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程序员考试上午真题(专业解析+参考答案)

第 1 题

以下关于信息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进行传输
  • (B) 通过感官的识别属于信息间接识别
  • (C) 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属于信息间接识别
  • (D) 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有效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和数据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很明显B选项“通过感官的识别属于信息间接识别”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说法正确,都是关于信息的准确描述。

    </p>

第 2 题

信息系统进入使用阶段后,主要任务是( )。

  • (A) 进行信息系统开发与测试
  • (B) 进行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C) 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 (D) 对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和数据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系统交付使用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运行管理和维护,而选项A、B、D都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需要做的工作。

    </p>

第 3 题

5G网络技术具有( )的特点。

  • (A) 低带宽、低时延
  • (B) 低带宽、高时延
  • (C) 高带宽、低时延
  • (D) 高带宽、高时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新技术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5G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可用于大数据量高速传输,实时响应以满足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需要。


    </p>

第 4 题

企业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中不包括( )。

  • (A) 企业的全部数据、科研和技术都放到网上,以利共享
  • (B) 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加速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 (C) 从软件、平台、网络等各方面,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步伐
  • (D) 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重塑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协同创新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和数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企业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时,一般都会考虑将哪些数据放在公有云或私有云上,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以及企业员工的隐私,需要考虑尚在研发的未成熟的技术数据如何保存、保护和管理。

    </p>

第 5 题

( )是正确的统一资源地址(URL)。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和数据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URL的基本结构为“协议名://服务器名(或IP地址)/路径和文件名”。最常用的协议名为http(或htpps),对比发现D选项书写正确。

    </p>

第 6 题

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单位基准时间是( )。

  • (A) 时钟周期
  • (B) 指令周期
  • (C) 总线周期
  • (D) CPU周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指令系统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时钟周期又叫作振荡周期、节拍周期,定义为时钟晶振频率的倒数。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指令周期是指取出并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每一项工作称为一个基本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也称为CPU周期)。
    通常把CPU通过总线对微处理器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访问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
    综上所述,正确的答案为A选项。

    </p>

第 7 题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下列不属于运算器的部件是( )。

  • (A) 算术逻运算单元
  • (B) 程序计数器
  • (C) 累加器
  • (D) 状态寄存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Control Unit,CU)、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组成。
    运算器(ALU)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实现对数据的加工与处理。包括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AC)、状态寄存器(PSW)、寄存器组及多路转换器等逻辑部件。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将取出的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启动指令译码器对指令进行分析,最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和定时信息,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以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PC)、 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器、状态寄存器(PSW)、时序产生器和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等组成。

    </p>

第 8 题

将操作数包含在指令中的寻址方式称为( )。

  • (A) 直接寻址
  • (B) 相对寻址
  • (C) 间接寻址
  • (D) 立即寻址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指令系统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若操作数就包含在指令中,则是立即寻址。
    若操作数存放在内存单元中,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则是直接寻址。
    间接寻址是相对于直接寻址而言的,指令地址字段的形式地址D不是操作数的真正地址,而是操作数地址的指示器。
    若操作数存放在某一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存放操作数的寄存器名,则是寄存器寻址。
    若操作数存放在内存单元中,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在某个寄存器中,则是寄存器间接寻址。

    </p>

第 9 题

以下关于中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电源掉电属于CPU必须无条件响应的不可屏蔽中断
  • (B) 打印机中断属于不可屏蔽的内部中断
  • (C) 程序运行错误也可能引发中断
  • (D) CPU可通过指令限制某些设备发出中断请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I/O接口与设备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中断是这样一个过程:在CPU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某一个外部的或CPU内部事件的发生,使CPU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处理这一事件, 当事件处理完毕后又回到原先被中止的程序,接着中止前的状态继续向下执行。这一过程就称为中断。
    引起中断的事件就称为中断源。若中断是由CPU内部发生的事件引起的,这类中断源就称为内部中断源;若中断是由CPU外部的事件引起的,则称为外部中断源。
    中断包括软件中断(不可屏蔽)和硬件中断。软中断为内核触发机制引起,模拟硬件中断。硬件中断又分为外部中断(可屏蔽)和内部中断(不可屏蔽)。外部中断为一般外设请求;内部中断包括硬件出错(掉电、校验、传输)和运算出错(非法数据、地址、越界、溢出等)。
    打印机中断属于可屏蔽的外部中断。

    </p>

第 10 题

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可以( ),以提高计算机访问磁盘的效率。

  • (A) 利用存储管理软件定期对内存进行碎片整理
  • (B) 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 (C) 利用系统资源管理器定期对ROM进行碎片整理
  • (D) 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定期对磁盘数据进行压缩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其他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性能方面的基础知识。
    文件在磁盘上一般是以块(或扇区)的形式存储的。有的文件可能存储在一个连续的区域内,有的文件则被分割成若干个“片”存储在磁盘中不连续的多个区域。这种情况对文件的完整性没有影响,但由于文件过于分散,将增加计算机读盘的时间,从而降低了计算机的效率。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在整个磁盘系统范围内对文件重新安排,将各个文件碎片在保证文件完整性的前提下转换到连续的存储区内,提高对文件的读取速度。

    </p>

第 11 题

显示器的( )是指显示器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

  • (A) 对比度
  • (B) 点距
  • (C) 分辨率
  • (D) 刷新频率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知识>图形和图像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本常识。
    显示器的对比度指的是显示器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高的对比度意味着相对较高的亮度和呈现颜色的艳丽程度。品质优异的LCD显示器面板和优秀的背光源亮度,两者合理配合就能获得色彩饱满明亮清晰的画面。

