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要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即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
    概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即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等。
    详细设计是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更细致的设计,它包括具体的业务对象设计、功能逻辑设计、界面设计等工作。详细设计是系统实现的依据,需要更多地考虑设计细节。
    编码即编写程序代码,具体实现系统。

第 6 题

利用结构化分析模型进行接口设计时,应以(  )为依据。

  • (A) 数据流图
  • (B) 实体.关系图
  • (C) 数据字典
  • (D) 状态,迁移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基础>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设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模型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结果,描述了系统的功能,在进行接口设计时,应以它为依据。

第 7 题

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值表示完成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则关键路径长度为(  )。
 

  • (A) 20
  • (B) 19
  • (C) 17
  • (D) 16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基础>项目管理基础>时间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求关键路径。从开始顶点到结束顶点的最长路径为关键路径(临界路径),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为关键活动。
    在本题中找出的最长路径是A->B>D->I->J->L,其长度为3+5+2+2+8=20,而其它任何路径的长度都比这条路径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关键路径的长度为20。

第 8 题

若某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假设用户要访问文件f1.java,且当前工作目录为Program,则该文件的全文件名为(  ),其相对路径为(  )。

  • (A) f1.java
  • (B) \Document\java-prog\f1.j ava
  • (C) D:\Program\java-prog\f1.java
  • (D) \Program\Java-prog\f1.java
  • (A) Java-prog\
  • (B) \Java-prog\
  • (C) Program\Java-prog
  • (D) \Program\Java-pro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文件路径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目录结构:
    在对数据文件进行操作时,一般要用盘符指出被操作的文件或目录在哪一磁盘。盘符也称驱动器名。
    文件是按一定格式建立在外存储介质上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计算机中的文件,一般上存储在磁盘、光盘或磁带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们认为文件上存储在磁盘上的,称为磁盘文件。每一个文件必须有一个名字,称为文件名。
    文件目录,即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夹。为了实现对文件的统一管理,同时又方便用户,操作系统采用树状结构的目录来实现对磁盘上所有文件的组织和管理。根目录用“\”表示,从根目录或当前目录至所要找的文件或目录所需要经过的全部子目录的顺序组合。
    1、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到目标文件或目录的一条路径。
    2、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到目标文件或目录的一条路径。相对路径不是以“\”开头,而是从当前目录开始。

第 9 题

(  )指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无需支付报酬,使用其作品。

  • (A) 合理使用
  • (B) 许可使用
  • (C) 强制许可使用
  • (D) 法定许可使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侵权判别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合理使用是指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需支付报酬,使用其作品;许可使用是指在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后使用其作品;强制许可使用也称为强制许可或非自愿许可,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直接允许申请人实施专利权人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种行政措施;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以特定的方式有偿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行为,并且这种使用应当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各项人身利和财产权。

第 10 题

两个自治系统(AS)之间的路由协议是(  )。

  • (A) RIP
  • (B) OSPF
  • (C) BGP
  • (D) IGR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BGP路由概念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路由器把路由选择协议分为两大类,即:
    内部网关协议IGP:在一个自制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而这与在互联网中的其他自治系统选用什么路由协议无关。目前这种路由选择协议使用的最多,如RIP、IGRP、OSPF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如果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于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送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最多的外部网关协议是BGP。

第 11 题

一个以太网交换机,读取整个数据帧,对数据帧进行差错校验后再转发出去,这种交换方式称为(  )。

  • (A) 存储转发交换
  • (B) 直通交换
  • (C) 无碎片交换
  • (D) 无差错交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交换式以太网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根据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交换机可以分为以下3类:
    1、直接交换方式直接交换方式中,交换机只要接收并检测到目的地址字段就立即将该帧转发出去,而不管这一帧数据是否出错。帧出错检测任务由结点主机完成。这种交换方式的优点是交换延迟时间短,缺点是缺乏差错检测能力,不支持不同输入/输出速率的端口之间的帧转发。
    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中,交换机首先完整的接收发送帧,并先进行差错检测。如接收帧是正确的,则根据帧目的地址确定输出端口号,再转发出去。这种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具有帧差错检测能力,并能支持不同输入/输出速率的端口之间的帧转发,缺点是交换延迟时间将会增长。
    3、改进直接交换方式
    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则将二者结合起来,它在接收到帧的前64个字节后,判断Ethernet帧的帧头字段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转发。

第 12 题

以下关于光纤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远,而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近
  • (B) 多模光纤的价格便宜,而单模光纤的价格较贵
  • (C) 多模光纤的包层外径较粗,而单模光纤的包层外径较细
  • (D) 多模光纤的纤芯较细,而单模光纤的纤芯较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以太网传输介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多模光纤容许不同模式的光于一根光纤上传输,由于多模光纤的芯径较大,故可使用较为廉价的耦合器及接线器,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μm至100μm。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但由于单模光纤芯径太小,较难控制光束传输,故需要极为昂贵的激光作为光源体。单模光纤相比于多模光纤可支持更长传输距离,从成本角度考虑,采用单模光纤的成本会比多模光纤电缆的成本高。

第 13 题

可以用数字信号对模拟载波的不同参量进行调制,下图所示的调制方式称为(  )。

  • (A) ASK
  • (B) FSK
  • (C) PSK
  • (D) DPSK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通信基础>编码与调制>数字调制技术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所谓调制就是进行波形变换。更严格的讲,就是进行频谱变换,将基带数字信号的频谱变换为适合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的频谱,主要用ASK、FSK、PSK几种。
    ASK(幅移键控):载波的幅度受到数字数据的调制而取不同的值,例如对应二进制“0”,载波幅度为0;对应二进制“1”,载波振幅取1。调幅技术实现技术起来简单、但抗干扰性能差。
    FSK(频移键控):按照数字数据的值调制载波的频率。例如对应二进制“0”的载波频率为f1,对应二进制“1”的载波频率为f2,这种调制技术抗干扰性能好,但占用带宽较大。
    PSK(相移键控):是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生成调制信号的方法,一般用不同的相位来表示1和0。
    DPSK(差分移相键控):利用调制信号前后码元之间载波相对相位的变化来传递信息。

