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系分上午真题

第 1 题

UML用系统视图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其中,(  )采用类、子系统、包和用例对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建模。

  • (A) 用例视图
  • (B) 逻辑视图
  • (C) 实现视图
  • (D) 部署视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UML的基本概念。
    UML利用5个系统视图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系统分解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关联性、交互机制和指导原则等提供系统设计的信息。用例视图是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逻辑视图表示了设计模型中在架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即类、子系统、包和用例实现的子集。进程视图是可执行线程和进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组件进行建模。部署视图把组件部署到一组物理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和分布结构。

第 2 题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结构图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行为图用于描述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交互及参与者如何使用系统,包括(  )。

  • (A) 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和通信图
  • (B) 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和部署图
  • (C) 类图、对象图、组件图和部署图
  • (D) 类图、对象图、组件图和通信图
  • (A) 用例图、顺序图、活动图和部署图
  • (B) 用例图、顺序图、活动图和组件图
  • (C) 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和部署图
  • (D) 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和通信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C'],['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UML中,有两种类型的图:结构图和行为图。结构图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类图、对象图、组件图和部署图。行为图用来描述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交互,或者描述参与者如何使用系统;行为图包括用例图、顺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和通信图。

第 3 题

面向对象系统的单元测试包括方法层次的测试、类层次的测试和类树层次的测试。在常见的测试技术中,(  )属于方法层次的测试,(  )属于类层次的测试。

  • (A) 等价类划分测试和多态消息测试
  • (B) 不变式边界测试和递归函数测试
  • (C) 组合功能测试和非模态类测试
  • (D) 不变式边界测试和模态类测试
  • (A) 等价类划分测试和多态消息测试
  • (B) 不变式边界测试和递归函数测试
  • (C) 组合功能测试和非模态类测试
  • (D) 不变式边界测试和模态类测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测试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系统测试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系统的单元测试包括方法层次的测试、类层次的测试和类树层次的测试。方法层次的测试类似于传统软件测试中对单个函数的测试,常用的测试技术包括等价类划分测试、组合功能测试、递归函数测试和多态消息测试等。类层次的测试主要包括不变式边界测试、模态类测试和非模态类测试。类树层次的测试主要包括多态服务测试和展平测试。

第 4 题

下面关于钓鱼网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钓鱼网站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
  • (B) 钓鱼网站通过向真实网站植入木马程序以达到网络攻击的目的
  • (C) 钓鱼网站用于窃取访问者的机密信息
  • (D) 钓鱼网站可以通过E-mail传播网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其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钓鱼网站是指一类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通过Email传播网址,目的是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机密信息的网站。

第 5 题

支持安全Web应用的协议是(  )。

  • (A) HTTPS
  • (B) HTTPD
  • (C) SOAP
  • (D) HTT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协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Web服务的标准协议是HTTP协议,HTTPS对HTTP协议增加了一些安全特性;WINS是Windows系统的一种协议,SOAP是基于HTTP和XML,用于WebService的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第 6 题

甲和乙要进行通信,甲对发送的消息附加了数字签名,乙收到该消息可用(  )验证该消息数字签名的真伪。

  • (A) 甲的公钥
  • (B) 甲的私钥
  • (C) 乙的公钥
  • (D) 乙的私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信息摘要与数字签名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字签名的概念。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技术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典型应用:数据源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校验和(或)其他与数据内容有关的变量进行加密处理,完成对数据的合法“签名”,数据接收方则利用对方的公钥来解读收到的“数字签名”,并将解读结果用于对数据完整性的检验,以确认签名的合法性。数字签名主要的功能是: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发送者的身份认证、防止交易中的抵赖发生。

第 7 题

下列算法中,用于密钥交换的是(  )。

  • (A) DES
  • (B) SHA-1
  • (C) Diffie-Hellman
  • (D) AE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安全算法方面的知识。 题中的四个选项中,DES是一种经典的数据加密算法,AES是高级加密算法,Diffie-Hellman是一种密钥交换算法,SHA属于报文摘要算法。

第 8 题

在Web服务技术体制中, (  )是实现服务组合的事实标准。服务组合过程中需要提供对Web服务多种高级特性的支持,通常采取制定规范,对SOAP消息进行扩展的方式实现。例如,规范(  )通过对SOAP消息的扩展,实现Web服务的安全性。

  • (A) WS-CDL
  • (B) WS-BPEL
  • (C) WS-Choreography
  • (D) WS-Orchestration
  • (A) WS-Safety
  • (B) WS-Trust
  • (C) WS-Security
  • (D) WS-Authorization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设计>其它
  • 试题答案:[['B'],['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Web服务技术体制中相关规范的基本定义。WS-BPEL是实现服务组合的事实标准。服务组合过程中需要提供对Web服务多种高级特性的支持,通常采取制定规范,对SOAP消息进行扩展的方式实现。例如,规范WS-Security通过对SOAP消息的扩展,实现Web服务的安全性。

第 9 题

实施(  )是目前国际上为保护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所采用的主要方式。

  • (A) 版权法
  • (B) 刑法
  • (C) 物权法
  • (D) 合同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保护范围与对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常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版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第 10 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软件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其软件著作权,并有权获得报酬
  • (B) 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其软件著作权,并有权获得报酬
  • (C) 软件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软件著作权的继承人可以继承各项软件著作权
  • (D) 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保护范围与对象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相关法律的掌握与理解。 除C选项内容,其他均出自软件著作权法,C选项所描述的内容,正确的表达为:软件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在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内,软件著作权的继承人可以继承除署名权的其他各项软件著作权。

第 11 题

设每条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3个子部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执行时间均为△t。若采用常规标量单流水线处理机(即该处理机的度为1),连续执行16条指令,则共耗时(  )△t。若采用度为4的超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上述16条指令,则共耗时(  )△t。