    </p>

第 12 题

使用图像扫描仪以300DPI的分辨率扫描一幅3英寸X3英寸的图片,可以得到( )像素的数字图像。

  • (A) 100X100
  • (B) 300X300
  • (C) 600X600
  • (D) 900X90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知识>多媒体相关计算问题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分辨率为300DPI(每英寸)时,3英寸为3X300=900像素。

    </p>

第 13 题

采用直线和曲线等元素来描述的图是( )。

  • (A) 点阵图
  • (B) 矢量图
  • (C) 位图
  • (D) 灰度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多媒体基础知识>图形和图像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通过多个对象的组合生成图形,矢量可以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位图也称为点阵图、像素图等,构成位图的最小单位是像素,位图就是由像素阵列的排列来实现其显示效果的,每个像素有自己的颜色信息,在对位图图像进行编辑操作的时候,可操作的对象是每个像素,可以改变图像的色相、饱和度、明度,从而改变图像的显示效果。对位图进行缩放时会失真。

    </p>

第 14 题

两个申请人分别就相同内容的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创造,先后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则( )。

  • (A) 两个申请人都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 (B) 先申请人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 (C) 先使用人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 (D) 先发明人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专利权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对于专利权而言,遵循的是谁先申请谁拥有的原则,如果同时申请,就需要协商进行处理。

    </p>

第 15 题

利用( )可以对软件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提供保护。

  • (A) 著作权
  • (B) 专利权
  • (C) 商标权
  • (D) 商业秘密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商业秘密权是指当事人可以依法对商业秘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商业秘密权具有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是对创造性成果给予保护的权利形态,可以对软件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提供保护。


    </p>

第 16 题

在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中,( )是最重要的。

  • (A) 软件
  • (B) 硬件
  • (C) 数据
  • (D) 环境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和数据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在信息资产中,软件、硬件及环境都具有可重构性,数据则存在不可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因此是最重要的。

    </p>

第 17 题

身份认证是证实需要认证的客户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的验证过程。目前,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用户名/密码方式、智能卡认证、动态口令、生物特征认证等。生物特征认证不包括( )。

  • (A) 指纹
  • (B) 面部识别
  • (C) 虹膜
  • (D) 击键特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技术手段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声音、笔迹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p>

第 18 题

从对信息的破坏性上看,网络攻击可以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以下属于被动攻击的是( )。

  • (A) 伪造
  • (B) 流量分析
  • (C) 拒绝服务
  • (D) 中间人攻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网络攻击是指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或个人计算机设备的,任何类型的进攻动作。对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说,破坏、揭露、修改、使软件或服务失去功能、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偷取或访问计算机系统的数据,都会被视为对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攻击。
    主动攻击会导致某些数据流的篡改和虚假数据流的产生。这类攻击可分为篡改、伪造消息数据和终端(拒绝服务)。
    被动攻击中的攻击者不对数据信息做任何修改,而是在未经用户同意和认可的情况下,攻击者获得了信息或相关数据。通常包括窃听、流量分析、破解弱加密的数据流等攻击方式。

    </p>

第 19 题

二进制序列1011011可用十六进制形式表示为( )。

  • (A) 5B
  • (B) 3B
  • (C) B6
  • (D) BB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二、八、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表示的基础知识。
    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是将每四位二进制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
    所以二进制1011011转换成十六进制为5B

    </p>

第 20 题

设码长为8,原码10000000所表示的十进制整数的值为( )。

  • (A) -128
  • (B) -0
  • (C) 1
  • (D) 12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表示的基础知识。
    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是数值数据的三种基本的编码方法,对于正数,三种编码表示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负数的表示。
    码长为8即用8位二进制形式来表示数值,其中最左边的位是符号位,0表示是正数,1表示是负数,剩余的7位表示数值部分,原码表示的规则是直接表示出数值的绝对值。本题中10000000的最高位为1,表示是负数。数值部分为0,即绝对值为0的数值。在原码表示中,0由于符号部分不同占用00000000和10000000两个编码。

    </p>

第 21 题

设有两个浮点数,其阶码分别为E1和E2,当这两个浮点数相乘时,运算结果的阶码E为( )。

  • (A) E1、E2中的较小者
  • (B) E1、E2中的较大者
  • (C) EI+E2 的值
  • (D) E1XE2的值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浮点数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运算的基础知识。
    在机器中表示一个浮点数时,一是要给出尾数,用定点小数形式表示,尾数部分给出有效数字的位数,因而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精度。二是要给出指数,用整数形式表示,常称为阶码,阶码指明小数点在数据中的位置,因而决定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例如,浮点数X=1101.0101,Y=10.0111,按照浮点格式(忽略标准格式要求)表示为X=0.11010101X24,Y=0.100111X22。若进行加减运算,需要先对阶,也就是在阶码一致的情况下对尾数部分进行加减运算;若进行乘除运算,则不要求阶码一致。 相乘时阶码部分为两个浮点数的阶码相加,尾数部分直接相乘,之后再按照规格化等要求进行处理。

    </p>

第 22 题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中,减法运算是通过( )来实现的。

  • (A) 原码表示的二进制加法
  • (B) 补码表示的二进制加法
  • (C) 原码表示的二进制减法
  • (D) 补码表示的二进制减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运算的基础知识。
    用原码表示数据时,是在数值位部分表示出相应数值的绝对值。如果符号位相同,则减法运算是用绝对值较大者减去绝对值;若符号位不同,则减法运算实质是对两者的绝对值部分进行相加运算处理。
    用补码表示数据时,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过程,运算时符号位和数值位用相同的规则处理,统一进行二进制相加运算即可。

