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集成上午真题

第 1 题

信息系统的(  )是指系统可能存在着丧失结构、功能、秩序的特性。

  • (A) 可用性
  • (B) 开放性
  • (C) 脆弱性
  • (D) 稳定性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P5,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的可访问性。这个特性决定了系统可以被外部环境识别,外部环境或者其他系统可以按照预定的方法,使用系统的功能或者影响系统的行为。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系统有可以清晰描述并被准确识别、理解的所谓接口层面上。
    脆弱性。这个特性与系统的稳定性相对应,即系统可能存在着丧失结构、功能、 秩序的特性,这个特性往往是隐藏不易被外界感知的。脆弱性差的系统,一旦被侵入, 整体性会被破坏,甚至面临崩溃,系统瓦解。故本题选C
    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受规则的约束,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秩序应是可以预见的;系统的状态以及演化路径有限并能被预测;系统的功能发生作用导致的后果也是可以预估的。稳定性强的系统使得系统在受到外部作用的同时,内部结构和秩序仍然能够保持。    

    A选项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要素,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特性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希赛点拨:

    目的性。定义一个系统、组成一个系统或者抽象出一个系统,都有明确的目标或者目的,目标性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可嵌套性。系统可以包括若干子系统,系统之间也能够耦合成一个更大的系统。 换句话说,组成系统的部件也可以是系统。这个特点便于对系统进行分层、分部管理、 研究或者建设。
    健壮性。当系统面临干扰、输入错误、入侵等因素时,系统可能会出现非预期的状态而丧失原有功能、出现错误甚至表现出破坏功能。系统具有的能够抵御出现非预期状态的特性称为健壮性,也叫鲁棒性(robustness)要求具有高可用性的信息系统, 会采取冗余技术、容错技术、身份识别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来抵御系统出现非预期的状态,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第 2 题

(  )可以将计算机的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储蓄等实体资源,抽象、封装、规范化并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更好地使用这些资源。

  • (A) 虚拟化技术
  • (B) 人工智能技术
  • (C) 传感器技术
  • (D) 区块链技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国家信息化体系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13-P14,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培育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 (5G)、先进传感器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重点发展,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A选项,虚拟化技术即虚拟计算,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Virtualization)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抽象、封装、规范化并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B选项,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技术。

    C选项,传感器技术即遥感和传感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的作用是仿真人类感觉器官的功能,扩展信息系统(或信息设备) 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能够自动检测信息并传输的设备一般称之为传感器。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从仿生学观点,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 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

    D选项,区块链技术是实现了数据公开、透明、可追溯的产品的架构设计方法。广义的区块链技术,必须包含点对点网络设计、加密技术应用、分布式算法的实现、数据存储技术的使用等4个方面;狭义的区块链仅仅涉及到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或文件操作等。

    希赛点拨: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高速度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鉴于海量信息四处充斥的现状,处理高速、传输和存储 要求大容量就成为必然趋势。
    2、集成化和平台化,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的,综合领域应用模型(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量存储、信息安全、依托移动互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3、智能化,随着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入的主导方向,以“智能制造”为标签的各种软硬件应用将为各行各业的各类产品带来“换代式”的飞跃甚至是“革命”,成为拉动行业产值的主要方向。
    4、

遥感和传感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的作用是仿真人类感觉器官的功能,扩展信息系统(或信息设备) 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能够自动检测信息并传输的设备一般称之为传感器。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从仿生学观点,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 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  
5、通信技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通信传输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光纤传输的激光波长从1.3微米发展到1.55微米并普遍应用。波分复用技术已经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光放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己经实用;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6、

虚拟计算,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Virtualization)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抽象、封装、规范化并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7、移动智能终端,自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iPhone以来,智能手机以及相关平板电脑设备等移动 智能终端开始飞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随着四核甚至八核并行移动处理器、 flash-Rom等核心配件的发展及其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传统个人电脑 相比己不相上下;移动4G技术、WiFi等无线数据通信方式的全面普及,使手机的数据 传输速度和能力也越来越高,智能手机完全具备了移动智能终端的处理能力。
8、以人为本,信息技术不再是专家和工程师才能掌握和操纵的高科技,而开始真正地面向普通公众,为人所用。
9、信息安全,在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和网络在军事、政治、金融、工业、商业、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如果计算机和网 络系统的信息安全受到危害,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并造成巨大损失。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 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p>

第 3 题

构建国家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的内容不包含(  )。

  • (A) 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 (B) 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 (C) 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基础设施
  • (D)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国家信息化体系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27,
    构建下一代国家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包括
    (1)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2)促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和前沿布局。
    (3)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应用基础设施。
    (4)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5)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

    故B选项不符合


    希赛点拨: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7.“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第 4 题

关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要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注重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
  • (B)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 (C)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 (D) “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信息化其他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39,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3) 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4)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5)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6)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7) "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A选项说法不正确

    希赛点拨: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WTO形势下提高企业竞争力
    2.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和供应链的完善
    3.有利于企业面向市场和更好的服务于市场
    4.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
    5.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第 5 题

通过网络把实体店的团购、优惠信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这些用户转换为实体店的客户,这种模式称为(  )。

  • (A) B2B
  • (B) C2C
  • (C) B2C
  • (D) O2O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电子商务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电子商务的类型,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72