  • (A) 16
  • (B) 18
  • (C) 32
  • (D) 48
  • (A) 4
  • (B) 5
  • (C) 6
  • (D) 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流水线技术
  • 试题答案:[['B'],['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流水线知识。
    采用常规标量单流水线处理机(即该处理机的度m=1),连续执行16条指令的时空图如下图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连续执行16条指令所需时间为18△t。

                                                            

    当采用度m为4的超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上述16条指令时,时空图如下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连续执行16条指令所需时间为6△t。

                                                                                     

第 12 题

某高可靠性计算机系统由下图所示的冗余部件构成。若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R,则该计算机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 (  )。

  • (A) (1 – R3)(1 – R2)
  • (B) (1 – R3) + (1 – R2)
  • (C) (1 – (1 – R)3)( 1 – (1 – R)2)
  • (D) (1 – (1 – R)3) + ( 1 – (1 – R)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可靠性分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中,先由3个部件构成一个并联子系统,其可靠度为(1 – (1 – R)3),然后由2个部件构成一个并联子系统,其可靠度为(1 – (1 – R)2),这两个子系统再进行串联,因此,系统的可靠度为(1 – (1 – R)3)( 1 – (1 – R)2) ,即 C选项。

第 13 题

在高级语言程序中,使用(  )访问保存在变量中的数据。

  • (A) 物理地址
  • (B) 逻辑地址
  • (C) 主存地址
  • (D) 辅存地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操作系统>段页式存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存储系统知识。 在高级语言程序中,对存储数据的位置进行了抽象,采用的是虚拟地址。在程序运行时再进行地址变换,分为内部地址变换与外部地址变换。虚拟存储系统按照地址映像方式把虚拟地址转换为主存物理地址称为内部地址变换。如果要访问的指令或数据已经在主存中,则命中,直接访问即可,否则就发生了页面失效,此时再进行外部地址变换,即将虚拟地址变换为辅存物理地址。

第 14 题

以下关于程序访问局部性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程序访问具有时间局部性,即最近将要用的信息很可能是正在使用的信息
  • (B) 程序访问具有空间局部性,即最近将要用的信息很可能与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存储空间上是相邻的
  • (C) 程序访问局部性是构成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的主要依据
  • (D) 程序访问局部性是确定存储系统的性能指标(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间、访问效率等)的主要依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局部性原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存储系统知识。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包含量方面的含义:一是时间局部性,指程序在最近的未来要用到的信息很可能是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二是空间局部性,指最近的未来要用到的信息与现在正在使用的信息很可能在空间上是相邻的或相近的,这是因为程序中大多数指令是顺序存放且顺序执行的,数据一般也是聚簇存储在一起的。 程序访问局部性原理是存储层次得以构成和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该原理,可以把空间位置相临近的信息作为一“块”放到容量最小的第一级存储器M1中,在最近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多次连续访存很可能都在M1的同一“块”中,从而使整个存储系统的访问速度接近于M1的速度。

第 15 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门户已经成为企业优化业务模式、扩展市场渠道、改善客户服务,以及提升企业形象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际应用类型,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4类,分别是企业网站、企业信息门户、企业(  )门户和企业应用门户。为了支持跨越多个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企业门户主要采用(  )技术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处理逻辑进行整合。

  • (A) 数据
  • (B) 产品
  • (C) 过程
  • (D) 知识
  • (A) 单点登录
  • (B) 目录服务
  • (C) 应用集成
  • (D) 个性化配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门户
  • 试题答案:[['D'],['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企业门户相关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门户已经成为企业优化业务模式、扩展市场渠道、改善客户服务,以及提升企业形象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际应用类型,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4类,分别是企业网站、企业信息门户、企业知识门户和企业应用门户。为了支持跨越多个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企业门户主要采用应用集成技术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处理逻辑进行整合。

第 16 题

以下关于决策支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规则进行确定性描述与建模,形成唯一的解决方案
  • (B) 非结构化决策的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描述其决策过程
  • (C)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一般用于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
  • (D) 决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信息系统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决策支持可以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其中,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规则进行确定性描述与建模,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非结构化决策的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一般用于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一般来说,决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

第 17 题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包含4方面,分别是基础技术标准、业务标准、支撑体系标准和(  )标准。(  )属于支撑体系标准的范畴。

  • (A) 流程接口
  • (B) 监督管理
  • (C) 安全认证
  • (D) 网络协议
  • (A) 服务质量
  • (B) 注册维护
  • (C) 在线支付
  • (D) 信息分类编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 试题答案:[[B],[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子商务标准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包含4方面,分别是基础技术标准、业务标准、支撑体系标准和监督管理标准。其中,服务质量属于监督管理标准范畴;注册维护属于业务标准范畴;在线支付属于支撑体系标准范畴;信息分类编码属于业务标准范畴。

第 18 题

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师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把双方对待建系统的理解表达为(  )。

  • (A) 系统可行性说明书
  • (B) 系统开发计划
  • (C) 系统总体设计报告
  • (D)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分析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的理解与掌握。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师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把双方对待建系统的理解表达为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 19 题

IDEF(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IDEF0可以用来对(  )进行建模。(  )可以用来对面向对象设计进行建模。

  • (A) 信息
  • (B) 过程描述
  • (C) 业务流程
  • (D) 组织结构
  • (A) IDEF1
  • (B) IDEF2
  • (C) IDEF3
  • (D) IDEF4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系统建模
  • 试题答案:[[C],[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IDEF建模方法的理解与掌握。IDEF(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IDEF0可以用来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IDEF4可以用来对面向对象设计进行建模。