    </p>

第 23 题

Windows操作系统通常将系统文件保存在( )。

  • (A) “MyDrivers”文件或“update"文件中
  • (B) “MyDrivers"文件夹或“update"文件夹中
  • (C) “Windows"文件或“Program Files”文件中
  • (D) “Windows”文件夹和“Program Files”文件夹中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概述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Windows操作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是保存在文件夹(根目录或子目录)中的,故选项A、选项C是错误的。Windows系统中,系统文件是计算机上运行Windows所必需的文件。系统文件通常保存在“Windows"文件夹或“Program Files” 文件夹中,可见选项B也是错误的。根据排除法,正确选项为D。
    注意:默认情况下,系统文件是隐藏的,以避免将其意外修改或删除。

    </p>

第 24 题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可定制,这里的可定制是指( )。

  • (A) 系统构件、模块和体系结构必须达到应有的可靠性
  • (B) 对过程控制、数据采集、传输等需要迅速响应
  • (C) 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
  • (D) 采用硬件抽象层和板级支撑包的底层设计技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概述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微型化、可定制、实时性、可靠性和易移植性。其中,可定制是指从减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考虑,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在不同的微处理器平台上,能针对硬件变化进行结构与功能上的配置,以满足不同应用需要。

    </p>

第 25 题

假设有6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N,如果最多允许3个进程同时访问互斥段N,那么利用PV操作时,所用信号量S的变化范围为( );若信号量S的当前值为-1,则表示系统中有( )个正在等待该资源的进程。

  • (A) 0~6
  • (B) -1~5
  • (C) -2~4
  • (D) -3~3
  • (A) 0
  • (B) 1
  • (C) 2
  • (D) 3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信号量机制
  • 试题答案:[['D'],['B']]
  • 试题解析:

    第1题:


    </p>

    第2题: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同步与互斥方面的基础知识。
    系统中有6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N,如果最多允许2个进程同时进入N,那么信号量S的初值应设为3。假设6个进程依次进入N,那么当第一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2;当第二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1;当第三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0;当第四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1;当第五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2;当第六个进程进入N时,信号量S减1,等于-3。可见,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3~3。
    根据PV操作定义,当信号量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资源的进程数,所以试题中,信号量S的当前值为-1,则表示系统中有1个进程请求资源得不到满足。

    </p>

第 26 题

假设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用32个二进制位表示,其中页号占12位,页内地址占20位。若系统以字节编址,则该系统( )。

  • (A) 页面大小为2MB,共有4096个页面
  • (B) 页面大小为2MB,共有1024个页面
  • (C) 页面大小为1MB,共有4096个页面
  • (D) 页面大小为1MB,共有1024个页面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分页、分段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操作系统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知识。
    试题的正确答案为C。因为,根据题意可知页内地址的长度为二进制20位,220=210X210=1024X1024=1024KB=1MB,所以该系统页的大小为1MB。又因为,页号的地址的长度为二进制12位,212=4096,所以该系统共有4096个页面。

    </p>

第 27 题

针对C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译的过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需对未定义的变量报告错误
  • (B) 需判断变量的值是否正确
  • (C) 需计算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
  • (D) 需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正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C语言选择题考察>C语言选择题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对C语言源程序进行翻译的过程包括预处理、编译、链接等过程,编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以及出错管理和符号表管理等。程序的语义包括静态语义和动态语义,编译过程中可以处理静态语义,动态语义在运行时处理。未定义的变量可在编译时报告,关于变量的值、循环条件的值及循环体语句的执行次数等都属于动态语义。

    </p>

第 28 题

以下关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和解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都是先进行语法分析再进行语义分析
  • (B) 编译方式下先进行语义分析再进行语法分析
  • (C) 解释方式下先进行语义分析再进行语法分析
  • (D)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都是先进行语义分析再进行语法分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如果源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则需要一个称为汇编程序的翻译程序将其翻译成目标程序后才能执行。如果源程序是用某种高级语言编写的,则需要对应的解释程序或编译程序对其进行翻译,然后在机器上运行。
    解释程序也称为解释器,它可以直接解释执行源程序,或者将源程序翻译成某种中间表示形式后再加以执行;而编译程序(编译器)则首先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程序,将目标程序与库函数链接后形成可执行程序,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可执行程序。
    无论是编译还是解释方式,都需要对源程序依次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

    </p>

第 29 题

关于下图所示的有限自动机M(A是初态、C是终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M是确定的有限自动机,可识别1001
  • (B) M是确定的有限自动机,可识别1010
  • (C) M是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可识别1010
  • (D) M是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可识别100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有限自动机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翻译的基础知识。
    首先关于其是否是确定有限自动机和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的判断。
    就是看关于该结点的路径相同数字是否到达不同的结点,如果相同数字不同结点就是不确定的有限自动机。很明显图示未存在这样的情况,属于确定的有限自动机;能够识别的字符串必须要达到终点,故1001是能够被识别的,而1010不能够被识别,综合答案选择A选项。