第 14 题

下图中画出了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波形图,实际传送的比特串为(  )。

  • (A) 1 0 1 0 1 1 0 0
  • (B) 0 1 1 1 0 0 1 0
  • (C) 0 1 0 1 0 0 1 1
  • (D) 1 0 0 0 1 1 0 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通信基础>编码与调制>数字编码与编码效率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曼彻斯特编码是一种双相码,用低到高的电平转换表示1,用高到低的电平转换表示0(注意:某种教程中关于此部分内容有相反的描述,也是正确的),因此它也可以实现自同步,常用于以太网(802.3 10M以太网)。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基础上加上了翻转特性,遇0翻转,遇1不变,常用于令牌环网。要注意的一个知识点是:使用曼码和差分曼码时,每传输1bit的信息,就要求线路上有2次电平状态变化(2 Baud),因此要实现100Mbps的传输速率,就需要有200MHz的带宽,即编码效率只有50%。

第 15 题

E1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其中每个话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  )。

  • (A) 1.544Mb/s
  • (B) 2.048Mb/s
  • (C) 6.312Mb/s
  • (D) 44.736Mb/s
  • (A) 56Kb/s
  • (B) 64Kb/s
  • (C) 128Kb/s
  • (D) 2048K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通信基础>通信系统概述>多路复用技术
  • 试题答案:[[B],[B]]
  • 试题解析:

    E1载波的基本帧划分为32个子信道(E0),每个子信道含8位数据,子信道CH0(或TS0)用于组帧,使得接收方可以检测帧的开起点。另一个子信道CH16(或TS16)用于承载控制呼叫的信令(例如CAS信令)。其余30个子信道用于承载PCM编码的话音数据。E1帧每秒发送8000次,发送时间为125µs,其数据速率为8×32×8000=2.048Mb/s。

第 16 题

在各种xDSL技术中,能提供上下行信道非对称传输的是(  )。

  • (A) ADSL和HDSL
  • (B) ADSL和VDSL
  • (C) SDSL和VDSL
  • (D) SDSL和HDSL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广域网与接入网技术>接入网技术>xDSL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xDSL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担宽带业务。虽然标准模拟电话信号的频带被限制在300~3400Khz的范围内,但用户线本身实际通过的信号频率仍然超过1Mhz,因此xDSL技术把0~4000Khz的低端频谱都留给传统电话使用,把原来没有使用的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DSL就是用户数字线的缩写,而x则表示数字用户线上实现不同的宽带方案。
    SDSL:单线对数字用户线路,对称模式。
    HDSL:高数据速率数字用户线路,对称模式。
    VDSL:甚高数据速率数字用户线路,非对称模式。
    而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的简称,其特点就是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不一样,并且往往是下行速度大于上行速度。从1989年以来,ADSL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下行速率从1.5Mbit/s提高到8Mbit/s(当然这是以缩短传输距离为代价的),上行速率也已经提高到640Kbit/s。ADSL的服务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之间通过普通的电话铜线连接,无需对入户线缆进行改造就可以为现有的大量电话用户提供ADSL宽带接入。随着标准和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不断降低,ADSL日益受到电信运营商和用户的欢迎,成为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之一。

第 17 题

采用ADSL虚拟拨号接入方式中,用户端需要安装(  )软件。

  • (A) PPP
  • (B) PPPoE
  • (C) PPTP
  • (D) L2T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广域网与接入网技术>接入网技术>xDSL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PPPoE可以使以太网的主机通过一个简单的桥接设备连到一个远端的接入集中器上。通过PPPoE协议,远端接入设备能够实现对每个接入用户的控制和计费。与传统的接入方式相比,PPPoE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它在包括小区组网建设等一系列应用中被广泛采用,目前流行的宽带接入方式ADSL 就使用了PPPoE协议。

第 18 题

ICMP协议属于TCP/IP网络中的(  )协议,ICMP报文封装在(  )包中传送。

  • (A) 数据链路层
  • (B) 网络层
  • (C) 传输层
  • (D) 会话层
  • (A) IP
  • (B) TCP
  • (C) UDP
  • (D) PP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ICMP协议
  • 试题答案:[[B],[A]]
  • 试题解析:

    ICMP是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工作在网络层,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ICMP报文封装在IP包中进行传送。

第 19 题

ARP表用于缓存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采用ARP表的好处是(  )。

  • (A) 便于测试网络连接数
  • (B) 减少网络维护工作量
  • (C) 限制网络广播数量
  • (D) 解决网络地址冲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ARP协议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ARP表用于缓存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采用ARP表的好处是限制网络广播数量。
    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如果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可以了;如果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目标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A主机MAC地址是“主机A的MAC地址”,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我是192.168.1.5,我的硬件地址是"主机A的MAC地址".请问IP地址为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他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做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可以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A和B还同时都更新了自己的ARP缓存表(因为A在询问的时候把自己的IP和MAC地址一起告诉了B),下次A再向主机B或者B向A发送信息时,直接从各自的ARP缓存表里查找就可以了。

第 20 题

BGP4相比RIP存在有很多优势,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BGP4可以跨设备建立邻居关系
  • (B) BGP4提供了丰富的路由属性,进行选路
  • (C) BGP4可以管理全球的路由器
  • (D) BGP4支持验证功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BGP路由概念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BGP是一种路径矢量路由协议,用于传输自治系统间的路由信息,BGP在启动的时候传播整张路由表,以后只传播网络变化的部分触发更新,它采用TCP连接传送信息,端口号为 179,相比RIP,BGP4存在有以下优势,1、可以跨设备建立邻居关系。2、BGP4提供了丰富的路由属性,进行选路。3、BGP4可以管理全球的路由器。而验证功能RIPV2也支持。