    (1)B2B模式即Business To Business,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 其发展经过了电子数据交换(EDI)、基本的电子商务(Basic e-commerce),电子交易集市和协同商务等4个阶段。阿里巴巴(alibaba.com)是典型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2)C2C即Consumer To Consumer,就是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一种商务模式,由于是个人与个人的交易,大众化成了 C2C的最大特点。诚信在这种模式中对买卖行为影响巨大,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假货问题是监管的重点。淘宝、易趣等是典型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不仅提供交易的网络环境,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3)B2C即Business To Consumer,就是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一般以零售业为主,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环境,消费者通过Internet访问相关网站进行咨询、购买活动。京东、当当、苏宁等是典型的B2C电子商务企业。

    (4)O2O即Online To Offline,含义是线上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实体店提货或者享受服务。O2O 平台在网上把线下实体店的团购、优惠的信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这些用户转换为实体店的线下客户。借助O2O,能够迅速地促进门店销售,特别适合餐饮、院线、会所等服务类连锁企业,并且通过网络能够迅速掌控消费者的最新反馈, 进行个性化服务和获取高粘度重复消费。

    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有机结合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称为O2O模式。 故本题选D。


    希赛点拨: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


第 6 题

实施(  )是企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

  • (A) 大数据
  • (B) 云计算
  • (C) 两化深度融合
  • (D) 区块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信息化其他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 P38,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等过程,而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是企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故本题答案选择C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今后面临的主要业务范畴。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网络上配置为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网上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 “全程留痕” “可以追溯” “公开透明” “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已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来源于百度百科


    希赛点拨: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第 7 题

(  )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中,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

  • (A) 数据分析
  • (B) 数据抽取
  • (C) 数据转换
  • (D) 数据挖掘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商业智能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挖掘定义,请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81

    数据挖掘:广义上说,任何从数据库中挖掘信息的过程都叫做数据挖掘。从这点看来,数据挖掘就是BI(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但从技术术语上说,数据控掘(Data Mining)指的是:源数据经过清洗和转换等成为适合于挖掘的数据集。数据挖掘在这种具有固定形式的数据集上完成知识的提炼,最后以合适的知识模式用于进一步分析决策工作。从这种狭义的观点上,我们可以定义:数据挖掘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往往针对特定的数据、特定的问题,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挖掘算法,找到数据下面隐藏的规律,这些规律往往被用来预测、支持决策。故本题答案是D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总和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数据分析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数据抽取和数据转换是数据ETL的组成部分;数据的抽取是从各个不同的数据源抽取到ODS(操作型数据存储)中,在抽取的过程中需要挑选不同的抽取方法,尽可能的提高ETL的运行效率。数据转换的任务主要是进行不一致的数据转换、数据粒度的转换和一些商务规则的计算。


    希赛点拨: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 商业智能 = 数据仓库 + 数据挖掘 + 联机分析处理(OLAP) + 数据备份(恢复)

第 8 题

(  )不属于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

  • (A) 自动驾驶
  • (B) 送餐机器人
  • (C) 非接触测温仪
  • (D) 无人超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工智能的应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目标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自动驾驶、送餐机器人、无人超市都属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s;Self-driving automobile )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数十年的历史,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送餐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无人超市应用了人工智能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以及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可实现扫码进店、直接购物、拿了就走、无需结账的无人店全智能化操作。  


    希赛点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1.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涉及统计学、系统辨识、逼近理论、 神经网络、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计算机 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 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是 现代智能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从观测数据(样本)出发寻找规律,利用 这些规律对未来数据或无法观测的数据进行预测。根据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以及 算法的不同,机器学习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

    2.知识图谱本质上是结构化的语义知识库,是一种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图数据结 构,以符号形式描述物理世界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实体 —关系—实体”三元组,以及实体及其相关“属性---值”对。

    3.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能 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涉及的领域较 多,主要包括机器翻译、机器阅读理解和问答系统等。

    4.人机交互主要研究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 机到人的两部分信息交换,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的外围技术。

    5.计算机视觉是使用计算机模仿人类视觉系统的科学,让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类 提取、处理、理解和分析图像以及图像序列的能力。

    6.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个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识别 认证的技术。从应用流程看,生物特征识别通常分为注册和识别两个阶段。

    7.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型视听技术。


第 9 题

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的(  )环节。

  • (A) 知识展现
  • (B) 数据分析
  • (C) 计算处理
  • (D) 存储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大数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数据框架,《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P85,由图可知,数据可视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处理的知识展现环节。


    希赛点拨: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存储
    谷歌的文件系统GFS和Hadoop的分布式文件雄HDFS奠定了大数据存储技术的基础
    谷歌BigTable和HadoopHbase等非关系型数据库能够对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效管理

    大数据并行计算技术——数据管理
    谷歌MapReduce是主要的大数据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之一
    开源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Apache HadoopMapreduce

    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
    对规模庞大的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效深度分析
    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具有明确语义的信息,获取隐性的知识,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建立人工智能系统,使用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让机器模仿人工,获得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 10 题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 定义的IT服务生命周期包括(  )。

  • (A) 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 (B) 规划设计、资源配置、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
  • (C) 服务战略、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
  • (D) 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服务管理>IT服务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ITSS原理,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23