    </p>

第 30 题

C语言程序中如果定义了名字都为a的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则( )。


  • (A) 编译时报告名字a重复定义错误
  • (B) 对a的引用固定指向全局变量
  • (C) 对a的引用固定指向局部变量
  • (D) 在局部变量a的作用域内屏蔽全局变量a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C语言选择题考察>C语言选择题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包括静态作用域原则和最近嵌套原则。静态作用域原则是指编译时就可以确定名字的作用域,也可以说,仅从静态读程序可确定名字的作用域。当作用域形成嵌套关系时,如块包含在函数中,函数包含在文件中,则最接近引用处定义的名字有效。从名字被定义的代码位置开始,局部变量若是定义在复合语句中,则仅在其所定义的复合语句中可引用;若是定义在函数中,则在其所定义的函数中可引用。而全局变量则可在多个函数或多个程序语言中被引用。
    如果有相同名字的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a,则在引用名字a的代码所在作用域中,局部变量a的作用域内屏蔽全局变量a。

    </p>

第 31 题

在某C程序中有下面的类型和变量定义(设字符型数据占1字节,整型数据占4字节),则运行时系统为变量rec分配的空间大小为( )。

  • (A) 1字节
  • (B) 4字节
  • (C) 5字节
  • (D) 8字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C语言选择题考察>C语言选择题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共用体变量的大小取决于其所需存储空间最大的成员,最大的整形字符4字节。

    </p>

第 32 题

对于某C程序中的如下语句,( )。

  • (A) 运行时输出true
  • (B) 编译时报告错误
  • (C) 运行时输出false
  • (D) 运行时报告异常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C语言选择题考察>C语言选择题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C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数学运算关系“a<b<c”在不同的编程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在C语言中,需要将复合关系拆解为单一关系后用逻辑运算符连接,才能表达复合关系的本意。对于“a<b<c",在C语言中需表示为“a<b && b<c"。若直接表示为“a<b<c",则先对“a<b"求值,结果为0(关系不成立)或1(关系成立),之后对“0<c”或“1<c"求值。
    在本题目中,对表达式“(0<t<5)”求值时,t的值为0,因此“0<0”不成立,结果为0,然后“0<5”成立,所以“(0<t<5)”的结果为1,因此该语句的运行结果总是输出true,实际上,无论t的初始值为什么,表达式“(0<t<5)” 的结果都为1。

    </p>

第 33 题

某C程序中含有下面语句,其执行后,tmp的值是( )。

  • (A) 0
  • (B) 2
  • (C) 4
  • (D) 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C语言选择题考察>C语言选择题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C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逗号表达式的求值过程为:从左至右依次处理由逗号运算符“,”连接的运算对象,先对左侧的表达式求值,结果丢弃,最后保留右侧表达式的值。对tmp的赋值结果来自逗号表达式(x=2,y=4,z=8),该表达式最后的结果为8,因此tmp的值为8。

    </p>

第 34 题

函数main()、f()的定义如下所示。调用函数f()时,采用引用调用方式(all by reference),从函数f()返回后,main()中x的值为( )。

  • (A) 1
  • (B) 2
  • (C) 4
  • (D) 5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程序设计语言>传值和传址调用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引用调用是指在被调用函数中,形参是实参的引用(或别名),在被调用函数中对形参的操作即是对实参的操作,因此结束调用后对实参进行修改的结果得以保留。在本例中,形参a即main中的实参x,在f中a为本地变量x减去1,结果为1,main中的x被修改为1,因此最后输出为1。
    在具体实现中,引用参数的实现是将实参的地址传递给形参,借助指针实现对实参变量的访问。

    </p>

第 35 题

栈是后进先出的线性数据结构,其基本操作不包括( )。

  • (A) 从栈底删除元素
  • (B) 从栈顶弹出元素
  • (C) 判断是否为空栈
  • (D) 在栈顶加入元素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栈的用途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栈的基本操作有入栈、出栈、取栈顶及判断栈是否为空。入栈和出栈是指在栈顶加入及删除元素,取栈顶操作仅读取栈顶元素的值而不删除元素。从栈底删除元素不是应用栈时的基本操作。

    </p>

第 36 题

对于采用头指针作为唯一标识的单链表, 其优点是( )。

  • (A) 可以随机访问表中的任一元素
  • (B) 可以快速在表头插入元素
  • (C) 可以快速在表尾插入元素
  • (D) 可从任意位置出发遍历链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顺序表和链表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对单链表中的结点只能进行顺序访问,不能随机访问。在表尾插入元素时,必须从表头遍历至表尾,时间复杂度为O(n),而在表头插入元素时,可以直接定位至插入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1)。

    </p>

第 37 题

下图所示为一个二叉排序树(二叉查找树),其先序遍历序列为( )。

  • (A) 12, 15, 18, 23, 29, 34, 56, 71
  • (B) 12, 18, 15, 34, 29, 71, 56, 23
  • (C) 23, 15, 56, 12, 18, 29, 71, 34
  • (D) 23, 15, 12, 18, 56, 29, 34, 7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二叉排序树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先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定义如下:若二叉树为空,则进行空操作,否则访问根结点、先序遍历根的左子树、先序遍历根的右子树。
    题中所示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23, 15, 12, 18, 56, 29, 34, 71。
    对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得到树中结点关键字的有序序列。

    </p>

第 38 题

将一个三对角矩阵A[1..100, 1..100]进行压缩存储,方法是按行优先方式,将三对角中的元素存入一维数组B[1..298]中。在这种存储方式下,设元素A[56,55]存储在B[k],则k为( )。

  • (A) 164
  • (B) 165
  • (C) 166
  • (D) 167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数组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n对角矩阵是一种特殊矩阵,矩阵中的非零元素都分布在主对角线及临近主对角线的次对角线上,三对角矩阵如下图所示。

