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系分上午真题

第 1 题

在订单管理模块中,新建订单和修改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是否登录,用例“新建订单”、“修改订单”与用例“检查用户登录”之间是(  )。

  • (A) 包含关系
  • (B) 扩展关系
  • (C) 泛化关系
  • (D) 聚集关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在用例图中,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包含关系、扩展关系、泛化关系。
    在本题中,由于新建订单和修改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是否登录,这说明检查用户是否登录,是从新建订单和修改订单中提取出来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的抽象用例与原来的用例之间是包含关系。

第 2 题

UML中,序列图的基本元素包括(  )。

  • (A) 对象、生命线和泳道
  • (B) 对象、泳道和消息
  • (C) 对象、生命线和消息
  • (D) 生命线、泳道和消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亦称为序列图或循序图,是一种UML行为图。它通过描述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显示多个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它可以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当执行一个用例行为时,时序图中的每条消息对应了一个类操作或状态机中引起转换的触发事件。
    时序图中包括如下元素:角色,对象,生命线,激活期和消息。
    1、角色(Actor)
    系统角色,可以是人或者其他系统,子系统。
    2、对象(Object)
    对象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位于时序图顶部。
    对象一般包含以下三种命名方式:
    第一种方式包含对象名和类名。
    第二种方式只显示类名不显示对象名,即为一个匿名对象。
    第三种方式只显示对象名不显示类名。
    3、生命线(Lifeline)
    生命线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存在。时序图中每个对象和底部中心都有一条垂直的虚线,这就是对象的生命线,对象间 的消息存在于两条虚线间。
    4、激活期(Activation)
    激活期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执行一项操作的时期,在时序图中每条生命线上的窄的矩形代表活动期。它可以被理解成C语言语义中一对花括号“{}”中的内容。
    5、消息(Message)
    消息是定义交互和协作中交换信息的类,用于对实体间的通信内容建模,信息用于在实体间传递信息。允许实体请求其他的服务,类角色通过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通信。

第 3 题

UML中,静态视图描述事务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  );交互视图描述了执行系统功能的各个角色之间相互传递消息的顺序关系,主要包括(  )。

  • (A) 用例图、类图、包图
  • (B) 用例图、组件图、部署图
  • (C) 类图、对象图、状态图
  • (D) 组件图、协作图、包图
  • (A) 活动图、状态图
  • (B) 序列图、状态图
  • (C) 活动图、协作图
  • (D) 序列图、协作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在UML2.0中,一共定义了14种图,其中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包图、组合结构图、构件图、部署图、制品图。
    动态图包括:顺序图(序列图)、通信图(协作图)、定时图、状态图、活动图、交互概览图。
    所有图中,最特殊的是用例图,因为有些资料将其归为动态图,也有些资料将其归为静态图。所以在做题时,往往先不分析用例图,最后根据题目选项情况来分析题意是将用例图归到了动态图还是静态图。
    以本题第一问为例,状态图和协作图是典型的动态图,所以C与D选项可排除。余下的A与B除了用例图,其他都为静态图,而本题就是要选出静态图,所以本题应将用例图归至静态图。但由于题目不严谨,导致A和B两个选项均正确。这种情况在考试时选A或B都能得分。
    交互视图是由序列图与协作图构成的。
     

第 4 题

使用UML进行关系数据库的(  )时,需要设计出表达持久数据的实体类及其联系,并将它们映射为数据库表和视图等。

  • (A) 业务用例设计
  • (B)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
  • (C) 物理数据模型设计
  • (D) 物理实现设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ER模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问题。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其中数据表这个级别的设计归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第 5 题

以下关于IPsec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IPsec认证头(AH)不提供数据加密服务
  • (B) IPsec封装安全负荷(ESP)用于数据完整性认证和数据源认证
  • (C) IPsec的传输模式对原来的IP数据报进行了封装和加密,再加上了新IP头
  • (D) IPsec通过应用层的Web服务建立安全连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协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Internet 协议安全性(IPSec)”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务以确保在 Internet 协议 (IP) 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安全联网的长期方向。它通过端对端的安全性来提供主动的保护以防止专用网络与 Internet 的攻击。在通信中,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才是唯一必须了解 IPSec 保护的计算机。
    IPsec协议工作在OSI 模型的第三层,使其在单独使用时适于保护基于TCP或UDP的协议(如安全套接子层(SSL)就不能保护UDP层的通信流)。
    与IPsec安全相关的协议是AH和ESP。
    AH协议用来向 IP通信提供数据完整性和身份验证,同时可以提供抗重放服务。
    ESP提供 IP层加密保证和验证数据源以对付网络上的监听。因为AH虽然可以保护通信免受篡改,但并不对数据进行变形转换,数据对于黑客而言仍然是清晰的。为了有效地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在IPv6 中有另外一个报头 ESP,进一步提供数据保密性并防止篡改。
    IPsec支持隧道模式和传输模式两种封装模式。
    隧道(tunnel)模式:用户的整个IP数据包被用来计算AH或ESP头,AH或ESP头以及ESP加密的用户数据被封装在一个新的IP数据包中。通常,隧道模式应用在两个安全网关之间的通讯。
    传输(transport)模式:只是传输层数据被用来计算AH或ESP头,AH或ESP头以及ESP加密的用户数据被放置在原IP包头后面。通常,传输模式应用在两台主机之间的通讯,或一台主机和一个安全网关之间的通讯。定义了一个通用格式。

第 6 题

防火墙的工作层次是决定防火墙效率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防火墙工作层次越低,则工作效率越高,同时安全性越高
  • (B) 防火墙工作层次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同时安全性越低
  • (C) 防火墙工作层次越高,则工作效率越高,同时安全性越低
  • (D) 防火墙工作层次越高,则工作效率越低,同时安全性越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防火墙技术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防火墙的工作层次是决定防火墙效率以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防火墙工作层次越低,则工作效率越高,但安全性就低了;反之,工作层次越高,工作效率就越低,则安全性越高。