第 21 题

为了限制路由信息传播的范围,OSPF协议把网络划分成4中区域(Area),其中(  )的作用是连接各个区域的传输网络,(  )不接受本地自制系统之外的路由信息。

  • (A) 不完全存根区域
  • (B) 标准区域
  • (C) 主干区域
  • (D) 存根区域
  • (A) 不完全存根区域
  • (B) 标准区域
  • (C) 主干区域
  • (D) 存根区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OSPF路由协议
  • 试题答案:[[C],[D]]
  • 试题解析:OSPF定义了一下5种区域,不同类型的区域对由自制系统外部传入的路由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标准区域:标准区域可以接收任何链路更新信息和路由汇总信息。
    主干区域:主干区域是连接各个区域的传输网络,其他区域都通过主干区域交换路由信息。主干区域拥有标准区域的所有性质。
    存根区域:不接受本地自治系统以外的路由信息,对自制系统以外的目标采用默认路由0.0.0.0。
    完全存根区域:不接受自制系统以外的路由信息,也不接受自制系统内其他区域的路由汇总信息,发送到本地区域外的报文使用默认路由0.0.0.0。完全存根区域是Cisco定义的,是非标准的。
    不完全存根区域(NSAA):类似于存根区域,但是允许接收以类型7的链路状态公告发送的外部路由信息。

第 22 题

POP3协议采用(  )模式,当客户机需要服务时,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与POP3服务器建立(  )连接。

  • (A) Browser/Server
  • (B) Client/Server
  • (C) Peer to Peer
  • (D) Peer to Server
  • (A) TCP
  • (B) UDP
  • (C) PHP
  • (D) I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电子邮件协议
  • 试题答案:[[B],[A]]
  • 试题解析:

    POP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协议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根据客户端的操作删除或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当客户机需要服务时,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或Foxmail)与POP3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第 23 题

SMTP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默认为(  )。

  • (A) 21
  • (B) 25
  • (C) 53
  • (D) 8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电子邮件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在传输文件过程中默认使用25号端口。

第 24 题

下图为Web站点的默认网站属性窗口,如果要设置用户对主页文件的读取权限,需要在(  )选项卡中进行配置。

  • (A) 网站
  • (B) 主目录
  • (C) 文档
  • (D) HTTP头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服务器配置>Windows系统WEB站点配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在IIS中,如果要设置用户对主页文件的读取权限,需要在主目录选项卡中进行配置。

第 25 题

DHCP客户端启动时会向网络发出一个Dhcpdiscover包来请求lP地址,其源IP地址为(  )。

  • (A) 192.168.0.1
  • (B) 0.0.0.0
  • (C) 255.255.255.0
  • (D) 255.255.255.255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DHCP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DHCP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设计的,DHCP客户和DHCP服务器之间通过收发DHCP消息进行通信,如图所示。


    不论是DHCP客户还是DHCP服务器,都是通过按DHCP消息格式要求来填写各个段的,形成具体的DHCP消息,DHCP使用的传输协议是非面向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从DHCP客户发出的DHCP消息送往DHCP服务器的端口67,DHCP服务器发给客户的DHCP消息送往DHCP客户的端口68,由于在取得服务器赋予的IP之前,DHCP客户并没有自己的IP,所以包含DHCP消息的UDP数据报的IP头的源地址段是0.0.0.0,目的地址则是255.255.255.255。

第 26 题

当使用时间到达租约期的(  )时,DHCP客户端和DHCP服务器将更新租约。

  • (A) 50%
  • (B) 75%
  • (C) 87.5%
  • (D) 10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DHCP协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DHCP服务器配置相关知识。当使用时间到达租约期50%时,DHCP客户端和DHCP服务器将更新租约信息。

第 27 题

在Linux中,某文件的访问权限信息为“-rwxr--r--”,以下对该文件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 (A) 文件所有者有读、写和执行权限,其他用户没有读、写和执行权限
  • (B) 文件所有者有读、写和执行权限,其他用户只有读权限
  • (C) 文件所有者和其他用户都有读、写和执行权限
  • (D) 文件所有者和其他用户都只有读和写权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Linux的基本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文件和目录都有相应的访问许可权限,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分为可读(可列目录)、可写(对目录而言是可在目录中做写操作)和可执行(对目录而言是可以访问)三种,分别以r,w,x表示,其含义为:对于一个文件来说,可以将用户分成三种文件所有者、同组用户、其他用户,可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每一个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都有三组,每组用三位表示,如图所示。

    注:文件类型有多种,d代表目录,- 代表普通文件,c代表字符设备文件。

第 28 题

在Linux中,更改用户口令的命令是(  )。

  • (A) pwd
  • (B) passwd
  • (C) kouling
  • (D) password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Linux的基本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通常在Linux系统中,passwd指令让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密码,而系统管理者则能用它管理系统用户的密码。只有管理者可以指定用户名称,一般用户只能变更自己的密码。

第 29 题

在Linux中,目录“/proc”主要用于存放(  )。

  • (A) 设备文件
  • (B) 命令文件
  • (C) 配置文件
  • (D) 进程和系统信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Linux的基本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proc目录,保存了当前系统所有的详细信息,包括进程、文件系统、硬件等。而且还可以通过/proc来即时修改系统中的某些参数。