    按行排列,元素A[56,55]之前有164个元素((56-1)X3-1+(55-56+1)),因此该元素对应着B[165]。

    </p>

第 39 题

对于一棵结点数为n(n>1)的完全二叉树,从根结点这一层开始,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把结点依次存储在数组A[1..n]中。设某结点在数组A中的位置为i,且它有右孩子,则该右孩子结点在A中的位置是( )。

  • (A) 2i-1
  • (B) 2i
  • (C) 2i+1
  • (D) log2(i+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树的基本性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在一个高度为h的完全二叉树中,除了第h层(即最后一层),其余各层都是满的。在第h层上的结点必须从左到右依次放置,不能留空,例如,高度为3的完全二叉树有以下4种,如下图所示,其中图(a)是完全二叉树也是满二叉树。

    对完全二叉树中的结点从1开始编号,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依次进行。即根结点的编号为1,其左孩子结点编号为2,右孩子结点编号为3,以此类推,编号为i的结点的左孩子(存在时)编号为2i、右孩子(存在时)编号为2i+1。

    </p>

第 40 题

以下关于字符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字符串是长度受限的线性表
  • (B) 字符串不能采用链表存储
  • (C) 字符串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
  • (D) 空字符串的长度为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字符串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字符串是一种线性表,其特殊性在于元素为字符,同时具有其特别的基本运算,如串比较、求子串、串连接等。
    选项A是错误的,字符串的长度不受限制。
    选项B是错误的,字符串可采用链表存储,只是这种存储方式大多数情况下不利于支持串的基本运算。
    选项C是错误的,字符串属于线性数据结构。

    </p>

第 41 题

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关键码序列{k1, k2, ..., kn},当且仅当满足关系ki≤k2i且ki≤k2i+1时称为小根堆。下面关键码序列中,( )是 小根堆。


  • (A) 131, 158, 288, 325, 763, 522, 451, 617
  • (B) 131, 325, 451, 617, 522, 288, 158, 763
  • (C) 763, 617, 325, 522, 451, 288, 131, 158
  • (D) 763, 451, 522, 617, 131, 288, 325, 15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堆排序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根据堆的定义,将序列表示为完全二叉树更容易判定相应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否满足堆的定义。
    选项A的序列如下图所示,k1(131)、k2(158)、k3(288)显然满足k1≤k2且k1≤k3,k2(158)、k4(325)、k5(763)同样满足k2最小,同理可得知k3(288)、k6(522)、k7(451)中k3最小,k4(325)、k8(617)中k4最小(k9不存在,不予考虑),因此,该序列满足小根堆的定义。

    对于选项B,将其表示在一棵完全二叉树,如下图所示:k1(131)、k2(325)、k3(451)满足k1≤k2且k1≤k3,k2(325)、k4(617)、k5(522)中k2最小,符合小根堆定义,而k3(451)、k6(288)、k7(158)中则是k3最大,不符合小根堆的定义,因此整个序列不是小根堆。

    对于选项C和D可采用相同方式加以判断,可得知其不是小根堆。

    </p>

第 42 题

以下关于图的存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有向图应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无向图应采用邻接表存储
  • (B) 无向图应采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应采用邻接表存储:
  • (C) 稠密图适合采用邻接矩阵存储,稀疏图适合采用邻接表存储
  • (D) 稀疏图适合采用邻接矩阵存储,稠密图适合采用邻接表存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结构和算法>图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邻接矩阵和邻接表是图的两种基本存储结构,矩阵的每行和每列都对应图中的一个顶点,矩阵元素则表示行对应的顶点和列对应的顶点之间是否有边(弧),如下图所示。

    邻接链表是为图的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第i个单链表中的结点表示依附于顶点vi的边(对于有向图是以vi为尾的弧)。邻接链表中的结点有表结点和表头结点两种类型,例如下图(a)所示无向图的邻接表如下图(b)所示。

    本题正确选项为C,图中顶点数确定的情况下,邻接矩阵的阶(行、列数)就确定了,与边数无关。稀疏图的边数很少,其邻接矩阵为稀疏矩阵,零元素较多,存储空间利用率降低。对于边数较多的稠密图,采用邻接矩阵更为合适。

    </p>

第 43 题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之间通过( )方式进行通信。( )不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必须提供的机制。

  • (A) 继承
  • (B) 引用
  • (C) 消息传递
  • (D) 多态
  • (A) 支持被封装的对象
  • (B) 支持类与实例的概念
  • (C) 支持继承和多态
  • (D) 支持通过指针进行引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面向对象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其他概念
  • 试题答案:[['C'],['D']]
  • 试题解析:

    第1题:


    </p>

    第2题: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
    在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系统中,最基本的运行时实体是对象,对象既包括数据(属性),又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行为),即对象把属性和行为封装为一个整体。对象之间通过发送消息进行交互,对象在收到消息时予以响应。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满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范型,采用对象、类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程序设计,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对象及其引用、类、消息传递、继承、多态等机制,而并不限定必须支持通过指针进行引用。

    </p>

第 44 题

( )这两类事物之间存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A) 高铁与轮船
  • (B) SARS与新冠肺炎
  • (C) 高铁与飞机
  • (D) 肺炎与新冠肺炎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面向对象基础知识>UML——关系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基础知识。
    在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系统中,有些类之间存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一些类是某个类的特殊情况,某个类是一些类的一般情况, 即特殊类是一般类的子类,一般类是特殊类的父类。例如,“汽车”类、“火车”类、“轮船”类、“飞机”类都是一种“交通工具”类。同样,“汽车”类还可以有更特殊的子类,如“轿车”类、“卡车”类等,“火车”按速度有更特殊的子类“特快”“直达列车”“动车”“高铁”等。“SARS"和“新冠肺炎”都是冠状病毒感染,相互之间不具有特殊与一般关系,“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所致“肺炎”。在这种关系下形成一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p>