第 7 题

在入侵检测系统中,事件分析器接收事件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行为或异常现象,其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中不包括(  )。

  • (A) 模式匹配
  • (B) 密文分析
  • (C) 数据完整性分析
  • (D) 统计分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入侵检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对于收集到的有关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等信息,一般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和完整性分析。其中前两种方法用于实时的入侵检测,而完整性分析则用于事后分析。

第 8 题

某实验室使用无线路由器提供内部上网,无线路由器采用固定IP地址连接至校园网,实验室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定期出现不能访问互联网的现象,经测试无线路由器工作正常,同时有线接入的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分析以上情况,导致这一故障产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 无线路由器配置错误
  • (B) 无线路由器硬件故障
  • (C) 内部或者外部网络攻击
  • (D) 校园网接入故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网络故障诊断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路由器工作正常以及有线环境的用户访问互联网正常,可以排除无线路由器硬件故障和校园网接入故障的因素。另外题干中明确指出实验室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证明无线路由器配置无误。至于出现不定期出现不能访问互联网的现象,推测可能是内部ARP攻击或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


第 9 题

软件著作权中的翻译权不是指将原软件(  )权利。

  • (A) 由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
  • (B) 由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转换成另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 (C) 操作界面中涉及的自然语言文字由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 (D) 程序中涉及的自然语言文字由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保护范围与对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软件著作权中,涉及多种权利:
    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即表明开发者身份,在软件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即对软件进行增补、删节,或者改变指令、语句顺序的权利;
    复制权:即将软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是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信息网络传播: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
    翻译权:即将原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文字的权利。
    从以上权利可以看出B选项的内容与翻译权无关。

第 10 题

某学校举行程序设计竞赛,两位同学针对同一问题、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采用相同的程序设计语言、利用相同的开发环境完成了程序设计。两个程序相似,同学甲先提交,同学乙的构思优于甲。此情形下,(  )享有著作权。

  • (A) 同学甲
  • (B) 同学甲、同学乙都各自
  • (C) 同学乙
  • (D) 同学甲、同学乙都不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者其他权利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备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例外,因为著作权的取得无须经过个别确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动保护”原则。这也就意味着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他们的作品都受软件著作权法的保护了。
     

第 11 题

利用(  )可以保护软件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A) 著作权
  • (B) 专利权
  • (C) 商业秘密权
  • (D) 商标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保护范围与对象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商业秘密(Business Secret),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


第 12 题

甲、乙软件公司2012年7月12日就其财务软件产品分别申请“清山”和“青山”商标注册。两财务软件产品相似,且甲、乙软件公司第一次使用时间均为2009年5月12日。此情形下, (  )能获准注册。

  • (A) “清山”
  • (B) “清山”和“青山”都
  • (C) “青山”
  • (D) 由甲、乙抽签结果确定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产权人确定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由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分别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各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30日内提交其申请注册前在先使用该商标的证据。同日使用或者均未使用的,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商标局通知之日起30日内自行协商,并将书面协议报送商标局;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局通知各申请人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一个申请人,驳回其他人的注册申请。商标局已经通知但申请人未参加抽签的,视为放弃申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未参加抽签的申请人。
    而“清山”和“青山”属于同一种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所以应先协商,协商不成用抽签结果确定。

第 13 题

使用多处理机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  )代码的并行性。

  • (A) 操作级和指令级
  • (B) 指令级和作业级
  • (C) 作业级和任务级
  • (D) 任务级和指令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多处理机系统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广义上说,使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多处理机系统。传统的狭义多处理机系统是指利用系统内的多个CPU并行执行用户多个程序,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或用来进行冗余操作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程序级的并行,属于作业级和任务级。
    并行性又有粗粒度并行性(coarse-grained parallelism)和细粒度并行性(fine-grained parallelism)之分。所谓粗粒度并行性是在多处理机上分别运行多个进程,由多台处理机合作完成一个程序。所谓细粒度并行性是在一个进程中进行操作一级或指令一级的并行处理。这两种粒度的并行性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同时采用,在单处理机上则用细粒度并行性。

第 14 题

按照Cache地址映像的块冲突概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是(  )。

  • (A) 全相联映像→直接映像→组相联映像
  • (B) 直接映像→组相联映像→全相联映像
  • (C) 组相联映像→全相联映像→直接映像
  • (D) 直接映像→全相联映像→组相联映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Cache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接近于CPU的速度。 Cache的功能是用来存放那些近期需要运行的指令与数据。Cache与内存之间的映射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全相联方式、直接相联方式、组相联方式。
    1、全相联方式
    地址映像规则:主存的任意一块可以映像到Cache中的任意一块。
    (1)主存与缓存分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2)主存的某一数据块可以装入缓存的任意一块空间中。
    2、直接相联方式
    地址映像规则: 主存储器中一块只能映像到Cache的一个特定的块中。
    (1)主存与缓存分成相同大小的数据块。
    (2)主存容量应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存的容量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块数与缓存的总块数相等。
    (3)主存中某区的一块存入缓存时只能存入缓存中块号相同的位置。
    3、组相联映像方式
    组相联的映像规则:
    (1)主存和Cache按同样大小划分成块。
    (2)主存和Cache按同样大小划分成组。
    (3)主存容量是缓存容量的整数倍,将主存空间按缓冲区的大小分成区,主存中每一区的组数与缓存的组数相同。
    (4)当主存的数据调入缓存时,主存与缓存的组号应相等,也就是各区中的某一块只能存入缓存的同组号的空间内,但组内各块地址之间则可以任意存放,即从主存的组到Cache的组之间采用直接映像方式;在两个对应的组内部采用全相联映像方式。
    这三种方式中,直接相联的实现最为简单,但由于直接相联中,内存块调入Cache时,只能进入特定块,这使得块冲突的可能性变得比较大。相比之下全相联中,内存块调入Cache并无限制,只要Cache中有空闲区,都能调入,所以块冲突可能性最小。组相联是全相联与直接相联的折中,所以排在中间。