第 30 题

网络用户只能接收但不能发送Email,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 邮件服务器配置错误
  • (B) 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设置为deny pop3
  • (C) 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设置为deny smtp
  • (D) 客户端代理设置错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电子邮件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访问控制列表用来限制使用者或设备,达到控制网络流量,解决拥塞,提高安全性等目的。在IP网络中,可以使用的访问列表有标准访问列表(值为1~99)、扩展访问列表(标号为100~199)两种。
    标准访问列表:基于源IP地址来进行判定是否允许或拒绝数据报通过(或其他操作,例如在NAT中就是判断是否进行地址转换)。
    扩展访问列表:在标准访问列表的基础上增加更高层次的控制,它能够基于目的地址、端口号码、对话层协议来控制数据报。
    其中涉及到的命令有:
    access-list:访问列表命令。
    access-list-number:访问列表号码。
    permit:允许。
    deny:拒绝。
    source:源IP地址。
    source-wildcard:源IP地址的通配符。
    any:任何地址,代表0.0.0.0 255.255.255.255。
    通配符:source-wildcard省略时,则使用默认值0.0.0.0。它的作用与子网掩码是不相同的,当其取值为1时,代表该位不必强制匹配;当其取值为0时,代表必须匹配。
    网络用户只能接收但不能发送Email,不可能的原因是deny pop3,POP3为邮局协议第3个版本,用于接收邮件。

第 31 题

配置FTP服务器的属性窗口如下图所示,默认情况下“本地路径”文本框中的值为(  )。

  • (A) c:\inetpub\wwwroot
  • (B) c:\inetpub\ftproot
  • (C) c:\wmpubi\wwwroot
  • (D) c:\wmpubi\ftproo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FTP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FTP是一种C/S结构,用户启动FTP客户机程序,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口令,试图与FTP服务器建立连接。一旦成功,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就建立起一条命令链路(控制链路,交换端口为21),其结构如图所示。如果用户做好了下载文件的准备,FTP服务器将开辟一条数据链路(交换端口为20),进行所需文件(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的传送。文件传送结束后,数据链路被关闭。同时,FTP服务器通过控制链路发送一个文件结束确认信息。

    与Web站点一样,每个FTP站点也必须有一个主目录,默认为c:\inetpub\ftproot。作为其他访问者访问用户FTP站点的起点。在FTP站点中,所有的文件都存放在作为根目录的主目录中,这就使其他访问者对用户FTP站点中的文件查找变得非常方便。

第 32 题

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系统会首先从本机的(  )文件中寻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该文件中,默认情况下必须存在的一条记录是(  )。

  • (A) hosts
  • (B) Imhosts
  • (C) networks
  • (D) dnsfile
  • (A) 192.168.0.1 gateway
  • (B) 224.0.0.0 multicast
  • (C) 0.0.0.0 source
  • (D) 127.0.0.1 localhos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DNS协议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Windows系统中,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系统会首先从本机的Hosts文件中寻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hosts文件是用于本地DNS服务的,采用IP域名的格式写在一个文本文件当中,Windows系统上一般存放在系统盘的system32目录下,比如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本地主机一般都被定义为127.0.0.1  locahost。

第 33 题

某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主机host1的命令行窗口输入tracert www.abc.com.cn命令后,得到如下结果: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tracert www.abc.com.cn
Tracing route to caelum.abc.com.cn [208.30.1.101]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 1ms  1ms    <1ms  119.215.67.254
2      2 ms     1 ms      1ms  172.116.11.2
3    71 ms    1ms    1ms  119.145.65.86
4 1ms  1ms  1ms   172.116.141.6
5 1ms  1ms    1ms   192.168.66.14
6    1ms  1ms    <1ms     208.30.1.101
Trace complete.
则路由器router1 e0接口的IP地址为(  )www.abc.com.cn的lP地址为(  )。

  • (A) 172.116.11.2
  • (B) 119.215.67.254
  • (C) 210.120.1.30
  • (D) 208.30.1.101
  • (A) 172.116.11.2
  • (B) 119.215.67.254
  • (C) 210.120.1.30
  • (D) 208.30.1.10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路由器基本配置“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Tracert工作原理:通过向目标发送不同IP生存时间(TTL)值的ICMP回应数据包,Tracert诊断程序确定到目标所采取的路由。要求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之前至少将数据包上的TTL 递减1。数据包上的TTL减为0时,路由器应该将“ICMP已超时”的消息发回源系统。
    tracert命令作路由跟踪后,上述文字已经得出,其反馈的结果是到达目的地沿途经过的路由节点IP。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IP是tracert命令发起方的网关地址,而最后一个IP是目的主机的IP地址。

第 34 题

某报文的长度是1000字节,利用MD5计算出来的报文摘要长度是(  )位,利用SHA计算出来的报文摘要长度是(  )位。

  • (A) 64
  • (B) 128
  • (C) 256
  • (D) 160
  • (A) 64
  • (B) 128
  • (C) 256
  • (D) 16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基础技术>报文摘要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报文摘要是进行报文鉴别的简单方法。A把较长的报文X经过报文摘要算法运算后得出很短的报文摘要H,然后用自己的私钥对H进行D运算,也就是进行数字签名。得出已签名的报文摘要D(H)后,并将其追加到报文X后面发送给B。B收到报文后首先把已经签名的D(H)和报文X进行分离。然后再做两件事。第一,用A的公钥对D(H)进行E运算,得出报文摘要H。第二,对报文X进行报文摘要运算,看是否能够得出同样的报文摘要H。如一样,就能以极高的概率断定收到的报文是A产生的。否则就不是。报文摘要的优点是:仅对短得多的定长报文摘要H进行数字签名要比对整个长报文进行数字签名要简单的多,所耗费的计算资源也小得多,但对鉴别报文X来说,效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报文X和已签名的报文摘要D(H)合在一起是不可伪造的,是可检验的和不可否认的。
    MD5是一种典型的报文摘要算法,对任意长的报文进行运算,然后得出128位的MD5报文摘要代码。另外还有一种标准叫做安全散列算法SHA,和MD5相似,但码长为160位。SHA比MD5更安全,但计算起来却比MD5要慢。