第 45 题

UML中有4种事物: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交互、状态机和活动属于( )事物;一个依附于某一个元素或某一组元素且对它/它们进行约束或解释的简单符号属于( )事物。

  • (A) 结构
  • (B) 行为
  • (C) 分组
  • (D) 注释
  • (A) 结构
  • (B) 行为
  • (C) 分组
  • (D) 注释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面向对象基础知识>UML——事物
  • 试题答案:[['B'],['D']]
  • 试题解析:

    第1题:

    本题考查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知识。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软件的标准化建模语言,由3个要素构成:UML基本构造块、支配这些构造块如何放置在一起的规则和运用于整个语言的一些公共机制。3种构造块为:事物、关系和图。其中,事物包括: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4种。结构事物是UML模型中的名词,通常是模型的静态部分,描述事物或物理元素,主要包括类、接口、协作等。行为事物是UML模型的动态部分,是模型中的动词,描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行为,主要包括交互、状态机和活动。分组事物是UML模型的组织部分,由模型分解成的“盒子”,把元素组织成组的机制,主要包括包。注释事物是UML模型的解释部分,用来描述、说明和标注模型的任何元素,主要包括注解,即依附于一个元素或者一组元素之上进行约束或解释的简单符号。

    </p>

    第2题:


    </p>

第 46 题

以下有关软件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软件设计需要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转换为软件源代码
  • (B) 为提高可交互性,应尽量减少用户操作需记忆的信息量
  • (C) 软件可重用性是指允许软件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或时间
  • (D)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指软件的体系结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概述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软件设计是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出发,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功能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划分功能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形成软件的具体设计方案。软件实现阶段才将软件设计具体方案转换成源代码。为提高可交互性,方便用户使用,应尽量减少用户操作需记忆的信息量。可重用性(Reusability)是指在其他应用中该程序可以被再次使用的程度(或范围)。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能直观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任务和开发策略。


    </p>

第 47 题

软件开发中的增量模型具有“( )” 的优点。

  • (A) 文档驱动
  • (B) 关注开发新技术应用
  • (C) 开发早期反馈及时和易于维护
  • (D) 风险驱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概述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增量模型强调对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的产品,这有利于发现问题和修改,以文档为驱动是瀑布模型,以风险为驱动是螺旋模型。

    </p>

第 48 题

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目标不包括( )。

  • (A) 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 (B) 保证项目按预定进度完成
  • (C)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尽量减少浪费和闲置
  • (D) 提高软件开发团队各成员的水平: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及质量保证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提高开发团队成员的水平主要靠学习、交流和实践经验积累,不是项目管理的目标。

    </p>

第 49 题

在白盒测试中,( )覆盖是指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 (A) 语句
  • (B) 判定
  • (C) 条件
  • (D) 路径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测试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对程序模块进行白盒测试时,语句覆盖是指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p>

第 50 题

判定覆盖法要求测试用例能使被测程序中每个判定表达式的每条分支都至少通过一次。若某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则用判定覆盖法对该程序进行测试时,至少需要设计( )个测试用例。


  • (A) 4
  • (B) 5
  • (C) 6
  • (D) 8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测试用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上述流程图中,从begin到return result有五条路使所有的判定分支都至少通过一次:(1)b=0;(2)b为正数,a为非负数;(3)b为正数,a为负数;(4)b为非正数,a为非负数;(5)b为非正数,a为负数。而且用例不能再少了。

    </p>

第 51 题

画数据流图时,需要用( )对数据流图中各个元素进行定义。

  • (A) 数据说明
  • (B) 数据定义
  • (C) 数据字典
  • (D) 数据模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画数据流图,其中包括四类元素:外部实体、输入流、处理加工和输出流,还需要用数据字典来定义各个元素及其内含的诸多参数。

    </p>

第 52 题

( )是指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和相互调用的难易程度。

  • (A) 可扩展性
  • (B) 可重用性
  • (C) 可移植性
  • (D) 互操作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软件设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软件系统的诸多质量特性中,互操作性是指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和相互调用的难易程度。

    </p>

第 53 题

在以用户界面(UI)层、系统交互(SI)层、问题领域(PD)层和数据管理(DM)层构成的软件架构中,业务实体和业务逻辑属于( )层。

  • (A) UI
  • (B) SI
  • (C) PD
  • (D) DM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软件工程>其他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
    业务实体和业务逻辑属于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领域。

    </p>

第 54 题

数据库中常见的check (约束机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 ), 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 (A) 完整性
  • (B) 安全性
  • (C) 可靠性
  • (D) 并发控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基础知识>其他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技术方面的知识。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正确性和相容性,是防止合法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向数据库加入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保证数据库中数据是正确的,避免非法的更新。数据库完整性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分类、完整性控制应具备的功能。完整性约束条件作用的对象有关系、元组、列三种。
    在数据库系统中常见的check(约束机制)就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check约束可以应用于1个或多个列。例如:学生关系S(学号,课程号,成绩),若要求该关系中的“成绩”不能为负值,则可用“check (成绩>=0)”进行约束。

    </p>

第 55 题

假设关系R1、R2和R3如下表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R3=( ),R1=( )。