    ---出自《系统分析师教程》第10章,10.6业务流程分析

第 20 题

以下关于软件系统模块结构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当模块扇出过大时,应把下级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
  • (B) 当模块扇出过小时,应适当增加中间的控制模块
  • (C) 模块的扇入大,表示模块的复杂度较高
  • (D) 模块的扇入大,表示模块的复用程度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设计>结构化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一个模块的扇出是指该模块直接调用的下级模块的个数,扇出大表示模块的复杂度高,需要控制和协调过多的下级模块。扇出过大一般是因为缺乏中间层次,应当适当增加中间层次的控制模块;扇出过小时可以把下级模块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或者合并到它的上级模块中去。一个模块的扇入是指直接调用该模块的上级模块的个数;扇入大表示模块的复用程度高。设计良好的软件结构通常顶层扇出比较大,中间扇出比较小,底层模块则有大扇入。

第 21 题

餐厅的点菜过程如下面的UML顺序图所示,现采用命令(Command)模式来实现该场景。那么下面顺序图中,与命令模式中的类“Command”对应的类是(  );与类Receiver对应的类是(  )。

  • (A) Cook
  • (B) Customer
  • (C) Order
  • (D) Waitress
  • (A) Cook
  • (B) Customer
  • (C) Order
  • (D) Waitres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命令(Command)模式是一种对象的行为型模式,类似于传统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回调机制,它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得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命令模式是对命令的封装,将发出命令的责任和执行命令的责任分割开,委派给不同的对象,以实现发送者和接收者完全解耦,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Command模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
    类Command声明执行操作的接口;
    ConcreteCommand将一个接收者对象绑定于一个动作,并调用接收者相应的操作,以实现execute方法;
    类Client创建一个ConcreteCommand对象并设定它的接收者;
    类Invoker要求Command执行这个请求;
    类Receiver知道如何实施与执行一个请求相关的操作。任何类都可能作为一个接收者。

    在“点菜”这个实例中,订单是厨师(Cook)与action(按订单加工)之间的绑定,厨师接受订单并对之负责。所以在该实例中,与Command类对应的类是“Order”,与Receiver对应的类是“Cook”。

第 22 题

云计算是集合了大量计算设备和资源,对用户屏蔽底层差异的分布式处理架构,其用户与提供实际服务的计算资源是相分离的。当(  )时最适用于使用云计算服务。

  • (A) 必须采用图形(或文字)充分体现最终系统
  • (B) 要求待建系统前期投入低,并且总体拥有成本较优
  • (C) 待建系统功能稳定,可扩展性要求不高
  • (D) 待建系统规模较小,应用复杂度较低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云计算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并高度依赖Internet,用户与实际服务提供的计算资源相分离,集合了大量计算设备和资源,并向用户屏蔽底层差异的分布式处理架构。一般地,当有以下需求时,可以考虑使用云计算服务: 短时间内的中、大规模计算需求; (1)待建系统前期投入低,并且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TCO)较优; (2)在充分相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情况下的数据安全性需求; (3)没有足够的服务器管理和运维人员; (4)在终端设备配置较差的情况下完成较复杂的应用。

第 23 题

“置于用户控制之下”是用户界面设计的“黄金三原则”之一。下列叙述中,不满足该原则的情形是(  )。

  • (A) 不能中断或撤销正在进行的人机交互操作
  • (B) 不强迫用户采用不情愿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 (C) 用户可以定制交互方式
  • (D) 用户可以和出现在屏幕上的对象直接进行交互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置于用户控制之下、减轻用户的记忆负担以及保持界面的一致性是著名用户界面设计专家Theo Mandel博士所创造,通常称之为人机交互的“黄金三原则”。 “置于用户控制之下”原则包含的内容是:在定义人机交互方式时,不强迫用户采用不是必须的或者不情愿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允许交互的中断和撤销。当用户操作技能等级提高时,可以实现流水化的交互方式,允许用户定制交互方式,以便使用户界面与内部技术细节隔离,允许用户和出现在屏幕上的对象直接进行交互。

第 24 题

流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出系统所有模块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具体设计出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以下关于流程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图都应该由顺序、选择、循环结构构成
  • (B) IPO图不适合用来进行流程设计
  • (C) PAD图是一种支持原型化设计方法的图形工具
  • (D) N-S图容易表示嵌套关系和层次关系,特别适合于设计非常复杂的流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设计>处理流程设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每个信息系统都包含了一系列核心处理流程,对这些处理流程的理解和实现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处理流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出系统所有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具体设计出每个模块内部的功能和处理过程。 在处理流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更清晰地表达过程规则说明,陆续出现了一些用于表示处理流程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三类:图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语言工具。其中常见的图形工具包括程序流程图、IPO图、盒图、问题分析图、判定树;表格工具包括判定表,语言工具包括过程设计语言等。 程序流程图(Program Flow Diagram, PFD)用一些图框表示各种操作,它独立于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比较直观、清晰,易于学习掌握。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图都应该由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组合或嵌套而成。 IPO图是由IBM公司发起并逐步完善的一种流程描述工具。IPO图用来描述构成软件系统的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加工。 为避免流程图在描述程序逻辑时的随意性与灵活性,美国学者I.Nassi和B.Shneiderman在1973年提出了用方框代替传统的程序流程图,通常把这种图称为N-S图或盒图。N-S图容易表示嵌套和层次关系,并具有强烈的结构化特征。但是当问题很复杂时,N-S图可能很大。 问题分析图(PAD)由日立公司于1979年提出,也是一种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图形工具。PAD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标准化的图形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设计人员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程序的质量。

第 25 题

某网站系统在用户登录时使用数字校验码。为了增强安全性,现在要求在登录校验码中增加字母或图片。如果直接修改原有的生成登录校验码的程序代码,则违反了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  )。