第 35 题

以下安全协议中,用来实现安全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

  • (A) IPsec
  • (B) L2TP
  • (C) PGP
  • (D) PPT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层协议>电子邮件协议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PGP是一个基于RSA公钥加密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可以用它对邮件保密以防止非授权者阅读,它还能对邮件加上数字签名从而使收信人可以确认邮件的发送者,并能确信邮件没有被篡改。
    IPsec为IP安全协议,网络层保密是指所有在IP数据报中的数据都是加密的。此外网络层还应提供源点鉴别,当目的站收到IP数据报时,能确信这是从该数据报的源IP地址的主机发来的。在IPsec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就是:鉴别首部AH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协议。AH提供源点鉴别,数据完整性,但不能保密。ESP比AH复杂得多,它提供源点鉴别、数据完整性和保密。
    PPTP,即PPTF协议。该协议是在PPP协议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增强型安全协议,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VPN),可以通过密码身份验证协议(PAP)、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EAP)等方法增强安全性。可以使远程用户通过拨入ISP、通过直接连接Internet或其他网络安全地访问企业网。L2TP是一种工业标准的Internet隧道协议,功能大致和PPTP协议类似,比如同样可以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加密。不过也有不同之处,比如PPTP要求网络为IP网络,L2TP要求面向数据包的点对点连接;PPTP使用单一隧道,L2TP使用多隧道;L2TP提供包头压缩、隧道验证,而PPTP不支持。

第 36 题

Kerberos由认证服务器(AS)和票证授予服务器(TGS)两部分组成,当用户A通过Kerberos向服务器V请求服务时,认证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①处为(  ),②处为(  )。

  • (A) KTGS(A,KS)
  • (B) KS(V,KAV)
  • (C) KV(A,KAV)
  • (D) Ks(t)
  • (A) KAV(t+1)
  • (B) Ks(t+1)
  • (C) Ks(t)
  • (D) KAV(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对称密钥的分配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在分布式网络应用环境中,要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就必须让工作站能够用可信、安全的方式向服务器证实其身份,否则就会出现许多安全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称之为身份认证。比较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用户双方指定共享密钥(最不安全)、使用智能卡生成密钥、使用Kerberos服务、使用PKI服务(即通过从CA中心获取数字证书的方式)。
    Kerberos并非为每一个服务器构造一个身份认证协议,而是提供一个中心认证服务器,提供用户到服务器以及服务器到用户的认证服务。Kerberos的核心是使用DES加密技术,实现最基本的认证服务。
    如图所示,Kerberos认证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6个步骤。

    第一阶段:认证服务交换,客户端获取授权服务器访问许可票据。
    ① 用户A输入自己的用户名,以明文的方式发给认证服务器。
    ② 认证服务器返回一个会话密钥KS和一个票据KTGS(A,KS),这个会话密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使用智能卡生成),而这两个数据报则是使用用户A的密钥加密的,返回时将要求其输入密码,并解密数据。
    第二阶段:票据许可服务交换,客户端获得应用服务访问许可票据。
    ③ 用户A将获得的票据、要访问的应用服务器名B,以及用会话密钥加密的时间标记(用来防止重发攻击)发送给授权服务器(TGS)。
    ④ 授权服务器(TGS)收到后,返回A和B通信的会话密钥,包括用A的密钥加密的,和B的密钥加密的会话密钥KAB。
    第三阶段: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认证交换,客户端最终获得应用服务。
    ⑤ 用户A将从TGS收到的用B的密钥加密的会话密钥发给服务器B,并且附上用双方的会话密钥KAB加密的时间标记以防止重发攻击。
    ⑥ 服务器B进行应答,完成认证过程。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Kerberos采用了连续加密的机制来防止会话被劫持。

第 37 题

公钥体系中,用户甲发送给用户乙的数据要用(  )进行加密。

  • (A) 甲的公钥
  • (B) 甲的私钥
  • (C) 乙的公钥
  • (D) 乙的私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加密技术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在公钥密码体系当中,加密密钥是公开的,而解密密钥是需要保密的。公钥密码体系当中,密钥对产生器产生出接收者乙的一对密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发送者甲所用的加密密钥就是接收者乙的公钥,向公众公开。而乙所用的解密密钥就是接收者的私钥,对其他人保密。

第 38 题

RMON和SNMP的主要区别是(  )。

  • (A) RMON只能提供单个设备的管理信息,而SNMP可以提供整个子网的管理信息
  • (B) RMON提供了整个子网的管理信息,而SNMP管理信息库只包含本地设备的管理信息
  • (C) RMON定义了远程网络的管理信息库,而SNMP只能提供本地网络的管理信息
  • (D) RMON只能提供本地网络的管理信息,而SNMP定义了远程网络的管理信息库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基本网络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RMON远程网络监视协议的实现完全基于SNMP体系结构,它与现存的SNMP框架相兼容,不需对该协议进行任何修改。RMON使SNMP更有效、更积极主动地监测远程网络设备,为监控子网的运行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RMON能够减少网管站同代理间的通讯流量,达到简便而有力地管理大型互连网络的目的。

第 39 题

SNMP采用UDP提供的数据报服务传递信息,这是由于(  )。

  • (A) UDP比TCP更加可靠
  • (B) UDP数据报文可以比TCP数据报文大
  • (C) UD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
  • (D) UDP实现网络管理的效率较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基本网络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SNMP采用UDP提供的数据报服务传递信息,因为在网络上传送SNMP报文的开销较小,实现网络管理的效率较高。

第 40 题

在网络管理中要防止各种安全威胁。在SNMP中,无法预防的安全威胁是(  )。

  • (A) 篡改管理信息:通过改变传输中的SNMP报文实施未经授权的管理操作
  • (B) 通信分析:第三者分析管理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律,从而获取管理信息
  • (C) 假冒合法用户:未经授权的用户冒充授权用户,企图实施管理操作
  • (D) 消息泄露:SNMP引擎之间交换的信息被第三者偷听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基本网络管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在网络管理中要防止各种安全威胁。安全威胁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类,其中主要的威胁有:
    1,篡改管理信息:通过改变传输中的SNMP报文实施未经授权的管理操作。
    2,假冒合法用户:未经授权的用户冒充授权用户,企图实施管理操作
    次要的威胁为:
    1,消息泄露:SNMP引擎之间交换的信息被第三者偷听
    2,修改报文流:由于SNMP协议通常是基于无连接的传输服务,重新排序报文流、延迟或重放报文的威胁都可能出现。这种威胁的危害性在于通过报文流的修改可能实施非法的管理操作。
    另外有两种威胁是安全体系结构不必防护的,因为不重要或者是无法预防。
    1,拒绝服务:因为很多情况下拒绝服务和网络失效是无法区别的,所以可以由网络管理协议来处理,安全系统不必采取措施。
    2,通信分析:第三者分析管理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律,从而获取管理信息。