    生命周期。IT服务生命周期由规划设计(Planning & Design)、部署实施 (Implementing)、服务运营(Operation)、持续改进(Improvement)和监督管理(Supervision) 5个阶段组成,简称PIOIS。其中:
    ——规划设计:从客户业务战略出发,以需求为中心,参照ITSS对rr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和设计,为IT服务的部署实施做好准备,以确保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IT服务;
    ——部署实施:在规划设计基础上,依据ITSS建立管理体系、部署专用工具及服务解决方案;
    ——服务运营:根据服务部署情况,依据nss,采用过程方法,全面管理基础设施、服务流程、人员和业务连续性,实现业务运营与rr服务运营融合;
    ——持续改进:根据服务运营的实际情况,定期评审IT服务满足业务运营的情况,以及IT服务本身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策略和方案,并对IT服务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以提高IT服务质量;
    ——监督管理:本阶段主要依据ITSS对IT服务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服务供方的服务过程、交付结果实施监督和绩效评估。


    希赛点拨:

    ITSS组成要素。IT服务由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技术(Technology)和 资源(Resource)组成,简称PPTR。其中:
    ---人员:指提供IT服务所需的人员及其知识、经验和技能要求;
    ---流程:指提供IT服务时,合理利用必要的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互关联和结构化的活动;
    ---技术:指交付满足质量要求的IT服务应使用的技术或应具备的技术能力;
    ---资源:指提供IT服务所依存和产生的有形及无形资产。  

第 11 题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  )适合在无法全面准确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反复修改,动态响应用户需求来实现用户的最终需求。

  • (A) 结构化方法
  • (B) 原型法
  • (C) 瀑布法
  • (D) 面向过程方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基础>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请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134,常用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等。

    1.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 按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结构化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但其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需求,充分预料各种
    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
    2.原型法:其认为在无法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并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分析,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 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
    原型法的特点在于其对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响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 现都是随着对原型的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的,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没有明确分工。 原型又可以分为抛弃型原型(Throw-It-Away Prototype)和进化型原型(Evolutionary Prototype)两种。

故本题答案选B  </p>

3.瀑布法是一个经典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一般将软件开发分为可行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行维护等几个阶段。瀑布模型中每项开发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从上一项开发活动接受其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输入。
(2)利用这一输入,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3)给出本次活动的工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项开发活动。
(4)对本次活动的实施工作成果进行评审。
若其工作成果得到确认,则继续进行下一项开发活动;否则返回前一项,甚至更前项的活动。尽量减少多个阶段间的反复。以相对来说较小的费用来开发软件。  

4.“面向过程”(Procedure Oriented)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面向过程”也可称之为“面向记录”编程思想,他们不支持丰富的“面向对象”特性(比如继承、多态),并且它们不允许混合持久化状态和域逻辑。  


希赛点拨:

面向对象方法(Object Oriented, OO):用对象表示客观事物,对象是一个严格模块化的实体,在系统开发中可被共享和重复引用,以达到复用的目的。其关键是能否 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既能反映需求对应的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对 应的求解域所接受。面向对象方法主要涉及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其特点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整个开发过程实际上都是对面向对象三种模型的建立、补充和验证。 因此,其分析、设计和实现三个阶段的界限并非十分明确。


第 12 题

软件质量管理过程中,(  )的目的是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 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

  • (A) 软件验证
  • (B) 软件确认
  • (C) 管理评审
  • (D) 软件审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基础>软件工程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教程P136

    验证与确认:确定某一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其意图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构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活动的规范说明 ;A错误

    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构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B正确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所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C错误

    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D错误


    希赛点拨:


第 13 题

(  )是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将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封装在一起。


  • (A) 服务
  • (B) 类
  • (C) 接口
  • (D) 消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开发基础>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P138。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消息、组件、 复用和模式等。

     类: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形式化描述,类将该实体的属性(数据)和操作(函数) 封装在一起。类和对象的关系可理解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如果将对象比作房子,那么类就是房子的设计图纸。

    接口:描述对操作规范的说明,其只说明操作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定义操作如何做。可以将接口理解成为类的一个特例,它规定了实现此接口的类的操作方法,把真正的实现细节交由实现该接口的类去完成。
    消息:体现对象间的交互,通过它向目标对象发送操作请求。

    希赛点拨:

     对象:由数据及其操作所构成的封装体,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模块,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抽象: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抽象是一种单一化的描述,强调给出与应用相关的特性,抛弃不相关的特性。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的抽象,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
    封装:将相关的概念组成一个单元模块,并通过一个名称来引用它。面向对象封装是将数据和基于数据的操作封装成一个整体对象,对数据的访问或修改只能通过对象对外提供的接口进行。
    继承: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父类与子类)这种关系使得某类对象可以继承另外一类对象的特征,继承又可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多态:使得在多个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多态使得某个属性或操作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表示不同类的对象特性。

    组件:表示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封装了模块功能的实现。组件应当是内聚的,并具有相对稳定的公开接口。
    复用:指将己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
    模式:描述了一个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 14 题