  • (A) 开闭原则
  • (B) 里氏替换原则
  • (C) 最少知识原则
  • (D) 组合复用原则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系统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包括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组合/聚合复用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和最少知识原则等。 开闭原则是指软件实体应对扩展开放,而对修改关闭,即尽量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情况下进行扩展。此处的“实体”可以指一个软件模块、一个由多个类组成的局部结构或一个独立的类。 应用开闭原则可扩展已有的系统,并为之提供新的行为,以满足对软件的新需求,使变化中的系统具有一定得适应性和灵活性。对于已有的软件模块,特别是最重要的抽象层模块不能再修改,这就使变化中的系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这样的系统同时满足了可复用性与可维护性。在面向对象设计中,开闭原则一般通过在原有模块中添加抽象层(例如,接口或抽象类)来实现,它是其他OOD原则的基础,而其他原则是实现开闭原则的具体措施。

第 26 题

以下关于信息属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信息具有真伪性,真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真实的信息价值可能为负 >- (B) 信息具有滞后性,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落后于数据,加工需要时间 >- (C) 信息具有扩压性,信息和实物不同,它可以扩散也可以压缩 >- (D) 信息具有完全性,我们能够获取客观真实的全部信息,从而进行判断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与信息化的概念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这一概念的理解。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有用的数据。信息具有存在的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有序性;相对性;可度量性;可扩充性;可压缩性;可存储、传输与携带性;可替代性;可扩散性;可共享性;时效性等重要性质。 信息具有真伪性,真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真实的信息价值可能为负。 信息具有滞后性,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因此信息必然落后于数据,加工需要时间。 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效用依赖于时间并有一定的期限,其价值的大小与提供信息的时间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信息一经形成,所提供的速度越快,时间越早,其实现价值越大。 信息的共享性是指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均可使用这种资源。 信息具有扩压性,信息和实物不同,它可以扩散也可以压缩。


### 第 27 题

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  )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  )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信息工程自上而下地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四个实施阶段,分别是(  )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建阶段。

>- (A) 数据 >- (B) 应用 >- (C) 需求 >- (D) 架构 >- (A) 组织结构 >- (B) 业务过程 >- (C) 信息架构 >- (D) 业务关系 >- (A) 信息捕获 >- (B) 信息建模 >- (C) 信息规划 >- (D) 信息处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试题答案:[['A'],['B'],['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工程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业务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信息工程自上而下地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四个实施阶段,分别是信息规划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建阶段。

### 第 28 题

以下内容中,(  )不是建立企业模型需要的输入信息。

>- (A) 组织结构图 >- (B) 组织单元目标 >- (C) 业务计划 >- (D) 年终报告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系统建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企业建模的理解与掌握。建立企业模型是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它通过审查有关组织机构的书面文档来获得资料,并把所获得的原始资料作为信息源,再利用有关软件工具建立组织层次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组织层次图、业务计划、年终报告、备忘录等作为输入信息,输出企业任务说明,组织单元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表,企业目标/组织单元目标矩阵等制品。

### 第 29 题

数据库的视图与基本表之间,基本表与存储文件之间分别通过建立(  )之间的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 (A) 模式到内模式和外模式到内模式 >- (B) 外模式到内模式和内模式到模式 >- (C) 外模式到模式和模式到内模式 >- (D) 内模式到模式和模式到外模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式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在数据库系统中有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用于描述用户视图层次上的数据特性;模式用于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进行描述,即模式用于描述概念视图层次上的数据特性,如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内模式用于描述内部视图层次上的数据特性,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如存储文件。 数据库的视图与基本表之间通过外模式到模式之间的映像,实现了外模式到概念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即实现了视图与基本表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的基本表与存储文件之间通过模式到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实现了概念模式到内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即实现了基本表与存储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 第 30 题

某公司销售数据库的商品、仓库关系模式及函数依赖集F1、F2如下: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称,生产商,单价),F1={商品号→商品名称,商品号→生产商,商品号→单价)},商品关系的主键是 (  )。仓库(仓库号,地址,电话,商品号,库存量),F2={仓库号→(地址,电话),(仓库号,商品号)→库存量}。仓库关系的主键是(  ),外键是(  )。  
仓库关系模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仓库关系分解为(  )。

>- (A) 商品号 >- (B) 商品号,商品名称 >- (C) 商品号,生产商 >- (D) 商品名称,生产商 >- (A) 仓库号 >- (B) 仓库号,商品号 >- (C) 仓库号,电话 >- (D) 地址,电话 >- (A) 仓库号 >- (B) 地址 >- (C) 电话 >- (D) 商品号 >- (A) 存在冗余、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以及修改操作的不一致 >- (B) 不存在冗余,但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 (C) 不存在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但存在冗余和插入异常 >- (D) 不存在冗余、插入异常,但存在删除异常和修改操作的不一致 >- (A) 仓库1(仓库号,地址)和仓库2(仓库号,电话,商品号,库存量) >- (B) 仓库1(仓库号,地址,电话)和仓库2(商品号,库存量) >- (C) 仓库1(仓库号,电话)和仓库2(仓库号,地址,商品号,库存量) >- (D) 仓库1(仓库号,地址,电话)和仓库2(仓库号,商品号,库存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规范化理论 - 试题答案:[['A'],['B'],['D'],['A'],['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试者对关系模式中主键、外键和模式分解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商品关系的函数依赖集F1可以导出商品号决定商品关系的全属性,所以商品号是商品关系的主键。
从仓库关系的函数依赖集F2可以导出(仓库号,商品号)决定仓库关系的全属性,所以仓库关系的主键是(仓库号,商品号)。又由于商品号是商品关系的主键,故商品号是仓库关系的外键。
仓库关系存在冗余、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以及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例如,仓库号为“12”的商品有3种,其地址就要重复3次,如下表所示,故仓库关系存在冗余。

                                                                                                                               仓库关系

 

最后一空答案D。为了解决仓库关系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模式分解,其中,选项A分解存在的问题是仓库2不属于第三范式,因为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即仓库号→电话。选项B分解存在的问题是分解有损连接,即分解的新关系模式仓库1和仓库2无法恢复到原关系。选项C分解存在的问题与A类同,分析略。
选项D分解是即保持函数依赖,又无损连接,分解的结果如下:

      