第 41 题

在Windows的DOS窗口中键入命令
C:\> nslookup
    > set type=ptr
    > 211.151.91.165
这个命令序列的作用是(  )。

  • (A) 查询211.151.91.165的邮件服务器信息
  • (B) 查询211.151.91.165到域名的映射
  • (C) 查询211.151.91.165的资源记录类型
  • (D) 显示211.151.91.165中各种可用的信息资源记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管理和网络存储>常见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Windows的基本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Nslookup显示可用来诊断域名系统(DNS)基础结构的信息。只有在已安装 TCP/IP 协议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Nslookup 命令行工具。
    其中ptr说明查询类型是PTR也就是反向查询,后面跟上你要做反向解析的IP地址,最后返回域名。

第 42 题

32位的IP地址可以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下地址中,(  )不能作为目标地址,(  )不能作为源地址。

  • (A) 0.0.0.0
  • (B) 127.0.0.1
  • (C) 10.0.0.1
  • (D) 192.168.0.255/24
  • (A) 0.0.0.0
  • (B) 127.0.0.1
  • (C) 10.0.0.1
  • (D) 192.168.0.255/24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IPV4协议>特殊的IP地址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32位的IP地址可以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下地址中,0.0.0.0不能作为目标地址,可以作为源地址使用,表示本网络上的本主机(详细参考DHCP过程)。网络号为127的非全0和全1的IP地址,用作本地软件回环测试之用(测试本机的TCP/IP软件是否安装正确),可以作为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使用,主机号全为1的地址,为广播地址,不能作为源地址使用,但可以作为目的地址使用。

第 43 题

假设用户Q1有2000台主机,则必须给他分配(  )个C类网络,如果分配给用户Q1的超网号为200.9.64.0,则指定给Q1的地址掩码为(  );假设给另一用户Q2分配的C类网络号为200.9.16.0~200.9.31.0,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标地址为11001000 00001001 01000011 00100001的数据报,则该数据报应送给用户(  )。

  • (A) 4
  • (B) 8
  • (C) 10
  • (D) 16
  • (A) 255.255.255.0
  • (B) 255.255.250.0
  • (C) 255.255.248.0
  • (D) 255.255.240.0
  • (A) Q1
  • (B) Q2
  • (C) Q1或Q2
  • (D) 不可到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IPV4协议>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 试题答案:[[B],[C],[A]]
  • 试题解析:每一个C类网络可以分配的主机地址数位254个,所以对Q1用户必须分配给8个C类网络,其地址掩码应该为 255.255.248.0。路由器查找路由表时把目标地址与每个表项进行对比,
    目标地址为                  11001000 00001001 01000011 00100001
    Q1的地址 200.9.64.0    11001000 00001001 01000000 00000000/21
    Q2的地址 200.9.16.0    11001000 00001001 00010000 00000000/20
    按照最长匹配规则,显然目标地址与Q1的地址匹配。

第 44 题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子系统是指(  )。

  • (A) 由终端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连线系统
  • (B) 楼层接线间的配线架和线缆系统
  • (C) 各楼层设备之间的互连系统
  • (D) 连接各个建筑物的通信系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规划和设计>结构化布线系统>六大子系统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通常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主干子系统6个部分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的子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插座和设备之间的适配器。通俗地说,就是指电脑和网线接口之间的部分。
    (2)水平子系统:是连接工作区与主干的子系统,主要包括配线架、配线电缆和信息插座。通俗地说,就是指从楼层弱电井里的配线架到每个房间的网卡接口之间的部分,通常布线是在天花板上,因此与楼层平行。在水平子系统中,使用的是星型拓扑,即将每个网卡接口(信息模块)接回配线架,每个口一根线。
    (3)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是对布线电缆进行端接及配置管理的子系统,通常在各个楼层都会设立。通俗地讲,这就是配线间中的设备部分。
    (4)干线子系统:是用来连接管理间、设备间的子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将接入层交换机连接到分布层(或核心层)交换机的网络线路,由于其通常是顺着大楼的弱电井而下,是与大楼垂直的,因此也称为垂直子系统。通常来说,干线经常使用光缆,另外高品质的5类/超5类以及6类非屏蔽双绞线也是十分常用的。
    (5)设备间子系统:是安装在设备间的子系统,而设备间是指集中安装大型设备的场所。一般来说,大型建筑物都会有一个或多个设备间。通常核心交换机所在的位置就是设备间。它与管理子系统相比,对于物理环境的要求更高。
    (6)建筑群主干子系统:它是用来连接楼群之间的子系统,包括各种通信传输介质和支持设备,由于在户外,因此又称为户外子系统。通常包括地下管道、直埋沟内、架空三种方式。现在许多新的建筑物,通常都会预先留好地下管道。

第 45 题

设有下面4条路由:192.34.144.0/24、192.34.145.0/24、192.34.146.0/24和192.34.149.0/24,如果进行路由汇聚,能覆盖这4条路由的地址是(  )。

  • (A) 192.34.144.0/21
  • (B) 196.34.144.0/22
  • (C) 196.34.145.0/22
  • (D) 196.34.145.0/2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IPV4协议>CIDR与路由汇聚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该题是考察路由汇聚的原理是否理解。路由汇聚即找出这些地址相同的网络位就可以。下面将上述地址144、145、146、149十进制转二进制得出。
    128    64     32     16      8       4      2      1
    1       0        0       1        0       0      0      0     (144)
    1       0        0       1        0       0      0      1      (145)
    1       0        0       1        0       0      1      0      (146)
    1       0        0       1        0       1      0      1       (149)
    可以看出,这四个十进制前五位相同,所以选A。