第 15 题

某计算机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可靠性模型由下图所示。若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R,则该计算机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  )。

  • (A) (1-R2)(1-R3
  • (B) (1-R2)+(1-R3
  • (C) (1-(1-R)2)(1-(1-R)3)
  • (D) (1-(1-R)2)+(1-(1-R)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系统可靠性分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个典型的串并联可靠度计算问题。计算过程是,先把并联部分的可靠度计算出来,然后再进行串联计算。


第 16 题

DMA工作方式是在(  )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 (A) CPU与外设
  • (B) CPU与主存
  • (C) 主存与外设
  • (D) 外设与外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Direct Memory Access(存储器直接访问)。这是指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读写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整个数据传输操作在一个称为“DMA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CPU除了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做一点处理外,在传输过程中CPU可以进行其他的工作。这样,在大部分时间里,CPU和输入输出都处于并行操作。因此,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 17 题

浮点数在机器中的表示形式如下所示,若阶码的长度为e,尾数的长度为m,则以下关于浮点表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e的值影响浮点数的范围,e越大,所表示的浮点数值范围越大
②e的值影响浮点数的精度,e越大,所表示的浮点数精度越高
③m的值影响浮点数的范围,m越大,所表示的浮点数范围越大
④m的值影响浮点数的精度,m越大,所表示的浮点数精度越高 >- (A) ①③ >- (B) ②③ >- (C) ①④ >- (D) ②④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的表示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浮点数是属于有理数中某特定子集的数的数字表示,在计算机中用以近似表示任意某个实数。具体的说,这个实数由一个整数或定点数(即尾数)乘以某个基数(计算机中通常是2)的整数次幂得到,这种表示方法类似于基数为10的科学计数法。在浮点数表示中,阶码的长度e决定了浮点数的范围,而尾数的长度m决定了浮点数的精度。


### 第 18 题

某服装公司希望对现有的信息发布系统进行集成与改造,从而实现随时通过互联网向用户发布特定的信息,为了避免骚扰用户,系统还要允许每个用户指定他们感兴趣的消息,另外还要向特定的用户群发送特定消息。针对上述要求,(  )方案相对更为可行。

>- (A) 采用订阅-发布(Subscript/Publish)模式。客户订阅需要的信息,并监听消息,消息到来后通知客户接收 >- (B) 采用动态接收表(Dynamic List)模式。客户订阅需要的消息,接收表是一个路由器,把一个消息广播给一组接收者,同时为每个接收者提供专门的消息处理 >- (C) 采用消息存储库(Message Store)模式。监听所有的消息,将它们存储到一个消息存储库中,通过查询客户订阅状态如何进行消息分发 >- (D) 采用文件传输(File Transfer)模式。用户安装客户端监听消息,消息转换为文件,通过FTP传输并通知用户接收消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企业应用集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企业应用系统集成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根据题干要求,某公司需要通过互联网向用户发布特定的消息,为了避免骚扰用户,系统还要允许每个用户指定他们感兴趣的消息,另外还要向特定的用户群发特定消息。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需求,首先是一个“订阅-发布”的要求,即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消息;另外一个需求是向特定的用户群发送特定的消息。对这两个需求,仅仅采用“订阅-发布”的方式无法满足第二个功能需求。应该采用动态接收表模式,客户订阅需要的消息,接收表是一个路由器,把一个消息广播给一组接收者,同时为每个接收者提供专门的消息处理,这样才能完全满足应用的要求。 ### 第 19 题

详细调查为系统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提供详尽的、准确的、完整的系统的资料。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现有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状况、系统功能、(  )、资源情况、约束条件和薄弱环节等。如果对某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时,发现该系统业务复杂,涉及岗位较多,系统的历史遗留文档全面、数量很大时,可以采用(  )方法。

>- (A) 业务流程 >- (B) 数据库模型 >- (C) 网络传输协议 >- (D) 编程语言 >- (A) 现场观摩 >- (B) 书面调查 >- (C) 个别访问 >- (D) 抽样调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获取 - 试题答案:[['A'],['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系统分析和建模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详细调查是系统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主要为系统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提供详尽的、准确的、完整的、系统的资料。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现有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状况、系统功能、业务流程、资源情况、约束条件和薄弱环节等。如果在对某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时,发现该系统业务复杂,涉及岗位较多,系统的历史遗留文档全面、数量很大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获取必要的信息。 ### 第 20 题

系统分析阶段,在确定系统的所有功能后,还需要分析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和流程,使用(  )来检验是否识别出所有的功能,判定系统分析师是否了解系统功能,也是以后进行系统设计的基础。

>- (A) 系统功能体系图 >- (B) 功能流程图 >- (C) 数据流图 >- (D) 实体-联系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分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中进行功能建模的工具,通过数据流图可以了解到系统的功能以及功能之间数据的流动情况。
确定了系统的所有功能后,还需要分析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和流程,一般使用功能流程图来描述,功能流程图可以检验是否识别出所有的功能,判定系统分析师是否理解了系统功能,也是以后进行系统设计的基础。 ### 第 21 题

在对于现有系统进行分析时,(  )方法是错误的。

>- (A) 多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对现有系统的认识和评价 >- (B) 了解现有系统的组织结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数据处理过程 >- (C) 理解现有系统“做什么”的基础上,抽取其“怎么做”的本质 >- (D) 从对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通过研究、分析建立起其较高层次的逻辑模型描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工程概述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做什么”,“怎么做”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

第 22 题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TFD)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它反映现有系统各部门的业务处理过程及其之间的分工与联系,以及连接各部门的( )的传递和流动关系,体现现有系统的边界、环境、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内容。某公司的系统分析师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到了系统“员工领原材料”的业务流程描述:员工填写领料单,库长批准领料单,库工查询存库账,如果发现缺货则通知采购人员,采购人员通知供货单位补充货物,最终向员工提供原材料。使用TFD描述这一流程时,“供货单位”应该表示为( ),“员工”应该表示为( )。