ODBC和JDBC是典型的(  )。

  • (A) 分布式对象中间件
  • (B) 事务中间件
  • (C) 面向消息中间件
  • (D)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中间件技术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间件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44。
    中间件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有各种不同的中间件产品。从不同角度对中间件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将中间件分为数据库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事务中间件、分布式对象中间件等。
    (1) 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通过一个抽象层访问数据库,从而允许使用相同或相似的代码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典型技术如Windows平台的ODBC和Java平台的JDBC等
    (2) 面向消息中间件(Message-OrientedMiddleware, MOM):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 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传递,并可基于数据通信进行分布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 消息传递和消息队列模型,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种通讯协议、 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典型产品如IBM的MQSeries。
    (3) 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是建立对象之间客户/服务器关系的中间件,结合了对象技 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该技术提供了一个通信框架,可以在异构分布计算环境中透明地传递对象请求。典型产品如OMG的CORBA、Java的RMI/FJB、Microsoft的DCOM等。
    (4) 事务中间件:也称事务处理监控器(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nitor, TPM),提供支持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可靠运行环境。TPM位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完成事务管理与调节负载平衡、失效恢复等任务,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典型产品如IBM/BEA的 Tuxedo,结合对象技术的对象事务监控器(Object Transaction Monitor, OTM),如支持EJB的JavaEE应用服务器等。


    希赛点拨:

     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Remote Procedure Call,RPC):是一种分布式应用程序 的处理方法。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RPC来“远程”执行一个位于不同地址空间内的过 程,从效果上看和执行本地调用相同。  

第 15 题

关于数据仓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数据相对稳定
  • (B) 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数据相对冗余
  • (C) 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主要任务是实时业务处理
  • (D) 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支持管理决策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仓库与数据库的区别, 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二版 P145。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以单一的数据源即数据库为中心,进行事务处理、批处理、决策分析等各种数据处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两类。操作型处理也称事务处理,指的是对联机数据库的日常操作,通常是对数据库中记录的查询和修改,主要为企业的特定应用服务,强调处理的响应时间、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分析型处理则用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经常要访问大量的历史数据。传统数据库系统主要强调的是优化企业的日常事务处理工作,难以实现对数据分析处理要求,无法满足数据处理多样化的要求。操作型处理和分析型处理的分离是必然和必要的。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是对多个异构数据源(包括历史数据)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题重组,且存放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再修改。

    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数据相对稳定,故A正确

    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数据相对冗余,故B错误

    与数据仓库相比,数据库的主要任务是实时业务处理,故C错误

    与数据库相比,数据仓库的主要任务是支持管理决策,故D错误


    希赛点拨:


第 16 题

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不包括(  )。

  • (A) 容器
  • (B) 编译器
  • (C) 组件
  • (D) 服务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其他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JavaEE架构相关知识,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147,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主要包括组件(Component)、容器(Container)及服务(Services)3部分。组件是表示应用逻辑的代码;容器是组件的运行环境;服务则是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功能接口,可以同系统资源进行交互。

    编译器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 (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不属于JavaEE应用服务器运行环境。


    希赛点拨:WebService技术


第 17 题

在ISO七层协议中(  )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

  • (A) 物理层
  • (B) 数据链路层
  • (C) 传输层
  • (D) 网络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基础>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OSI七层协议,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



    希赛点拨:网络技术标准及协议

    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Ping 命令
    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

第 18 题

(  )不属于网络链路传输控制技术。

  • (A) SAN
  • (B) 令牌网
  • (C) FDDI
  • (D) ISDN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分类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分类,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P152。

    链路传输控制技术是指如何分配网络传输线路、网络交换设备资源,以便避免网络通讯链路资源冲突,同时为所有网络终端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典型的网络链路传输控制技术有:总线争用技术、令牌技术、FDDI技术、ATM技术、帧中继技术和ISDN技术。对应上述技术的网络分别是以太网、令牌网、FDDI网、ATM网、帧中继网和ISDN网。

    SAN(存储网络)是属于网络存储结构的一种。


    希赛点拨:按照链路传输控制分类


第 19 题

通过控制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对目标逐级所在网络服务不断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变瘫痪,这种行为属于(  )。

  • (A) 系统漏洞
  • (B) 网络瘟疫
  • (C) 拒绝服务攻击
  • (D) 种植病毒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网络安全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典型的网络攻击步骤一般为:信息收集、试探寻找突破口、实施攻击、消除记录、保留访问权限。攻击者一般在攻破安全防护后,进入主机窃取或破坏核心数据。除了对数据的攻击外,还有一种叫“拒绝服务”攻击,即通过控制网络上的其他机露,对目标主机所在网络服务不断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错误,被不法者利用,通过网络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系统。  

    B和D属于干扰选项


    希赛点拨:


第 20 题

(  )可以阻止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

  • (A) 防火墙
  • (B) 扫描器
  • (C) 防毒软件
  • (D) 安全审计系统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网络安全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网络安全,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58。

    1.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可以阻止基于IP包头的攻击和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传统防火墙无法阻止和检测基于数据内容的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同时也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 
    2.扫描器可以说是入侵检测的一种,主要用来发现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漏洞,定期的检测与比较,发现入侵或违规行为留下的痕迹。当然,扫描器无法发现正在的入侵行为,而且它还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工具。
    3.防毒软件是最为人熟悉的安全工具,可以检测、清除各种文件型病毒、宏病毒和邮件病毒等。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它可以查杀特洛伊木马和蠕虫等病毒程序,但对于基于网络的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洞的攻击)却无能为力。  
    4.安全审计系统通过独立的、对网络行为和主机操作提供全面与忠实的记录,方便用 户分析与审查事故原因,很像飞机上的黑匣子。由于数据量和分析量比较大,目前市场上鲜见特别成熟的产品,即使存在冠以审计名义的产品,也更多的是从事入侵检测的工作。