### 第 31 题

若对关系R(A,B,C,D)、S(C,D,E)进行π1,2,3,4,73=5∧4=6(R×S))运算,则该关系代数表达式与(  )是等价的。

>- (A) R⋈S >- (B) σ3=5∧4=61,2,3,4,7(R×S)) >- (C) πA,B,C,D,E(R×S) >- (D) π1,2,3,4,73=5(R)×σ4=6(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关系代数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运算方面的基础知识。
自然联接 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集中将重复属性列去掉。本试题中σ3=5∧4=6(R×S) 的含义是R×S后,选取R和S关系中R.C=S.C∧R.D=S.D的元组,再进行R.A、R.B、R.C、R.D和S.E 的投影关系运算。可见该关系运算表达式与R⋈S 是等价的。

### 第 32 题

进程P有6个页面,页号分别为0~5,页面大小为4K,页面变换表如下所示。表中状态位等于1和0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和不在内存。假设系统给进程P分配了4个存储块,进程P要访问的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1165H,那么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十六进制(  );如果进程P要访问的页面4不在内存,那么应该淘汰页号为(  )的页面。


  • (A) 1165H
  • (B) 3165H
  • (C) 5165H
  • (D) 6165H
  • (A) 0
  • (B) 1
  • (C) 2
  • (D) 5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段页式存储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一空的正确选项为B。根据题意,页面大小为4K,逻辑地址为十六进制1165H其页号为1,页内地址为165H,查页表后可知页帧号(物理块号)为3,该地址经过变换后,其物理地址应为页帧号3拼上页内地址165H,即十六进制3165H。第二空的正确选项为D。根据题意,页面变换表中状态位等于1和0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或不在内存,所以0、1、2和5号页面在内存。当访问的页面4不在内存时,系统应该首先淘汰未被访问的页面,因为根据程序的局部性原理最近未被访问的页面下次被访问的概率更小;如果页面最近都被访问过,应该先淘汰未修改过的页面。因为未修改过的页面内存与辅存一致,故淘汰时无须写回辅存,使系统页面置换代价小。经上述分析,0、1和2号页面都是最近被访问过的,但5号页面最近未被访问过,故应该淘汰5号页面。

第 33 题

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11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R1,…,R9,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存放顺序如下表所示:


如果磁盘的旋转周期为33ms,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使用单缓冲区顺序处理这些记录,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11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  );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11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  )。

  • (A) 33ms
  • (B) 336ms
  • (C) 366ms
  • (D) 376ms
  • (A) 33ms
  • (B) 66ms
  • (C) 86ms
  • (D) 93m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磁盘存储
  • 试题答案:[['C'],['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磁盘优化方面的基础知识。
    第一空分析:系统读记录的时间为33/11=3ms,对第一种情况:系统读出并处理记录R0之后,将转到记录R2的开始处,所以为了读出记录R1,磁盘必须再转一圈,需要33ms(30ms到R1起始位置,3ms读完R1,刚好转一圈)的时间。这样,处理11个记录的总时间应为366ms,因为处理前10个记录(即R0,R1,R2,…,R9)的时间为10×(33+3)ms =360 ms,读记录R10及处理记录R10时间为6ms,所以处理11个记录的总时间=360ms+ 6ms=366ms。


第二空分析:对于第二种情况,若对信息进行分布优化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当读出记录R0并处理结束后,磁头刚好转至R1记录的开始处,立即就可以读出R1并处理,因此处理11个记录的总时间为:
11×(3ms(读记录)+3ms(处理记录))=11×6ms=66ms

第 34 题

假设某系统采用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若该系统有两个优先级相同的进程P1和P2,各进程的程序段如下所示,若信号量S1和S2的初值都为0。进程P1和P2并发执行后a、b和c的结果分别为:a=(  ),b=(  ),c=(  )。

  • (A) 6
  • (B) 7
  • (C) 10
  • (D) 13
  • (A) 4
  • (B) 6
  • (C) 9
  • (D) 10
  • (A) 4
  • (B) 6
  • (C) 10
  • (D) 1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信号量与PV操作
  • 试题答案:[['D'],['B'],['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PV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 假设P1先运行,系统执行“a:=1;a:=a+2”后a=3;执行“V(S1)”后,S1=1,P1继续执行;执行“c:=a+1”后,c=4;执行“P(S2)”后,S2=-1,P1被阻赛。 此时轮到P2运行,系统执行“b:=1;b:=b+2”后b=3;执行“P(S1)”后,S1=0,P2继续执行;执行“b:=a+b”后,b=6;执行“V(S2)”后S2=0,唤醒P1,P2继续执行;执行“c:=b+c”后,c=10,P2运行结束。 此时轮到P1运行,系统执行“a:=a+c”后,a=13,P1运行结束。 综上分析可见,进程P1和P2并发执行后a、b和c的结果分别为:a=13,b=6,c=10。

第 35 题

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通常由(  )组成。

  • (A) 初始值、线性迭代式、收敛条件
  • (B)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进度计划、资源分配、可能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C) 线性目标函数、线性约束条件、变量非负条件
  • (D) 网络计划图、资源分配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线性规划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许多实际应用问题常需要求出一组决策变量的值,这些变量应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并使某个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值。这个函数就称为目标函数。
    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一般都是非负的。如果约束条件是一组线性的不等式(或等式),目标函数也是线性的,那么,这种问题就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例如,如下的数学模型就是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z=50x1+30x2    线性目标函数
    s.t.4 x1+3 x2≤120  线性约束条件1
    2 x1+ x2≤50   线性约束条件2
    x1, x2≥0    变量非负条件
    因此,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通常由线性目标函数、线性约束条件、变量非负条件组成。

第 36 题

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但根据数学模型求出的解答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故还需分析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的微小变化是否会引起输出结果的很大变化。这种分析常称为(  )。