  • (A) 信息流
  • (B) 控制流
  • (C) 功能流
  • (D) 业务流
  • (A) 外部实体
  • (B) 业务处理单位
  • (C) 参与者
  • (D) 数据处理
  • (A) 外部实体
  • (B) 业务处理单位
  • (C) 参与者
  • (D) 数据处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需求分析
  • 试题答案:[['A'],['A'],['B']]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业务流程图这一建模工具的理解和掌握。
    业务流程图(TFD)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它反映现有系统各部门的业务处理过程及其之间的分工与联系,以及连接各部门信息流的传递和流动关系,体现现有系统的边界、环境、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内容。在题干中的例子中,供货单位应该是系统之外的一个实体,会根据采购人员的通知进行货物补充,其行为不在系统之内,因此应该表示为外部实体;员工是处理整个业务流程的核心单元,应该表示为业务处理单位。

第 23 题

某公司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产品的某些需求是明确的,而某些需求则需要进一步细化。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产品需要尽快上市。则开发该软件产品最不适合采用(  )模型。


>- (A) 增量 >- (B) 原型 >- (C) 瀑布 >- (D) 螺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软件工程>开发模型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软件过程模型习惯上也称为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瀑布模型的优点是: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强调开发的阶段性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和产品测试。不足之处是:客户必须能够完整、正确和清晰地表达他们的需要,需求或设计中的错误往往只有到了项目后期才能够被发现。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本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它假设可以将需求分段为一系列增量产品,每一增量可以分别地开发。该模型采用随着日程时间的进展而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一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
大量的实践表明,在开发初期很难得到一个完整的、准确的需求规格说明。这主要是由于客户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对未来系统的全面要求,开发者对要解决的应用问题模糊不清,以至于形成的需求规格说明常常是不完整、不准确的,有时甚至是有歧义的。此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导致需求的更变。而瀑布模型难以适应这种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于是出现了快速原型这种新的开发方法。原型是预期系统的一个可执行版本,反映了系统性质的一个选定的子集。一个原型不必满足目标软件的所有约束,其目的是能快速、低成本地构建原型。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加入了两种模型均忽略的风险分析,弥补了这两种模型的不足。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且有高风险的系统。与瀑布模型相比,螺旋模型支持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为用户参与软件开发的所有关键决策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提高软件的适应能力,并且为项目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管理决策提供了便利,从而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风险。 ### 第 24 题

(  )是系统分析阶段结束后得到的工作产品,(  )是系统测试阶段完成后的工作产品。

>- (A) 系统设计规格说明 >- (B) 系统方案建议书 >- (C) 程序规格说明 >- (D) 单元测试数据 >- (A) 验收测试计划 >- (B) 测试标准 >- (C) 系统测试计划 >- (D) 操作手册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测试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系统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产出物情况为:

系统规划阶段产出:系统设计任务书(系统建设方案、实施计划)。
系统分析阶段产出: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确认测试计划、系统测试计划、初步的用户手册。
系统设计阶段产出:架构设计文档、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程序规格说明书、概要测试计划、详细测试计划、各类设计图。
系统实施阶段产出:源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报告、操作手册。
系统验收阶段产出:确认测试报告,项目验收报告。

所以本题前空问到的“系统分析阶段”结束后得到的工作产品,准确来讲,没有一个备选答案精解匹配。但从工作产品产出的先后顺序来说,“系统方案建议书”是在系统规划阶段就形成了,分析阶段也自然已存在,而其它几项为后续产出物,都不合适,只能选系统方案建议书。

### 第 25 题

已知一个类可以处理以英制标准(英寸、英里等)表示的数据,现在需要处理一公制单位表示的数据,则可以使用(  )模式来解决该问题。当(  )时,可以使用该设计模式。

>- (A) Adapter >- (B) Decorator >- (C) Delegation >- (D) Proxy >- (A) 对一个抽象的实现部分的修改对用户不产生影响 >- (B) 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符合用户需求 >- (C) 一个系统要独立于它的产品创建、组合和表示 >- (D) 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他对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系统设计>设计模式 - 试题答案:[['A'],['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Adapter的设计意图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Adapter模式适用于以下情况:
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符合要求。
想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类)协同工作。
(仅适用于对象Adapter)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子类,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都进行子类化以匹配他们的接口。对象适配器可以适配它的父类接口。 ### 第 26 题
在建立企业模型过程中,确定了企业高层业务功能之后,可以通过功能分解的方式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业务过程。以下关于功能分解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每个高层功能一般至少可分解成两个子功能或过程 >- (B) 同种功能或过程在分解中不能重复出现 >- (C) 组成较高层次的功能的子功能或过程,必须反映较高层功能的所有方面 >- (D) 在同一分解层次上同时包含功能与过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系统建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确定企业信息结构是信息战略规划的任务之一。在建立企业模型过程中,确定了企业高层业务功能之后,还可以将高层业务功能进一步分解为业务过程。在功能分解过程中参考下列分解原则:
(1)每个功能至少可分解成两个子功能或过程;
(2)在同一层次上的成分应属于同种类型,要么都是功能,要么都是过程;
(3)同种功能或过程在分解中不能重复出现;
(4)组成较高层次的功能的子功能或过程,必须反映较高功能的所有方面。 ### 第 27 题