    希赛点拨:信息安全基本要素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第 21 题

云计算中心提供的虚拟主机和存储服务属于(  )。

  • (A) Daas
  • (B) Paas
  • (C) Saas
  • (D) laa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云计算(IaaS、PaaS、SaaS)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云计算类型,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62,

    按照云计算服务提供的资源层次,可以分为laaS、PaaS和SaaS等三种服务类型。

    (1)l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向用户提供计算机能力、存储空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长期运营管理经验,但laaS服务单纯出租资源,盈利能力有限。
    (2)PaaS(平台即服务),向用户提供虚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应用等平台化的服务。PaaS服务的重点不在于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更注重构建和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
    (3)SaaS(软件即服务),向用户提供应用软件(如CRM、办公软件等)、组件、工作流等虚拟化软件的服务,SaaS 一般采用Web技术和SOA架构,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多租户、可定制的应用能力,大大缩短了软件产业的渠道链条,减少了软件升级、定制和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并使软件提供商从软件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应用服务的运营者。
    (4)DaaS(数据即服务),数据聚合抽象,把数据转换成通用信息,从而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例如,对于天气信息,可能A需要根据天气信息来判断出门穿着;B需要根据天气信息判断是否洗车;C需要根据天气信息判断是否准备防洪防涝设施等。不同用户均可利用DaaS满足自己的诉求。


    希赛点拨: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网络上配置为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网上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
    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规模,100万台服务器Google
    虚拟化——不是固定的有形实体
    通用化——“云”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
    高可扩展性——“云”规模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
    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按需购买
    极其廉价、潜在的危险性

第 22 题

(  )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知识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

  • (A) 人机交互
  • (B) 计算机视觉
  • (C) 机器学习
  • (D) 虚拟现实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机器学习基本概念,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来自百度百科。

    人机交互、人机互动(英文: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或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CI或HMI),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人机交互界面通常是指用户可见的部分。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 。---来自百度百科。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的说,就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图像。作为一个科学学科,计算机视觉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试图建立能够从图像或者多维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  ---来自百度百科。

    所谓虚拟现实,顾名思义,就是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从理论上来讲,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的世界,故称为虚拟现实。  ----来自百度百科。


    希赛点拨:

    人工智能的特征
    (1)由人类设计,为人类服务,本质为计算,基础为数据
    (2)能感知环境,能产生反应,能与人交互,能与人互补。人工智能系统 应能借助传感器等器件产生对外界环境(包括人类)进行感知的能力,可以像人 一样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接收来自环境的各种信息,对外界输入产生 文字、语音、表情、动作(控制执行机构)等必要的反应,甚至影响到环境或人类
    (3)有适应特性,有学习能力,有演化迭代,有连接扩展。人工智能系统在理想情况下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特性和学习能力,即具有一定的随环境、数据 或任务变化而自适应调节参数或更新优化模型的能力

第 23 题

关于物联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物联网中的“网”是指物理上独立于互联网的网络
  • (B) 物联网中的“物”是指客观世界的物品,包括人、商品、地理环境等
  • (C) 二维码技术是物联网架构中的应用层技术
  • (D) 应用软件是物联网产业链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物联网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联网基本概念,请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63-P165,物联网不是一种物理上独立存在的完整网络,而是架构在现有互联网或下一代公网或专网基础上的联网应用和通信能力,是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能力的智能型应用。

    物联网概念的3个方面如下:
    ——物:客观世界的物品,主要包括人、商品、地理环境等。
    ——联: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电视网以及传感网等实现网络互联。
    ——网:首先,应和通讯介质无关,有线无线都可。其次,应和通信拓扑结构无关,总线、星型均可。最后,只要能达到数据传输的目的即可。

    “物联网中的“网”是指物理上独立于互联网的网络”,A选项错误

    “物联网中的“物”是指客观世界的物品,包括人、商品、地理环境等”,B选项正确

    二维码技术是物联网架构中的感知层技术,故C错误

    传感器是物联网产业链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故D错误


    希赛点拨:

    物联网从架构上面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负责信息采集和物物之间的信息传输,信息采集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和二维码、RFID 射频技术、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信息传输包括远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采集中间件技术等传感器网络。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是物联网中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化方面、产业化方面亟待突破的部分,关键在于具备更精确、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并解决低功耗、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问题。
    (2)网络层:是利用无线和有线网络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码、认证和传输,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是物联网三层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分,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协同感知的网络。
    (3)应用层:提供丰富的基于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关键在于行业融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开发。


第 24 题

关于项目目标和项目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项目具有完整生命周期和明确起始日期
  • (B) 项目具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的特点
  • (C) 项目目标可分为过程性目标和成果性目标
  • (D) 项目通常是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目标的概念。

    项目目标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项目的约束性目标也叫管理性目标,项目的成果性目标有时也简称为项目目标。项 目成果性目标指通过项目开发出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系统、服务或成果。C错误