第 46 题

IPv6 地址33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可以表示成各种简写形式,以下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 33AB:0:0:CD30::/60
  • (B) 33AB:0:0:CD3/60
  • (C) 33AB::CD30/60
  • (D) 33AB::CD3/6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因特网和互联网技术>网络层协议>IPV6协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IPv6地址扩展到128位。2128足够大,这个地址空间可能永远用不完。事实上,这个数足够为地球上每个分子分配一个IP地址。
    IPv6地址采用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数表示,例如下面是一个IPv6地址
    8000:0000:0000:0000:0123:4567:89AB:CDEF
    为了便于书写,规定了一些简写写法。首先,每个字段前面的0可以省去,例如0123可以简写为123;其次一个或多个全0字段0000可以用一对冒号代替。例如以上地址可简写为
    8000::123:4567:89AB:CDEF
    因此,答案B的错误在于CD30不能省略成CD3,答案C的错误在于::之间0的个数无法确定,答案D的错误综合了B和C的错误。

第 47 题

配置路由器时,PC机的串行口与路由器的(  )相连,路由器与PC机串行口通信的默认数据速率为(  )。

  • (A) 以太接口
  • (B) 串行接口
  • (C) RJ-45端口
  • (D) console接口
  • (A) 2400b/s
  • (B) 4800b/s
  • (C) 9600b/s
  • (D) 10M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路由器基本配置“
  • 试题答案:[[D],[C]]
  • 试题解析:

    可进行网络管理的网络设备上一般都有一个Console端口,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进行本地配置。路由器与PC机串行口通信的默认数据速率为9600b/s。

第 48 题

交换机命令SwitchA(VLAN) #vtp pruning的作用是(  )。

  • (A) 退出VLAN配置模式
  • (B) 删除一个VLAN
  • (C) 进入配置子模式
  • (D) 启动路由修剪功能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设备配置>思科(可不用练习)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VTP通过修剪,来减少没有必要扩散的通信量,来提高中继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假设现在某家企业有三个交换机,并且在三个交换机上创建了四个Vlan。如果交换机A与Vlan4没有关系,即在交换机A上没有为Vlan4配置端口。此时如果有一个广播需要通过Vlan5发送,那么通过VTP修剪技术,这个广播数据就不会穿越中继链路到达交换机A,从而减少交换机A所连接网络的广播数量。

第 49 题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策略可以采用不同的监听算法,其中一种是:“一旦介质空闲就发送数据,假如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后立即发送数据”,这种算法称为(  )监听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特点是(  )。

  • (A) 1-坚持型
  • (B) 非坚持型
  • (C) P-坚持型
  • (D) 0-坚持型
  • (A) 介质利用率和冲突概率都低
  • (B) 介质利用率和冲突概率都高
  • (C) 介质利用率低且无法避免冲突
  • (D) 介质利用率高且可以有效避免冲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CSMA/CD协议
  • 试题答案:[["A"],["B"]]
  • 试题解析:

    IEEE 802.3标准所采用的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对于总线、星型和树型拓扑结构是最合适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它属于竞争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冲突虽然没有办法避免,但是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监听算法来缓解,各种算法如下所示。


注:非坚持型监听算法的N可取任意随机值,在P-坚持型监听算法中,信道空闲将以概率(1-P)延迟一个时间单位(该时间单位为网络传输时延期t)。

第 50 题

采用CSMA/CD协议的基带总线,其段长为1000m,中间没有中继器,数据速率为10Mb/s,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为了保证在发送期间能够检测到冲突,则该网络上的最小帧长应为(  )比特。

  • (A) 50
  • (B) 100
  • (C) 150
  • (D) 20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CSMA/CD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载波监听只能够减少冲突的概率,但无法完全避免冲突。为了能够高效地实现冲突检测,在CSMA/CD中采用了边发送边听的冲突检测方法。也就是由发送者一边发,一边自己接收回来,如果发现结果一旦出现不同,马上停止发送,并发出冲突信号,这时所有的站都会收到阻塞信息,并都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监听。正是因为采用了边发边听的检测方法,因此检测冲突所需要花的最长时间是网络传播延迟的两倍。
    计算公式为:X/10000000>=2*1000/200000000
    X=100

第 51 题

以下属于万兆以太网物理层标准的是(  )。

  • (A) IEEE802.3u
  • (B) IEEE802.3a
  • (C) IEEE802.3e
  • (D) IEEE802.3ae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IEEE 802.3ae是2002年6月通过的10 Gb/s速率的以太网标准。10G以太网作为传统以太网技术的一次较大的升级,在原有的千兆以太网的基础上将传输速率提高了10倍,传输距离也大大增加,摆脱了传统以太网只能应用于局域网范围的限制,使以太网延伸到了城域网和广域网。10G以太网技术适用于各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网络的复杂性,能够简单、经济地构建各种速率的网络,满足骨干网大容量传输的需求,解决了城域传输的“瓶颈”问题。

第 52 题

IEEE 802.11采用了类似于802.3 CSMA/CD协议的CSMA/CA协议,之所以不采用CSMA/CD协议的原因是(  )。


  • (A) CSMA/CA协议的效率更高
  • (B) 解决隐蔽终端问题
  • (C) CSMA/CD协议的开销更大
  • (D) 为了引进其他业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WLAN无线局域网>MAC协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CSMA/CD协议已经成功应用于是用有线连接的局域网,但在无线局域网的环境下,DCF不能简单的搬用CSMA/CD协议,特别是冲突检测部分。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信号的强度往往会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因此如果要实现冲突检测的话,在硬件上需要花费就会过大。
    第二: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定都能监听到对方,而“所有站点都能监听到对方”正是实现CSMA/CD协议必须具备的基础。