在UML 2.0中,(  )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它能够(  )。

>- (A) 定时图 >- (B) 通信图 >- (C) 顺序图 >- (D) 交互概览图 >- (A) 表示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 >- (B) 直观地表示对象之间的协作关系 >- (C) 把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刻以及各个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具体地表示出来 >- (D) 确定参与交互的执行者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需求工程>UML - 试题答案:[['A'],['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UML的基本概念。
UML2.0提供了13种图,分别是类图、对象图、用例图、序列图、通信图、状态图、活动图、构件图、部署图、组合结构图、包图、交互概览图和定时图。序列图、通信图、交互概览图和定时图均被称为交互图。
定时图是一种新增的、特别适合实时和嵌入式系统建模的交互图,也称为计时图,计时图关注沿着线性时间轴、生命线内部和生命线之间的条件改变。它描述对象状态随着时间改变的情况,很像示波器,适合分析周期和非周期性任务。定时图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通信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结构组织,在早期的版本中也被称作协作图。它强调参加交互的对象的组织。
交互概览图是UML2.0新增的交互图之一,她是活动图的变体,描述业务过程中的控制流概览,软件工程中的详细逻辑概览,以及将多个图进行连接,抽象掉了消息和生命线。
序列图是场景的图形化表示,描述了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交互活动。 ### 第 28 题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信息系统规划、企业规划、业务流程建模等密切相关。在关于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活动中,(  )利用机会或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A) 企业战略规划 >- (B) 信息资源规划 >- (C)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D)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 (A) 企业战略规划 >- (B) 信息资源规划 >- (C)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D)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试题答案:[['A'],['C']]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企业信息化规划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与信息系统规划、企业规划、业务流程建模等密切相关。在关于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活动中,企业战略规划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第 29 题

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发方法,以保证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在既定的预算和时间要求范围内,开发出让用户满意的信息系统,是系统分析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方法使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与沟通,缩短开发周期,提供系统开发的正确性和效率。(  )方法以粗粒度、松散耦合的系统功能为核心,强调系统功能的标准化和构件化,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复用性和可演化性。

>- (A) 结构化 >- (B) 面向对象 >- (C) 原型化 >- (D) 面向服务 >- (A) 结构化 >- (B) 面向对象 >- (C) 原型化 >- (D) 面向服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软件开发方法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比较。
在众多的开发方法中,面向对象方法最早来源于仿真领域,其特点是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提供系统开发的准确性和效率。面向服务的方法以粗粒度、松散耦合的系统功能为核心,强调系统功能的标准化和构件化,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复用性和可演化性。 ### 第 30 题

实施企业信息战略规划有多种方法,其中(  )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 (A) 企业系统规划 >- (B) 关键成功因素法 >- (C) 信息工程法 >- (D) 价值链分析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方法的理解、掌握与比较。
实施企业信息战略规划有多种方法,其中信息工程法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 第 31 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视图、基本表和存储文件的结构分别与(  )对应;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分别通过修改(  )来完成的。

>- (A)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 (B) 模式、内模式、外模式 >- (C)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 (D) 外模式、内模式、模式 >- (A)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 >- (B) 外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 >- (C) 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 (D) 外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式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基本概念掌握程度。
数据库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其中,视图对应外模式,基本表对应模式,存储文件对应内模式。
数据的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为了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需要通过修改概念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后,用户程序也可以不修改。但是,为了保证应用程序能够正确执行,需要修改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像。 ### 第 32 题

给定关系模式R(U,F),U={A,B,C,D},F={AB→C,CD→B}。关系R(  ),且分别有(  )。

>- (A) 只有1个候选关键字ACB >- (B) 只有1个候选关键字BCD >- (C) 有2个候选关键字ACD和ABD >- (D) 有2个候选关键字ACB和BCD >- (A) 0个非主属性和4个主属性 >- (B) 1个非主属性和3个主属性 >- (C) 2个非主属性和2个主属性 >- (D) 3个非主属性和1个主属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规范化理论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解决这类问题,使用图示法比较合适,以下是用图示法的方式画出的图:

A与D是入度为零的结点,他们一定是候选键的组成部分。但仅有A与D还不能充当候选键,所以要加入其他的属性;加入B之后,ABD能遍历全图,能充当候选键;加入C之后,ACD也能遍历全图,所以ABD与ACD都是候选键。
求出候选键之后,包含于任意候选键中的所有属性都是主属性,所以ABCD都是主属性。
 

第 33 题

某销售公司数据库中的关系零件为P(Pno, Pname, Sname, City, Qty),Pno表示零件号,Pname表示零件名称,Sname表示供应商,City表示所在地,Qty表示库存量。其函数依赖集F={Pno→Pname, (Pno,Sname)→Qty,Sname→City}。关系P为 (  ),存在冗余度大、修改操作不一致、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的问题。若将P分解为(  ),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A) 1NF
  • (B) 2NF
  • (C) 3NF
  • (D) 4NF
  • (A) P1(Pname, Qty)、P2(Pno,Sname,City)
  • (B) P1(Pname, Pname)、P2(Sname,City,Qty)
  • (C) P1(Pno, Pname)、P2(Pno,Sname,Qty) 、P3(Sname,City)
  • (D) P1(Pno, Pname)、P2(Pno, Qty)、P3(Sname,City)、P4(City,Qty)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系统>规范化理论
  • 试题答案:[['A'],['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
    原零件关系P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Pno, Sname)→Qty,但是Pno→Pname、Sname→City,因此P属于1NF,而非2NF的。1NF主要存在冗余度大、修改操作的不一致、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的问题。
    分解后的关系模式P1、P2和P3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同时不存在传递依赖,故达到3NF。

第 34 题

进程P1、P2、P3、P4、P5和P6的前趋图如下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这6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如下,那么程序中的空a、空b和空c处应分别为(  );空d和空e处应分别为(  );空f和空g处应分别为(  )。

  • (A) V(S3)、P(S2)和V(S4)V(S5)
  • (B) P(S3)、P(S2)和V(S4)V(S5)
  • (C) V(S2)、P(S3)和P(S4)P(S3)
  • (D) V(S2)、V(S3)和P(S3)P(S4)
  • (A) V(S3)V(S4)和V(S6)
  • (B) P(S3)P(S4)和V(S6)
  • (C) P(S3)V(S4)和V(S6)
  • (D) P(S3)V(S4)和P(S6)
  • (A) V(S5)和V(S7)
  • (B) P( S5)和P(S7)
  • (C) P(S5)和V(S7)
  • (D) V(S5)和P(S7)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操作系统>信号量与PV操作
  • 试题答案:[['A'],['B'],['C']]
  • 试题解析:

    第一问:根据前趋图P2进程需要等待P1进程的通知,故需利用P(S1)操作测试P1进程是否运行完,P2进程运行结束后需要利用V操作分别通知P4进程,所以空a应填V(S2)用以通知P4进程可以执行;前趋图P3进程开始运行前必须等待P1进程的通知,需要用P操作测试P1进程是否运行完,所以空b应填P(S2)操作测试P1进程是否运行完;P3进程运行结束需要用V(S4)V(S5)操作通知P4和P5进程可以开始运行,故c应填V(S4)V(S5)。
    第二问:根据前趋图P4进程开始运行前需要等待P2和P3进程的通知,故需利用P(S3)操作测试P2进程是否运行完,P(S4)操作测试P3是否运行完,所以空d应填P(S3)P(S4),P4进程运行结束需要用V(S6)操作通知P5进程,故e应填VS(6)。
    第三问:根据前趋图P5进程开始运行前需要等待P3进程的通知,故需利用P(S5)操作测试P3进程是否运行完,故f应填写P(S5),P5进程运行结束需要用操作通知P6进程,故g应填VS(7)。


第 35 题

某系统采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假设某进程有6个页面,系统给该进程分配了4个存储块,其页面变换表如下表所示,表中的状态位等于1和0分别表示页面在内存或不在内存。当该进程访问的第3号页面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面号为(  )的页面。

  • (A) 0
  • (B) 2
  • (C) 4
  • (D) 5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段页式存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当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是需要置换页面,正确的置换页面的原则是:最先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位为00,第二访问位和修改位为01,第三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0,最后才置换访问位和修改位为11,因此本题当该进程访问的页面3不在内存时,应该淘汰表中页号为4的页面。


第 36 题

某风险投资公司拥有的总资金数为25,分期为项目P1、P2、P3、P4投资,各项目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公司的可用资金数为(  )。若P1和P3分别申请资金数1和2,则公司资金管理处(  )。


>- (A) 0 >- (B) 1 >- (C) 2 >- (D) 3 >- (A) 只能先为项目P1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后公司资金周转状态是安全的 >- (B) 只能先为项目P3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后公司资金周转状态是安全的 >- (C) 可以同时为项目P1、P3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后公司资金周转状态是安全的 >- (D) 不能先为项目P3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后公司资金周转状态是不安全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操作系统>死锁及银行家算法 - 试题答案:[['C'],['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第一问:因为企业的总资金数是25,企业资金管理处为项目P1、P2、P3、P4已投资的资金总数=5+5+6+7=23,故可用资金数为2。
第二问:因为在图a的情况下,公司资金管理处为P3分配资金2个单位后,能保证项目P3得到所需的最大资金完成项目,归还资金,使得公司的可用资金为8,而项目 P1,P2,P4  的尚需资金分别为4/7/6,均小于可用资金,故为项目P3进行投资,投资后公司资金周转状态是安全的。

### 第 37 题

某部门邀请3位专家对12个项目进行评选,每个专家选了5个项目。评选的结果中,有a个项目被3人都选中,有b个项目被2个选中,有c个项目被1人选中,有2个项目无人选中。据此,可以推断(  )。

  • (A) a>2
  • (B) b>5
  • (C) b为偶数
  • (D) c≥a+b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依题意得 a + b + c = 10 (1)  3a + 2b + c = 15 (2)
    (2) - (1)得  2a + b = 5 (3)
    (1)×2-(2)得   c - a = 5 (4)
    因为a≥0,b≥0,c≥0
    由(3)得 a可取0,1,2,即a≤2,A项错;
    由(3)得 b可取5,3,1,即b≤5,B项错,C项错;
    由b≤5 和(4)得c + 5 ≥ a + b + 5,即c ≥ a + b,D项对。

第 38 题

设甲乙丙三人独立解决某个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45、0.55、0.6,则三人一起解决该问题的概率约为(  )。

  • (A) 0.53
  • (B) 0.7
  • (C) 0.8
  • (D) 0.9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预测与决策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三人一起解决该问题,这就意味着三人中,只要有一人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即可。所以这是一个并联模型问题。

    1-(1-0.45)×(1-0.55)×(1-0.6)=0.901

第 39 题

某厂准备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生产每件产品所需的A、B两种原料数量,能获得的利润,以及工厂拥有的原料数量如下表:

 

根据该表,只要安排好生产计划,就能获得最大利润(  )万元。

  • (A) 25
  • (B) 26
  • (C) 27
  • (D) 2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线性规划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学应用(线性规划)能力。
    设该厂生产甲x件,乙y件,丙z件,则有线性规划模型:
    Max S=3x+4y+z
            6x+5y+3z<=45
            3x+5y+4z<=30
            x, y, z>=0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必然在可行解区的顶点处达到。
    由于产品丙对利润的贡献最低,不妨先设z=0。
    此时,容易解得,在x=5, y=3时能获得最大利润27万元。
    当z=Δ>0时,
    Max S=3x+4y+Δ
            6x+5y<=45-3Δ
            3x+5y<=30-4Δ
            x, y>=0
    可以得到最优解:x=5+Δ/3, y=3-Δ, s=27-2Δ。
    即z增加某个增量时,总利润将减少2倍的这些增量。
    因此,在x=5,y=3,z=0时能获得最大利润27万元。

第 40 题

某工程项目包括8个作业A~H。各作业的紧前作业、所需天数、所需人数见下表:   

                                   

该项目共有10人,各作业必须连续进行,至少需要(  )天才能完成。

  • (A) 11
  • (B) 12
  • (C) 13
  • (D) 14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管理>时间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根据题目的作业关系,将网络图绘制出来,如下所示:
    根据网络图,可以得到关键路径为:CFGH,关键路径长度是11,说明该项目至少要11天完成。完成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标红的部分为关键路径。
     
    这是资源不受限的情况下,但目前根据题目意思可知,资源是受限的,项目组一共只有10人。所以按原来的安排,无法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将并行执行时,所需人员超过10人的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后为:

第 41 题

下面的网络图表示从城市A到城市B运煤的各种路线。各线段上的数字表示该线段运煤所需的费用(百元/车)。城市A有三个装货点,城市B有三个卸货点,各点旁标注的数字表示装/卸煤所需的费用(百元/车)。根据该图,从城市A的一个装卸点经过一条路线到城市B的一个卸货点所需的装、运、卸总费用至少为(  )(百元/车)。

  • (A) 19
  • (B) 20
  • (C) 21
  • (D) 2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最短路径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从起点到终点层层推导的方式。
    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红色字体标记的数字代表从起点到当前结点,最短路径长度。
                                                                                    

    最短路径如下所示:


第 42 题

某批发站准备向甲、乙、丙、丁四家小商店供应5箱商品。批发站能取得的利润(单位:百元)与分配的箱数有关(见下表)。

 

批发站为取得最大总利润,应分配(  )。
 

  • (A) 给甲、丙各1箱
  • (B) 给乙2箱
  • (C) 给丙2箱
  • (D) 给丁2箱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学与经济管理>动态规划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学应用(最优分配)能力。
    该批发站如将5箱都分配给1家,则最大总利润为9百元(给乙5箱);
    如分配给2家(1-4箱或2-3箱),则最大总利润分别为12或13百元;
    如分配给3家(1-1-3箱),则最大总利润为15百元;
    如分配给3家(1-2-2箱),则最大总利润为16百元(给甲、丙各2箱,给丁1箱);
    如分配给4家(1-1-1-2箱),则最大总利润为16百元(给甲、乙、丁各1箱,给丙2箱)。
    因此,该批发站有两种最优分配方案能取得最大利润16百元。这两种方案中,都需要给丙分配2箱。

第 43 题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对于一个k段流水线,假设其各段的执行时间均相等(设为t),输入到流水线中的任务是连续的理想情况下,完成n个连续任务需要的总时间为(  )。若某流水线浮点加法运算器分为5段,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6ns、7ns、8ns、9ns和6ns,则其最大加速比为(  )。

  • (A) nkt
  • (B) (k+n-1)t
  • (C) (n-k)kt
  • (D) (k+n+1)t
  • (A) 4
  • (B) 5
  • (C) 6
  • (D) 7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流水线技术
  • 试题答案:[['B'],['A']]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水线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与计算。
    流水线技术是通过并行硬件来提高系统性能的常用方法,它把一项任务分解为若干可以同时进行的并行工作。在任一时刻,任一任务只占其中一个操作部件,这样就可以实现多项任务的重叠执行。对于一个k段流水线,假设其各段的执行时间均相等(设为t),输入到流水线中的任务是连续的理想情况下,从流水线的输出端看,用k个时钟周期输出第一项任务,其余n-1个时钟周期,每个周期输出一项任务,因此完成n个连续任务需要的总时间为(k+n-1)×t。加速比定义为顺序执行时间与流水线执行时间的比值。
    根据题干,假设n条指令,顺序执行时间为(6+7+8+9+6)×n=36n,在流水线中的执行时间为 (6+7+8+9+6)+(n-1)×9=27+9n ,因此加速比为36n/(9n+37)。本题要求的是最大加速比,应该是极限值,当n无穷大时,最大加速比为36n/9n=4。

第 44 题

总线规范会详细描述总线各方面的特性,其中(  )特性规定了总线的线数,以及总线的插头、插座的形状、尺寸和信号线的排列方式等要素。总线带宽定义为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周期中并行传输4B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为(  )Mbps。

  • (A) 物理
  • (B) 电气
  • (C) 功能
  • (D) 时间
  • (A) 20
  • (B) 40
  • (C) 60
  • (D) 8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总线系统
  • 试题答案:[['A'],['A']]
  • 试题解析:
    总线规范会详细描述总线方面的特性,其中物理特性规定了总线的线数,以及总线的插头、插座的形状、尺寸和信号线的排列方式等要素。总线带宽定义为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B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为(4/2)×10=20MBps(严格的来说,题目不严谨,一般bps中是小写的b,代表bit位,但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故只能选A,认为此处的b是代表字节)。


第 45 题

以下压缩音频编码方法,(  )编码使用了心理声学模型,从而实现了高效率的数字音频压缩。

  • (A) PCM
  • (B) MPEG音频
  • (C) ADPCM
  • (D) LPC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数据压缩技术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音频编码的分类如下:
    1、基于音频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编码,其典型技术是波形编码。其目标是使重建语音波形保持原波形的形状.PCM(脉冲编码调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编码方法。它直接赋予抽样点一个代码,没有进行压缩,因而所需的存储空间较大。为了减少存储空间,人们寻求压缩编码技术,利用音频抽样的幅度分布规律和相邻样值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差值量化(DPCM),自适应量化(APCM)和自适应预测编码(ADPCM)等算法,实现了数据的压缩。波形编码适应性强,音频质量好,但压缩比不大,因而数据率较高。 
    2、基于音频的声学参数,进行参数编码。可进一步降低数据率,其目标是使重建音频保持原音频的特性。常用的音频参数有共振峰,线性预测系数,滤波器组等。这种编码技术的优点是数据率低,但还原信号的质量较差,自然度低。将上述两种编码算法很好地结合起来,采用混合编码的方法,这样就能在较低的码率上得到较高的音质,如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PLPC)等。 
    3、基于人的听觉特性进行编码:从人的听觉系统出发,利用掩蔽效应,设计心理声学模型,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字音频的压缩.其中以MPEG标准中的高频编码和DolbyAC-3最有影响。

第 46 题

彩色视频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中,利用图像子采样技术通过降低对(  )的采样频率,以达到减少数据量的目的。