    项目具有完整生命周期和明确起始日期。是项目临时性的特点,A正确

    项目具临时性、独特性、渐进明细的特点。是项目的三个特性,B正确

    项目通常是实现组织战略计划的一种手段。D正确

第 25 题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不需要(  )。

  • (A) 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
  • (B) 组建一个和谐的团队
  • (C) 注重客户和用户参与
  • (D) 精通项目相关的技术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经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188,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真正理解项目经理的角色;
    (2)领导并管理项目团队;
    (3)依据项目进展的阶段;组织制订详细程度适宜的项目计划,监控计划的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客户要求或其他变更要求对计划进行管理;
    (4)真理解“一把手工程”;
    (5)注重客户和用户参与。


    希赛点拨:


第 26 题

关于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以为某个项目设立一个PMO
  • (B) 支持型PMO通过各种手段要求项目服从PMO的管理策略
  • (C) PMO不受组织结构的影响,可以存在于任何组织结构中
  • (D) PMO可以为所有项目进行集中的配置管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管理办公室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PMO在组织中的作用,请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199-P201。

    根据需要,可以为一个项目设立一个PMO,可以为一个部门设立一个PMO,也可以为一个企业设立一个 PMO。这三级PMO在一个组织内可以同时存在。故A选项正确

    PMO可以存在于任何组织结构中,包括职能型组织。C选项正确

    PMO有支持型、控制型和指令型等3种。
    (1)支持型。支持型PMO担当顾问的角色,向项目提供模板、最佳实践、培训,以及来自其他项目的信息和经验教训。这种类型的PMO其实就是一个项目资源库,对项目的控制程度很低。
    (2)控制型。控制型PMO不仅给项目提供支持,而且通过各种手段要求项目服从PMO的管理策略,例如要求采用项目管理框架或方法论,使用特定的模板、格式和工具,或者要求项目经理服从组织对项目的治理。这种类型的PMO对项目的控制程度属于中等。B选项错误。
    (3)指令型。指令型PMO直接管理和控制项目。这种类型的PM0对项目的控制程度很高。

    以下为PMO的一些关键特征,但不限于此:
    (1)在所有PMO管理的项目之间共享和协调资源。
    (2)明确和制定项目管理方法、最佳实践和标准。
    (3)负责制订项目方针、流程、模板和其他共享资料。
    (4)为所有项目进行集中的配置管理

D选项正确  
(5)对所有项目的集中的共同风险和独特风险存储库加以管理。
(6)项目工具(如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的实施和管理中心。
(7)项目之间的沟通管理协调中心。
(8)对项目经理进行指导的平台。
(9)通常对所有PMO管理的项目的时间基线和预算进行集中监控。
(10)在项目经理和任何内部或外部的质量人员或标准化组织之间协调整体项目的质量标准。</p>


希赛点拨:

项目经理与PMO的区别
项目经理关注特定的项目目标,PMO管理重要的大型项目范围的变化,以便地达到经营目标
项目经理控制资源以实现项目成果性目标, PMO 的工作目标包含组织级观点
项目经理控制资源以最好地实现项目目标,PMO对所有项目的共享资源进行优化使用
项目经理管理单个项目的制约因素如进度、成本与质量等, PMO从企业层面管理整体的风险、机会等

第 27 题

关于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5个项目过程组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
  • (B) 过程组不是项目的阶段,但与项目阶段存在一定的关系
  • (C) 一般来说,监督和控制过程组花费项目预算最多
  • (D) 启动过程组包括制定项目章程和识别干系人两个过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项目管理过程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过程组,参考集成第二版讲义P214,

    1、确定并描述了对于任何项目都必需的5个项目过程组。这5个项目过程组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并在各个项目中按一定的次序执行。它们与应用领域或特定产业无关。在项目完工前,通常个别项目过程组可能会反复出现。项目过程组内含的过程在其组内或组间也可能反复出现。对于大多数行业的项目来讲,执行过程组会花掉多半的项目预算。

    2、项目过程组根据过程的性质(启动、计划、执行(或称实施)、监控、收尾)合并同类项,从而组成过程组。过程组不是项目的阶段,虽然过程组与阶段有一定的联系,例如计划过程组主要出现在项目的计划阶段,但在执行(或者说实施)阶段,变更也会引起某个计划过程的更新更改。制定项目章程和识别干系人属于启动过程组。

    3、对大多数行业的项目来讲,执行过程组会花掉多半的项目预算。(选项C描述不正确)


    希赛点拨:

    五大过程组
    启动过程组: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授权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
    规划过程组: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
    执行过程组: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满足项目要求的一组过程
    监控过程组: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的一组过程
    收尾过程组:正式完成或结束项目、阶段或合同所执行的过程

第 28 题

关于项目建议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项目建议书不能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
  • (B) 项目建议书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
  • (C) 项目建议书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 (D) 项目建议书内容可以进行扩充和裁剪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立项管理>项目建议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建议书基本概念,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24。

    1、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申请,是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时所必须的文件,是该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等,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2、对于系统集成类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以参考如下内容进行扩充和裁剪。
    3、对于系统集成类型的项目立项工作,项目建设单位可以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以及所处行业的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系统集成项目的立项申请。项目建设单位可以规定对于规模较小的系统集成项目省略项目建议书环节,而将其与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进行合并。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项目建设单位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之后,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希赛点拨: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项目简介
    项目建设单位概括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应用现状、问题和差距)
    业务分析
    总体建设方案(建设原则和策略、总体目标)
    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
    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效益与风险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 29 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包含(  )。