  • (A) 准确度分析
  • (B) 敏感度分析
  • (C) 可靠性分析
  • (D) 风险分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数学建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常需要建立近似的数学模型来求解,但根据数学模型求出的解答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时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输出结果的很大变化,也就是说,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非常敏感,这种计算结果就很不可靠。因为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都是近似的,它的误差可能严重影响计算结果。此时就需要修正这种数学模型。因此,在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后,还需要分析计算结果对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的敏感程度。这种分析常称为敏感度分析(或灵敏度分析)。这一步骤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

第 37 题

已知A、B、…、I九人比赛结果排名(没有并列名次)的部分情况如下图:

图中的箭头表示“排名前于”,例如D→A表示D排名前于A。
根据上图中表示的部分排名情况,可以推断,第3名可能是(  )。

  • (A) A、E、F或H
  • (B) B、F或H
  • (C) F或H
  • (D) B、F、H或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根据题中的箭头图画出如下的网络图:

                                                                                                       
    从上图看出,D排名前于其他各人,所以D一定是第1名。由于只有E或A仅排在D之后,所以第2名只可能是E或A(G之前有D、E、H)。
    如果E是第2名,则第3名可能是H、F或A(B之前有DEA,B不可能是第3名);如果A是第2名,则第3名必是E(B之前有DEA,B不可能是第3名)。
    因此,第3名只可能是A、E、F或H。

第 38 题

某公司测试部门共有40名员工,需要测试三类构件,分别是界面构件、算法构件和数据构件。在测试过程中,要求每位测试人员至少测试1类构件,最多测试2类构件。对于任意的测试任务分配方式,至少有一种构件种类完全一致的测试任务,其测试人员不少于(  )名。

  • (A) 7
  • (B) 8
  • (C) 9
  • (D) 1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其它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设界面构件、算法构件和数据构件分别为A、B、C三类,每个人至少测试1类构件,最多测试2类构件,这意味着每个人的测试必是A、B、C、AB、BC、AC六种情况之一。因此,如有6个测试人员,则每个人的测试类别可能都不同。如有7个以上测试人员,则必然会出现测试种类相同的情况。

第 39 题

某项目包括A、B、C、D、E五个作业,各个作业的紧前作业、所需时间和所需人数如下表: 


假设该项目的起始时间为0(单位:周),为使该项目各作业的进度和人力资源安排更合理,各作业的起始时间应分别为(  )。  
  • (A) 0,0,1,1,3
  • (B) 0,2,1,2,3
  • (C) 0,1,2,4,5
  • (D) 0,2,1,1,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管理>时间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根据题意,该项目的网络计划图如下:

     

    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ACE,共需要4周。作业A应安排在第0周,作业C应安排在第1、2周,作业E应安排在第3周。作业B可以安排在0-2周的某一周,作业D可以安排在1-3周的某一周。现在需要再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
    先做出作业初步安排的表如下:

 

显然,将作业B和D分别安排在第1、2周可使总人数需求最少(最多需要15人)。
如果将作业B安排在第1周,将作业D安排在第2周,则各周需要的人数为10、15、13、15。
如果将作业D安排在第1周,将作业B安排在第2周,则各周需要的人数为10、13、15、15。
后一种情况人数是逐渐增加的。前一种情况人数是波动的,人员的调度安排常会有些难度。
因此,本题较为合理(人力资源均衡分配)的安排如下:

### 第 40 题

某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拟定的价格方案有三种:较高价、中等价、较低价。估计这种产品的销售状态也有三种:销路较好、销路一般、销路较差。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他们算出,这三种价格方案在三种销路状态下的收益值如下表:


企业一旦选择了某种决策方案,在同样的销路状态下,可能会产生后悔值(即所选决策方案产生的收益与最佳决策收益值的差值)。例如,如果选择较低价决策,在销路较好时,后悔值就为8万元。因此,可以根据上述收益值表制作后悔值表如下(空缺部分有待计算):


企业做定价决策前,首先需要选择决策标准。该企业决定采用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标准(坏中求好的保守策略),为此,该企业应选择决策方案(  )。

  • (A) 较高价
  • (B) 中等价
  • (C) 较低价
  • (D) 中等价或较低价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预测与决策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首先算出各种方案在各种销路状态下的后悔值,填写后悔值表中的空缺部分,并算出每种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按照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标准(坏中求好的保守策略),应根据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来选择对应的决策方案。上表中,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为4万元(对应中等价),所以,决定采用中等价方案。

第 41 题

开发商需要在某小区9栋楼房之间敷设自来水管道,使各楼都能连通,又能使总成本最低。 经勘察,各楼房之间敷设管道的路径和成本(单位:千元)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的总成本至少需要(  )千元。

  • (A) 13
  • (B) 14
  • (C) 15
  • (D) 16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最小生成树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基础知识。
    该题可用图论中的最小支撑树算法来求解。
    最小支撑树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先确定最小成本的一段(如有多段,则可任选一段),该段已将两个点连接;在余下未连接的点中,选择1点使其与已连接的点具有最小成本(如有多点,则可任选一点);继续这样做,直到所有的点都已经连接。
    虽然完成连接的总成本最低的方案可有多种,但它们的总成本都一定是相等的。
    例如,总成本最低的方案之一为:

      

    该项目的总成本需要13千元。

第 42 题

阿姆达尔(Amdahl)定律量化定义了通过改进系统中某个组件的性能,使系统整体性能提高的程度。假设某一功能的处理时间为整个系统运行时间的60%,若使该功能的处理速度提高至原来的5倍,则根据阿姆达尔定律,整个系统的处理速度可提高至原来的(  )倍。

  • (A) 1.333
  • (B) 1.923
  • (C) 1.5
  • (D) 1.829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阿姆达尔解决方案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阿姆达尔(Amdahl)定律规定:对系统中某组件采用某种更快的执行方式,所获得的系统性能的改变程度,取决于该组件的使用频率,或所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假设使用某种改进了组件,则系统的性能就会得到提高,加速比的公式如下:


     
    其中,Tp表示不使用改进组件时完成整个任务的时间,Ti表示使用改进组件时完成整个任务的时间。设改进部分在总执行时间中所占的比例为Fe(小于1),该组件的性能改进为Se(原有执行时间与使用改进组件后系统执行时间之比,大于1),在这种情况下: ,改进后整个系统的加速比为:
     
    代入题设数据,则有:

     

第 43 题

需要对应用系统的性能进行调整的原因通常不包括(  )。

  • (A) 在系统开发设计和开发阶段没有考虑好性能问题
  • (B) 系统运行环境发生了变化
  • (C) 数据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
  • (D) 用户的功能性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分类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性能评价的基础知识。 应用系统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通常会出现一些性能问题,需要考虑对系统性能进行调整。如果在系统开发设计和开发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好某些方面的性能(例如,并发用户数量大大增加影响了性能);如果系统运行环境发生了变化(例如网络环境的改变或企业规模扩大)都可能使系统性能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积累了不少运行状况的数据,分析得知了系统性能瓶颈所在,这些因素都是对系统性能进行调整的原因。 用户的功能性需求发生变化时常需要对系统进行适应性维护,而不是调整系统性能。

第 44 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的基本特征包括数字化、集成性、(  )和围绕计算机而构成并受计算机的控制。

  • (A) 操作性
  • (B) 沉浸性
  • (C) 交互性
  • (D) 融合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即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及围绕计算机而构成并受计算机的控制。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

第 45 题

以下关于哈夫曼编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哈夫曼编码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法
  • (B) 编码过程中需要根据符号出现的概率来进行编码
  • (C) 编码过程中需要建立“词典”
  • (D) 哈夫曼编码方法不能用于对静态图像进行压缩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数据压缩技术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无损压缩技术中哈夫曼编码的基本概念。哈夫曼编码属于熵编码,是建立在信源的统计特性之上的无损压缩编码技术,按照信源符号出现的频度或概率排序后递归地自底向上建立编码树,即可得到变长信息编码。除熵编码外,词典编码也属于无损压缩编码,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数据本身包含有重复代码这个特性。 静态图像的压缩编码可以采用无损压缩编码或有损压缩编码方法,需要视具体需求进行选择或组合多种编码方法。

第 46 题

网络的可用性是指(  )。

  • (A) 网络通信能力的大小
  • (B) 用户用于网络维修的时间
  • (C) 网络的可靠性
  • (D) 网络可供用户使用的时间百分比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可用性是指网络系统、网络元素或网络应用对用户可利用的时间的百分比。有些应用对可用性很敏感,例如飞机订票系统若宕机一小时,就可能减少几十万元的票款;而股票交易系统如果中断运行一分钟,就可能造成几千万元的损失。实际上,可用性是网络元素可靠性的表现,而可靠性是指网络元素在具体条件下完成特定功能的概率。如果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来度量网络元素的故障率,则可用性A可表示为MTBF的函数:
      
    其中MTTR(Mean Time To Repair)为发生失效后的平均维修时间。由于网络系统由许多网络元素组成,所以系统的可靠性不但与各个元素的可靠性有关,而且还与网络元素的组织形式有关。根据可靠性理论,由元素串并联组成的系统的可用性与网络元素的可用性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图(a)可以看出,若两个元素串联,则可用性减少。例如两个Modem串联在链路的两端,若单个Modem的可用性A=0.98,并假定链路其他部分的可用性为1,则整个链路的可用性A=0.98×0.98=0.9604。由图(b)可以看出,若两个元素并联,则可用性增加。例如终端通过两条链路连接到主机,若一条链路失效,另外一条链路自动备份。假定单个链路的可用性A=0.98,则双链路的可用性A=2×0.98-0.98×0.98=1.96-0.9604=0.9996。

第 47 题

以下关于网络利用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利用率与吞吐量大小有关
  • (B) 利用率是描述效率的指标
  • (C) 利用率与负载大小有关
  • (D) 利用率是描述服务性能的指标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利用率的概念。 网络利用率是度量一个网络带宽被占用了多少和网络拥塞的一个关键参数。利用率高表明网络负载较大;利用率低则表明网络较空闲。

第 48 题

采用DHCP分配IP地址无法做到(  )。

  • (A) 合理分配IP地址资源
  • (B) 减少网管员工作量
  • (C) 减少IP地址分配出错可能性
  • (D) 提高域名解析速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DHCP协议及其工作过程的掌握程度。采用DHCP协议可以自动分配IP地址,便于网络管理员依据上网实际用户数合理、动态地分配地址资源,从而达到减轻工作量的目的。由于IP地址资源的分配是由服务器依据地址池进行分配的,减少了分配地址出错的可能,但地址的分配和域名解析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无法做到提高域名解析速度。

第 49 题

IPv6地址分为3种类型,它们是(  )。

  • (A) 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
  • (B) 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
  • (C) 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广播地址
  • (D) 公共地址、站点地址、接口地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IPv6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IPv6地址是一个或一组接口的标识符。IPv6地址被分配到接口,而不是分配给结点。IPv6地址有三种类型:
    ① 单播(Unicast)地址 单播地址是单个网络接口的标识符。对于有多个接口的结点,其中任何一个单播地址都可以用作该结点的标识符。但是为了满足负载平衡的需要,在RFC 2373中规定,只要在实现中多个接口看起来形同一个接口就允许这些接口使用同一地址。IPv6的单播地址是用一定长度的格式前缀汇聚的地址,类似于IPv4中的CIDR地址。单播地址中有下列两种特殊地址: ?不确定地址:地址0:0:0:0:0:0:0:0称为不确定地址,不能分配给任何结点。 ?回环地址:地址0:0:0:0:0:0:0:1称为回环地址,结点用这种地址向自身发送IPv6分组。这种地址不能分配给任何物理接口。
    ② 任意播(AnyCast)地址 这种地址表示一组接口(可属于不同结点的)的标识符。发往任意播地址的分组被送给该地址标识的接口之一,通常是路由距离最近的接口。对IPv6任意播地址存在下列限制: ?任意播地址不能用作源地址,而只能作为目标地址; ?任意播地址不能指定给IPv6主机,只能指定给IPv6路由器;