  • (A) R1XR2
  • (B) R1∩R2
  • (C) R1UR2
  • (D) R1÷R2
  • (A) R3XR2
  • (B) R3∩R2
  • (C) R3UR2
  • (D) R3-R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运算
  • 试题答案:[['C'],['D']]
  • 试题解析:

    第1题:


    </p>

    第2题:

    本题考查数据库中关系代数的基础知识。
    试题(1)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U是并运算符,R1UR2的含义为R1关系的记录(元组)与R2关系的记录(元组)进行合并运算,所以R3=R1∪R2。
    试题(2)选项D是正确的。因为,-是差运算符,R3-R2的含义为R3关系的记录(元组)与R2关系的记录(元组)进行差运算,即去掉R3和R2关系中的重复记录,所以R1=R3-R2。

    </p>

第 56 题

现有员工工资关系定义为(员工号,姓名,部门,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全勤奖,应发工资,扣款,实发工资)。如下SQL语句用于查询“部门人数大于2的部门员工平均工资”:

  • (A) ORDER BY姓名
  • (B) ORDER BY部门
  • (C) GROUP BY姓名
  • (D) GROUP BY部门
  • (A) WHERE COUNT(姓名)> 2
  • (B) WHERE COUNT(DISTINCT(部门))> 2
  • (C) HAVING COUNT(员工号)> 2
  • (D) HAVING COUNT(DISTINCT(部门))> 2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基础知识>SQL语言——查找
  • 试题答案:[['D'],['C']]
  • 试题解析:

    第1题:


    </p>

    第2题:

    试题(1)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因为,本题是按部门进行分组,ORDER BY子句的含义是对其后跟着的属性进行排序,故选项A和B均是错误的;GROUP BY子句就是对元组进行分组,保留字GROUP BY后面跟着一个分组属性列表。根据题意,要查询部门员工的平均工资,选项C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选项D。
    试题(2)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因为WHERE语句是对表进行条件限定,所以选项A和B均是错误的。在GROUPBY子句后面跟一个HAVING子句可以对元组在分组前按照某种方式加上限制。COUNT (*) 是某个关系中所有元组数目之和,但COUNT (A) 却是A属性非空的元组个数之和。COUNT(DISTINCT(部门))的含义是对部门属性值相同的只统计1次。HAVING COUNT(DISTINCT(部门))语句分类统计的结果均为1,故选项D是错误的;HAVING COUNT(员工号)语句是分类统计各部门员工,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p>

第 57 题

假设系统中有运行的事务,此时若要转储全部数据库,那么应采用( )方式。

  • (A) 静态全局转储
  • (B) 动态全局转储
  • (C) 静态增量转储
  • (D) 动态增量转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控制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数据的转储分为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
    ①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静态转储是指在转储期间不允许对数据库进行任何存取、修改操作;动态转储是在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修改操作,故转储和用户事务可并发执行。
    ②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海量转储是指每次转储全部数据;增量转储是指每次只转储上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
    综上所述,假设系统中有运行的事务,若要转储全部数据库,那么应采用动态全局转储方式。

    </p>

第 58 题

某绿化队分派甲、乙、丙三人合作栽种一批树苗。 最开始,甲、乙两人合作种了其中的1/6,后来乙、丙两人合作种了余下的2/5,最后由甲、乙、丙三人合作全部完成任务。若合作种树时各人的工作量是平均计算的,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量之比为( )。

  • (A) 2:3:3
  • (B) 3:4:3
  • (C) 3:5:4
  • (D) 4:6:5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和初等数学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
    前几天,甲、乙合作种了1/6,甲和乙的工作量都为1/12;后来,乙、丙合作种了余下5/6的2/5,即1/3,因此乙和丙的工作量都为1/6;最后,由甲、乙、丙三人完成了其余的1-1/6-1/3=1/2,甲、乙、丙三人的工作量都为1/6。综上,甲的工作量为1/12+1/6=3/12;乙的工作量为1/12+1/6+1/6=5/12;丙的工作量为1/6+1/6=4/12,因此,甲、乙、丙三人工作量之比为3:5:4。

    </p>

第 59 题

某班数学考试平均成绩初步算得为86.7分,事后复查发现有两个错误,一个学生的成绩实为69分,却错误录入成96分,另一个学生的成绩实为98分,但错误录入成89分,纠正了这些错误后全班平均成绩为86.3 分。据此可推断该班级共有( )人。

  • (A) 40
  • (B) 45
  • (C) 48
  • (D) 5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和初等数学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
    设该班级共有n人,这次考试实际总分应为86.3n分,但两次错误录入导致总分变成86.7n分,使总分增加了(86.7-86.3)n=0.4n分。其中对一个学生错误地增加了96-69=27分,对另一个学生错误地减少了98-89=9分,所以两次错误导致总分增加了27-9=18分。0.4n=18,从而n=45。

    </p>

第 60 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XY中,在区域S{x>0, y>O, x+y<2}内,有小区域P{x<1, y<1, x+y>1},则P的面积占比为( )。

  • (A) 15%
  • (B) 20%
  • (C) 25%
  • (D) 30%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数据统计和初等数学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应用数学的基础知识。
    区域S的面积为2,区域P的面积为1/2。因此,P对S的占比为1/4=25%。