  • (A)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B) 总体设计方案
  • (C) 项目实施进度
  • (D) 项目绩效数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立项管理>可行性研究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24-225, 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

    对于系统集成类项目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可以参考如下内容进行扩充和裁剪。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项目名称
    2、 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5、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 经济与社会效益
    8、 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调整情况
    9、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 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 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2、 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3、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4、 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 建设原则和策略
    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 总体设计方案
    第五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1、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 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案
    3、 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4、 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建设方案
    5、 终端系统建设方案
    6、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7、 安全系统建设方案
    8、 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9、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方案
    10、 其他系统建设方案
    11、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12、 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13、 建设方案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第六章项目招标方案
    1、 招标范围
    2、 招标方式
    3、 招标组织形式
    第七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
    1、 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
    2、 消防措施 
    3、职业安全
    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和入员培训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 项目实施机构
    3、 运行维护机构
    4、 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5、 人员培训方案
    第九章项目实施迸度
    1、 项目建设期
    2、 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1、 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2、 项目总投资估算
    3、 资金来源与落实情况
    4、 资金使用计划
    5、 项目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
    1、 经济效益分析
    2、 社会效益分析
    3、 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 风险识别和分析
    2、 风险对策和管理 


    希赛点拨:可行性研究阶段

    机会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项目评估

第 30 题

(  )需要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资金支持的工作。

  • (A) 机会可行性研究
  • (B) 详细可行性研究
  • (C) 初步可行性研究
  • (D) 研究报告的编写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立项管理>可行性研究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28,详细可行性研究需要对一个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一定资金支持的工作。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1.机会可行性研究
    机会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并对各种设想的项目和投资机会做出鉴定,其目的是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2.初步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介于机会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的一个中间阶段,是在项目意向确定之后,对项目的初步估计。如果就投资可能性进行了项目机会研究,那么项 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往往可以省去。
    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可以形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虽然比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粗略,但是对项目已经有了全面的描述、分析和论证,所以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正式的文献供决策参考,也可以依据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吿形成项目建议书,通过审查项目建议书决定项目的取舍,即通常所称的“立项”决策。
    对于不同规模和类别的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能出现4种结果,即:
    1、肯定,对于比较小的项目甚至可以直接“上马”;2、肯定,转入详细可行性研究,进行更深入 更详细的分析研究;3、展开专题研究,如建立原型系统,演示主要功能模块或者验证关键技术;4、否定,项目应该“下马”。
    3.详细可行性研究
    详细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研究基础上认为项目基本可行,对项目各方面的详细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和分析,对不同的项目实现方案进行综合评判,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绩效进行科学的预测,为项目立项决策提供确切的依据。详细可行性研究需要对一个项 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费时、费力且需一定资金支持的工作,特别是大型的或比较复杂的项目更是如此。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项目通过项目建议书批准环节后,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意见,通过 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

    希赛点拨: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由第三方(国家、银行或有关机构)根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从项目(或企业)、国民经济、社会角度出发,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一个评估过程。项目评估是项目投资前期进行决策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银行的贷款决策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 31 题

(  ), 该行为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 (A)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 (B) 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
  • (C)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 (D) 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采购管理>询价/招投标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投标,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231,禁止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1)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2)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故A选项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3) 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4) 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要求协同投标;
(5) 投标人之间为谋取中标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而采取的其他联合行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1)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2 )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3)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4)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
(5)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

 故C选项属于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6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
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1) 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
(2) 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
(3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4) 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故D选项属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span>  
(5)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6) 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p>

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1)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信息;
(2)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3)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
(4)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故B选项为招标人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5)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6)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
(7)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希赛点拨:

依据:《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1)招标文件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2)提交投标文件的期限: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不得少于20日。
(3)澄清或修改招标文件的时间:澄清或修改招标文件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应在投标截止时间15日前作出。
(4)招标文件异议提出和答复时间期限: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提出。
(5)招标文件异议答复时间期限:在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答复,作出答复前,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6)投标截止时间前撤回投标文件时投标保证金返还期限:自收到投标人书面撤回通知之日起5日内。
(7)开标时间:与投标截止时间为同一时间。
(8)中标候选人公示开始时间: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
(9)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少于3日。
(10)评标结果异议答复期限: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
(11)合同签订期限:在投标有效期内及发出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
(12)投标保证金有效期: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13)投标保证金返还期限:最迟在合同签订后5日内。
(14)投标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投诉期限: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
(15)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期限: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决定是否受理,并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作出处理,需要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16)提出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时间:在投标有效期内不能完成评标和定标工作时。
(17)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期限: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

第 32 题

某系统集成供应商与客户签署合同后,通过(  )可以将组织对合同的责任转移到项目组。

  • (A) 项目建议书
  • (B) 内部立项制度
  • (C) 可行性报告
  • (D) 项目投标文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立项管理>建设方与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供应商项目立项。

    当系统集成供应商所应承担的合同责任发生了转移,由组织转移到了项目组。正因为存在这种责任转移的情形,许多系统集成供应商采用内部立项制度对这种责任转移加以约束和规范。