    ③ 组播(MultiCast)地址 组播地址是一组接口(一般属于不同结点)的标识符,发往组播地址的分组被传送给该地址标识的所有接口。IPv6中没有广播地址,它的功能已被组播地址所代替。 在IPv6地址中,任何全“0”和全“1”字段都是合法的,除非特别排除的之外。特别是前缀可以包含“0”值字段,也可以用“0”作为终结字段。一个接口可以被赋予任何类型的多个地址(单播、任意播、组播)或地址范围。

第 50 题

在无线局域网中,AP的作用是(  )。

  • (A) 无线接入
  • (B) 用户认证
  • (C) 路由选择
  • (D) 业务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无线网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在无线局域网中,AP的作用是无线接入,但通常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则增加了路由等更加复杂的功能。新标准IEEE802.11n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可达到300Mb/s,这也是目前市售的无线接入设备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

第 51 题

IEEE 802.16工作组提出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标准是(  ),它比Wi-Fi的覆盖范围更大,数据速率更高。

  • (A) GPRS
  • (B) UMB
  • (C) LTE
  • (D) WiMAX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无线网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IEEE 802.16工作组提出的无线接入系统空中接口标准是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许多网络运营商都加入了支持这个标准的行列。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论坛是由Intel等芯片制造商于2001年发起成立的财团,其任务是对IEEE 802.16产品进行一致性认证,促进标准的互操作性,其成员囊括了超过500家通信行业的运营商和组件/设备制造商。 目前已推出的比较成熟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2004年颁布的802.16d,这个标准支持无线固定接入,也叫作固定WiMAX;另一个是2005年颁布的802.16e,是在前一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移动性的支持,所以也称为移动WiMAX。 WiMAX技术主要有两个应用领域,一个是作为蜂窝网络、Wi-Fi热点和Wi-Fi Mesh的回程链路;另一个是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无线宽带接入链路。 在无线宽带接入方面,WiMAX比Wi-Fi的覆盖范围更大,数据速率更高。同时,WiMax较之Wi-Fi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从而能够实现电信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高带宽可以补偿IP网络的缺陷,从而使VoIP的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移动WiMAX(802.16e)向下兼容802.16d,在移动性方面定位的目标速率为车速,可以支持120km/h的移动速率。当移动速度较高时,由于多谱勒频移造成系统性能下降,所以必须在移动速率、带宽和覆盖范围之间进行权衡折衷。3G技术强调地域上的全覆盖和高速的移动性,强调“无所不在”的服务,而802.16则牺牲了全覆盖,仅保证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连续覆盖,从而换取了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第 52 题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园区子系统是指(  )。

  • (A) 由终端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连线系统
  • (B) 楼层接线间到工作区的线缆系统
  • (C) 各楼层设备之间的互连系统
  • (D) 连接各个建筑物的通信系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 Cabling System)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通信物理平台,集成了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的传输功能,消除了原有通信线路在传输介质上的差别。 结构化布线系统分为6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① 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一个独立的需要安装终端设备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支持电话、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以及传感器等多种终端设备。 ② 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各个楼层接线间的配线架到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所安装的线缆属于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③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的接线间内,由各种交连设备(双绞线跳线架、光纤跳线架)以及集线器和交换机等交换设备组成,交连方式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和工作区设备的要求。 ④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干线子系统是建筑物的主干线缆,实现各楼层设备间子系统之间的互连。 ⑤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建筑物的设备间是网络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建筑物的进户线、交换设备、电话、计算机、适配器以及保安设施组成,实现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之间的连接。 ⑥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建筑群子系统也叫园区子系统,它是连接各个建筑物的通信系统。

第 53 题

The traditional model for systems development was that an IT department used(  )which is a process-centered technique, and consulted users only when their input or approval was needed.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many companies find that JAD allows key users to participate effectively in the(  ).When properly used, JAD can result in a more accurate statement of system requiremen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mmon goals, and a stronger commitment to the success of the new system.RAD is a team-based technique that speeds up 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produces a functioning information system.While the end product of JAD is a(an)(  ), the end product of RAD is the(  ).The RAD model consists of four phases.During the(  ), users interact with systems analysts and develop models and prototypes that represent all system processes, outputs, and inputs.

  • (A) structured analysis
  • (B)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 (C) prototype analysis
  • (D) process analysis
  • (A) initial scope definition
  • (B) requirements modeling process
  • (C) object modeling process
  • (D) architecture design process
  • (A) data flow diagram
  • (B) entity relationship model
  • (C) requirements model
  • (D) object model
  • (A) system proposal
  • (B) system design model
  • (C) new system architecture
  • (D) new information system
  • (A) requirements planning phase
  • (B) user design phase
  • (C) construction phase
  • (D) cutover phase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 试题答案:[['A'],['B'],['C'],['D'],['B']]
  • 试题解析:

    系统开发的传统模式是IT部门使用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结构化分析技术,只有当需要用户输入或认可的时候才与用户讨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许多公司发现JAD能让主要用户有效地参与到需求建模过程中。如果使用得当,JAD能够产生更为准确的系统需求陈述,更好地理解共同目标和对于新系统取得成功更强有力的承诺。RAD是一种团队开发技术能够加快信息系统的开发并生产出正常运作的信息系统。JAD的最终产品是一个需求模型,而RAD的最终产品是新的信息系统。RAD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在用户设计阶段,用户与系统分析员交互,开发模型和原型以表示系统所有的加工、输出和输入。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