第 53 题

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IEEE 802.11g规定的最大数据速率是(  )。

  • (A) 1Mb/s
  • (B) 11Mb/s
  • (C) 5Mb/s
  • (D) 54M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局域网技术>IEEE 802标准>常用标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1990年,IEEE 802委员会成立一个新的工作组制定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
    IEEE 802.11定义了使用红外、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最早的802.11标准只能够达到1Mbps~2Mbps的速度,在制定更高速度的标准时,就产生了802.11a和802.11b两个分支,其中802.11a运行在5GHz U-NII频段(其中U-NII是指用于构建国家信息基础的无限制频段),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ps,802.11b运行在2.4GHz的ISM频段(其中ISM是指可用于工业、科学、医疗领域的频段)。后来又推出了802.11g的新标准,其运行在2.4GHz的ISM频段,传输速率可达54Mbps。

第 54 题

大型局域网通常组织成分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下关于网络核心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为了保障安全性,应该对分组进行尽可能多的处理
  • (B) 将数据分组从一个区域转发到另一个区域
  • (C) 由多台二、三层交换机组成
  • (D) 提供用户的访问控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规划和设计>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逻辑网络设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大型园区网是一种具有复杂互连结构的局域网,通常被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层次,典型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这种层次结构有利发挥联网设备的最大效率,使得故障定位可分级进行,便于维护和管理,也便于网络拓扑的后续扩展。
    在三层模型中,核心层提供不同区域之间的高速连接和最优传输路径,汇聚层提供网络业务接入,并实现与安全、流量和路由相关的控制策略,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图  分层次的局域网结构
    核心层是互连网络的高速主干网,在设计中应增加冗余组件,使其具备高可靠性,能快速适应通信流量的变化。在设计核心层设备的功能时应避免使用数据包过滤、策略路由等降低转发速率的功能特性,使得核心层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和良好的可管理性。核心层设备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宜过大,连接的设备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得网络的复杂度增大,导致网络性能降低。核心层应包括一条或多条连接外部网络的专用链路,使得可以高效地访问互联网。
    汇聚层是核心层与接入层之间的分界点,应实现资源访问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汇聚层应该对核心层隐藏接入层的详细信息,不管划分多少个子网,汇聚层向核心路由器发布路由通告时,只通告各个子网汇聚后的超网地址。如果局域网中运行了以太网和弹性分组环等不同类型的子网,或者运行了不同路由算法的区域网络,可以通过汇聚层设备完成路由汇总和协议转换功能。
    接入层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并解决本地网段内用户之间互相访问的需求,要提供足够的带宽,使得本地用户之间可以高速访问;接入层还应提供一部分管理功能,例如MAC地址认证、用户认证、计费管理等;接入层要负责收集用户信息(例如用户IP地址、MAC地址、访问日志等),作为计费和排错的依据。

第 55 题

网络设计过程包括逻辑网络设计和物理网络设计两个阶段,各个阶段都要产生相应的文档,以下选项中,(  )属于逻辑网络设计文档,(  )属于物理网络设计文档。

  • (A) 网络lP地址分配方案
  • (B) 设备列表清单
  • (C) 集中访谈的信息资料
  • (D) 网络内部的通信流量分布
  • (A) 网络lP地址分配方案
  • (B) 设备列表清单
  • (C) 集中访谈的信息资料
  • (D) 网络内部的通信流量分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网络规划和设计>网络分析与设计过程>逻辑网络设计
  • 试题答案:[[A],[B]]
  • 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考察网络设计过程的概念题,要求掌握每个过程所产生的文档的归类。其中逻辑网络设计包括以下几个:(1)网络总体设计,如分析目前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逻辑结构等。(2)分层设计,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设计,以及连接到Internet的设计等。(3)IP地址规划和设计。(4)选路和路由。(5)选择技术以及其他功能设计(聚合设计,冗余设计,安全设计)等。而物理网络设计的主要是指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网络机房系统设计和供电系统的设计等。

第 56 题

A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usually has several responsibilities.One is to create a process-to-process communication;UDP uses(  )numbers to accomplish this. Another  responsibility is to provide control mechanisms at the transport level. UDP does this task at a very minimal level. There is no flow control mechanism and there is no(  )for received packet. UDP,however, does provide error control to some extent. If UDP detects an error in the received packet, it will silently drop it.
The transport layer also provides a connection mechanism for the processes. The (  ) must be able to send streams of data to the transport layer.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port layer at(  )station to make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receiver, chop the stream into transportable units,number them, and send them one by on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transport layer at the receiving end to wait until all the different units belonging to the same process have arrived, check and pass those that are(  )free, and deliver them to the receiving process as a stream.

  • (A) hop
  • (B) port
  • (C) route
  • (D) packet
  • (A) connection
  • (B) window
  • (C) acknowledgement
  • (D) destination
  • (A) jobs
  • (B) processes
  • (C) programs
  • (D) users
  • (A) sending
  • (B) routing
  • (C) switching
  • (D) receiving
  • (A) call
  • (B) state
  • (C) cost
  • (D) error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
  • 试题答案:[[B],[C],[B],[A],[D]]
  • 试题解析:

    传输层协议通常有几个功能,其中之一就是生成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UDP使用端口号来实现这个功能。另外一个责任是在传输级实现控制机制。UDP对于这个任务只做很少的工作。没有流量控制,对于接收的报文也没有应答。然而,UDP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做了差错控制工作。如果UDP在收到的报文中检测到了错误,就直接丢弃。
    传输层也提供进程之间的连接机制。进程应该能够向传输层发送数据流。与接收站建立连接是发送方传输层的责任,同时把数据流划分成可传输的单元,对其进行编号,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发送他们。接收方传输层的责任就是等待同一个进程的各个传输单元到达,检查其正确性,让没有错误的通过,并将其组织成数据流提交给接受进程。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