  • (A) 亮度信号
  • (B) 饱和度信号
  • (C) 同步信号
  • (D) 色度信号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彩色视频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中,利用图像子采样技术通过降低对 色差信号 的采样频率,以达到减少数据量的目的。
    用基色信号减去亮度信号就得到色差信号(也就是题目中的色度信号)。例如蓝色差信号(B-Y)、红色差(R-Y)两个色差信号和一个亮度信号(Y)。
    严格上讲,色差信号共有三个,即R-Y,B-Y,G-Y。但只有两个是独立的,第三个可用另外两个求出。
    由于对任何频率的颜色,绿色分量对亮度的贡献最大,因此G-Y的值相应地最小,显然,在信号传送过程中,传送一个小信号对改善信噪比不利,因此工业上选择色差值相对较大的B-Y,R-Y两个色差信号以及亮度信号作为传送信号。

第 47 题

在地面上相距2000公里的两地之间利用电缆传输4000比特长的数据包,数据速率为64kb/s,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成需要的时间为(  )。

  • (A) 48ms
  • (B) 640ms
  • (C) 62.5ms
  • (D) 72.5m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其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一个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成的时间包含发送时间tf和传播延迟时间tp两部分,可以计算如下:
    对电缆信道:tp=2000km/(200km/ms)= 10ms,tf=4000b/64000b/s=62.5ms,tp+tf=72.5ms

第 48 题

ICMP协议属于英特网中的(  )协议,ICMP协议数据单元封装在(  )中传送。

  • (A) 数据链路层
  • (B) 网络层
  • (C) 传输层
  • (D) 会话层
  • (A) 以太帧
  • (B) TCP段
  • (C) UDP数据报
  • (D) IP数据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族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协议的工作层次。当了解到工作层次之后内容封装在哪种包中,自然就清楚了。下面是协议层次图。
                                               

第 49 题

假设网络的生产管理系统采用B/S工作方式,经常上网的用户数为100个,每个用户每分钟产生11个事务处理,平均每个事务处理的数据量大小为0.06MB,则这个系统需要的信息传输速率为(  )。

  • (A) 5.28Mb/s
  • (B) 8.8Mb/s
  • (C) 66Mb/s
  • (D) 528M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计算方法是:
    100×11×0.06×8/60=8.8。
    在该计算中,注意两个细节:
    1、题目中给出的数据量是:数据量大小为0.06MB,即M字节,而传输率中的是:Mb/s,即M位,这里相差8倍,所以要乘8。
    2、题目中给出的时间单位是:分钟。而选项中的是秒,所以要除60。

第 50 题

中国自主研发的3G通信标准是(  )。

  • (A) CDMA2000
  • (B) TD-SCDMA
  • (C) WCDMA
  • (D) WiMAX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4G与5G标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TD-SCDMA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880亿元。加上中国移动投入的终端补贴、营销资源,保守估计投入远远超过2000亿元。


第 51 题

网络系统设计过程中,物理网络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

  • (A) 依据逻辑网络设计的要求,确定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和运行环境
  • (B) 分析现有网络和新网络的各类资源分布,掌握网络所处的状态
  • (C) 根据需求规范和通信规范,实施资源分配和安全规划
  • (D) 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功能和性能,最终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一、利用需求分析和现有网络体系分析的结果来设计逻辑网络结构,最后得到一份逻辑网络设计文档,输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逻辑网络设计图
    2.IP地址方案
    3.安全方案
    4.具体的软硬件、广域网连接设备和基本服务
    5.招聘和培训网络员工的具体说明
    6.对软硬件、服务、员工和培训的费用初步估计

    二、物理网络设计是对逻辑网络设计的物理实现,通过对设备的具体物理分布、运行环境等确定,确保网络的物理连接符合逻辑连接的要求。输出如下内容:
     网络物理结构图和布线方案
     设备和部件的详细列表清单
     软硬件和安装费用的估算
     安装日程表,详细说明服务的时间以及期限
     安装后的测试计划
     用户的培训计划

第 52 题

2014年1月,由于DNS根服务器被攻击,国内许多互联网用户无法访问.com域名网站,这种恶意攻击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 (A) 创造条件,攻击相应的服务器
  • (B) 快速入侵互联网用户的计算机
  • (C) 将正常网站的域名解析到错误的地址
  • (D) 以上都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协议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在DNS体系中,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当根域名服务器被攻击不能正常使用之后,带来的问题是访问网站时域名无法解析到正确的服务器上,无法解析,自然无法访问相应网站,此时有可能将正常网站的域名解析到错误的地址。

第 53 题

A requirement is simply a statement of what the system must do or what characteristics it needs to have. Requirements writt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 and focus on user needs are called(  ). Requirements written from the developer's perspective and describe how the system will be implemented are called(  ). Requirements evolve from detailed statement of business capabilities that a system should have to detailed statements of the technical way in which the capabilities will be implemented in the new system. Requirements can be either functional or nonfunctional in nature. For example, during the analysis phase of travel vehicles sales system, the system that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search for available inventory is(  ). The requirement that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work on any Web browser belongs to(  ). That custome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protec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Data Protection Act is a requirement of(  ).

  • (A)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 (B) business requirements
  • (C)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D) system requirements
  • (A)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 (B) business requirements
  • (C)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D) system requirements
  • (A) a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B) a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C) an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 (D) a service requirements
  • (A)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B)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C)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 (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 (A) system constraint
  • (B) system performance
  • (C) security and control
  • (D) cultural and political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专业英语
  • 试题答案:[['B'],['D'],['A'],['C'],['D']]
  • 试题解析:
    简单说需求就是关于系统必须做什么或需要有哪些特点的陈述。从用户角度所撰写的需求主要关注用户的需要,称为业务需要。从开发者角度所撰写的需求主要描述系统如何被实现,称为系统需求。需求从一个系统应有业务功能的详细陈述演变到新系统中实现这些功能中所采用技术途径的详细陈述。需求本身可以是功能性或非功能性的。例如,在旅行车销售系统的分析阶段,系统必须能够搜索现有的库存是一种功能性需求。系统应该能够适应任何Web浏览器的需求属于操作需求。客户个人信息应依照Data Protection Act予以保护则是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需求。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