    </p>

第 61 题

在网页中点击的超链接指向( )类型文件时, 服务器不执行该文件,直接传递给浏览器。

  • (A) ASP
  • (B) HTML
  • (C) CGI
  • (D) JSP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OSI和TCP/IP协议簇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基础知识。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交互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ASP可以组合HTML页、VBScript脚本命令和JavaScript脚本命令等,以创建交互的Web页和基于Web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HTML文件描述静态网页内容。当客户机通过IE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提供网页内容时,服务器仅仅是将已经设计好的静态HTML文档传送给用户浏览器。
    CGI主要的功能是在www环境下,通过从客户端传递一些信息给Web服务器,再由Web服务器去启动所指定的程序来完成特定的工作。所以更明确地说,CGI仅是在Web服务器上可执行的程序,其工作就是控制信息要求而且产生并传回所需的文件。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和许多公司参与共同创建的一种使软件开发者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而动态生成HTML、XML或其他格式文档的Web网页的技术标准。

    </p>

第 62 题

用户打开某网站的主页面文件index.html时,看到一幅图像X并听到乐曲Y,则( )。

  • (A) 图像X存储在index.html中,乐曲Y以独立的文件存储
  • (B) 乐曲Y存储在index.html中,图像X以独立的文件存储
  • (C) 图像X和乐曲Y都存储在index.html中
  • (D) 图像X和乐曲Y都以独立的文件存储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其他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基础知识。
    index.html一般是表示网站首页的文件名称,除此以外还有defult.html或者home.html等,还有动态页面结尾的.asp/.php/jsp/aspx等形式。网页中的图片和乐曲都以独立的文件存储。

    </p>

第 63 题

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客户端代理( )。

  • (A) 通常都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
  • (B) 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
  • (C) 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
  • (D) 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浏览器相关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基础知识。
    电子邮件传输原理如下:
    ①发信人使用主机上的客户端软件编写好邮件,同时输入发件人、收件人地址。通过SMTP协议与所属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将要发送的邮件发送到所属发送方邮件服务器。
    ②发送方邮件服务器查看接收邮件的目标地址,如果收件人为本邮件服务器的用户,则将邮件保存在收件人的邮箱中。如果收件人不是本邮件服务器的用户,则将交由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客户进程处理。
    ③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客户进程向收件人信箱所属邮件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确认后,邮件按SMTP协议的要求传输到收件人信箱邮件服务器。收件人信箱邮件服务器收到邮件后,将邮件保存到收件人的邮箱中。
    ④当收件 人想要查看其邮件时,启动主机上的电子邮件应用软件,通过POP3取信协议进程向收件人信箱邮件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
    ⑤确认后,收件人信箱邮件服务器上的POP3服务器进程检查该用户邮箱,把邮箱中的邮件按POP3协议的规定传输到收信人主机的POP3客户进程,最终交给收信人主机的电子邮件应用软件,供用户查看和管理。

    </p>

第 64 题

在TCP/IP网络中,RARP协议的作用是( )。

  • (A) 根据MAC地址查找对应的IP地址
  • (B) 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MAC地址
  • (C) 报告IP数据报传输中的差错
  • (D) 控制以太帧数据的正确传送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OSI和TCP/IP协议簇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基础知识。
    RARP协议是反向地址转换协议,作用是将局域网中某个主机的物理地址(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

    </p>

第 65 题

下面的网络地址中,不能作为目标地址的是( )。

  • (A) 0.0.0.0
  • (B) 127.0.0.1
  • (C) 10.255.255.255
  • (D) 192.168.0.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与子网划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的基础知识。
    在IPv4中,0.0.0.0 地址被用于表示-一个无效的、未知的或者不可用的目标。
    以127开头的IP地址都是回环地址(Loop back address),其所在的回环接口一般被理解为虚拟网卡,并不是真正的路由器接口。发送给127 开头的IP地址的数据包会被发送的主机自己接收,根本传不出去,外部设备也无法通过回环地址访问到本机。127.0.0.1 经常被默认配置为localhost的IP地址。一般会通过ping127.0.0.1来测试某台机器上的网络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而且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中的10.0.0.0到10.255.255.255是私有地址,一个A类网络可提供的主机地址为16 777 214个,也就是224-2个,减2的原因是主机地址全0表示“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而全1表示“所有”,即该网络上所有主机。

    </p>

第 66 题

( )is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featuring a touch-sensitive screen that can be used as writing or drawing pad.

  • (A) A tablet computer
  • (B) A notebook computer
  • (C) A personal computer
  • (D) A desktop computer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计算机系统英语知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平板电脑是便携式计算设备,其特征是有触摸屏,可用作写字板或画板。

    </p>

第 67 题

The atribute of the stack is( ).

  • (A) first in, first out
  • (B) sequential access
  • (C) last in, first out
  • (D) random acces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知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栈的属性是后进先出。

    </p>

第 68 题

When all modules have been completed and tested, ( )is performed to ensure that the modules operate together correctly.

  • (A) unit testing
  • (B) integration testing
  • (C) system testing
  • (D) acceptance testin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所有的模块都编写完成且测试后,就要进行集成测试,以确保这些模块合在一起能正确运行。

    </p>

第 69 题

The anti-virus software protects your computer from virus by( )your computers memory and disk devices.

  • (A) scanning
  • (B) deleting
  • (C) replacing
  • (D) changin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网络专业英语知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杀毒软件通过扫描计算机内存和磁盘保护计算机,防止被病毒感染。

    </p>

第 70 题

( )is the delivery of different services through the Internet, including data storage, servers, databases, networking, and software.

  • (A) AI
  • (B) Blockchain
  • (C) Cloud Computing
  • (D) Big Data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专业英语>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知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云计算就是通过互联网交付的多种服务,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库、组网和软件。

    </p>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