    希赛点拨:项目内部立项原因

    通过项目立项方式为项目分配资源;
    确定合理项目绩效目标有助于提升人员的积极性
    以项目型工作方式,提升项目实施效率

第 33 题

(  )的过程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 (A)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B)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 (C) 监控项目工作
  • (D)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整体管理-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定义,参考集成第二版讲义P242,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项目整体管理包括以下6个过程:
    (1)制定项目章程。编写一份正式文件的过程,这份文件就是项目章程。通过发布项目章程,正式地批准项目并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
    (2)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定义、准备和协调所有子计划,并把它们整合为一份综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管理计划包括经过整合的项目基准和子计划。
    (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
    (4)监控项目工作。跟踪、审查和报告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5)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并对变更处理结果进行沟通的过程。
    (6)结束项目或阶段。完成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的过程。


    希赛点拨:

    项目章程的作用: 授权!
    确定项目经理,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
    正式确认项目的存在,给项目一个合法的地位
    规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包括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
    通过叙述启动项目的理由,把项目与执行组织的日常经营运作及战略计划等联系起来。

第 34 题

(  )不属于项目章程的作用。

  • (A) 确定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
  • (B) 正式确认项目的存在,给项目一个合法的地位
  • (C) 规定项目总体目标,包括范围、时间、质量等
  • (D) 指导项目的执行、监控和收尾工作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制定项目章程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章程的作用,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45,

    项目章程的作用
    (1)确定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
    (2)正式确认项目的存在,给项目一个合法的地位;
    (3)规定项目总体目标,包括范围、时间、质量等;
    (4)通过叙述启动项目的理由,把项目与执行组织的日常经营运作及战略计划等联系起来。

    本题选项D指导项目的执行、监控和收尾工作属于项目管理计划的作用。


    希赛点拨:项目章程的内容

    概括性的项目描述和项目产品描述。

    项目目的或批准项目的理由,即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
    项目的总体要求,包括项目的总体范围和总体质量要求。
    可测量的项目目标和相关的成功标准。
    项目的主要风险,如项目的主要风险类别。
    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
    总体预算。
    项目的审批要求,即在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过程中,应该由谁来做出哪种批准。
    委派的项目经理及其职责和职权。
    发起人或其他批准项目章程的人员的姓名和职权。

第 35 题

关于项目管理计划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明确项目,是项目启动的依据
  • (B) 为项目绩效考核和项目控制提供基准
  • (C) 记录制订项目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 (D) 促进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计划概述,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49, 

    项目管理计划的主要用途有
    (1)指导项目执行、监控和收尾;
    (2)为项目绩效考核和项目控制提供基准;
    (3)记录制订项目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4)记录制定项目计划过程中的有关方案选择;
    (5)促进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
    (6)规定管理层审查项目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希赛点拨:项目管理计划内容

    (1)所使用的项目管理过程。
    (2)每个特定项目管理过程的实施程度。
    (3)完成这些过程的工具和技术的描述。
    (4)项目所选用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将采用的过程。
    (5)如何用选定的过程来管理具体的项目。包括过程之间的依赖与交互关系和基本的输入和输出。
    (6)如何执行工作来完成项目目标及对项目目标的描述。
    (7)如何监督和控制变更,明确如何对变更进行监控。
    (8)配置管理计划,用来明确如何开展配置管理。
    (9)对维护项目绩效基线的完整性的说明。
    (10)与项目干系人进行沟通的要求和技术。
    (11)为项目选择的生命周期模型。
    (12)为解决某些遗留问题和未定的决策,对于其内容、严重程度和紧迫程度进行的关键管理评审。

第 36 题

(  )不属于实施已批准变更的活动。

  • (A) 纠正措施
  • (B) 预防措施
  • (C) 缺陷补救
  • (D) 影响分析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的概述,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5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还须对项目所有变更的影响进行审查,并实施已批准的变更,活动包括:

    (1) 纠正措施。为使项目工作绩效重新与项目管理计划一致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2) 预防措施。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未来绩效符合项目管理计划而进行的有目的的 活动。
    (3) 缺陥补救。为了修正不一致的产品或产品组件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希赛点拨:变更的常见原因:

    产品范围(成果)定义的过失或者疏忽;
    项目范围(工作)定义的过失或者疏忽;
    客户提出新需求;
    应对风险的紧急计划或回避计划;
    项目执行过程与基准要求不一致带来的被动调整;
    项目团队人员调整;
    技术革新的要求;
    外部事件(如:政策变动)

第 37 题

(  )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 (A) 趋势分析
  • (B) 因果图
  • (C) 回归分析
  • (D) 帕累托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监控项目工作的工具与技术。

    (1)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法又称趋势预测法,用于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绩效是 在改善还是在恶化。具体包括: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非直线趋势法。 主要优点是考虑时间序列发展趋势,使预测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实际。根据对准确程度要求不同,可选择一次或二次移动平均值来进行预测。首先是分别移动计算相邻数据的平 均值,其次确定变动趋势和趋势平均值,最后以最近期的平均值加趋势平均值与距离预 测时间的期数的乘积,即得预测值。

    (2)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3) 因果分析
    因果分析是为了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的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果分析就是在研究对象的先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原因的现象与其他非原因的现象区别开来,或者是在研究对象的后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结果的现象与其他的现象区别开来。  

    (4)帕累托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在横轴上所显示的原因类别,作为有效的概率分布,涵盖100%的可 能观察结果。横轴上每个特定原因的相对频率逐渐减少,直至以“其他”来涵盖未指明的全部其他原因。


    希赛点拨:监控项目工作的过程关注:

    把项目的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比较
    评估项目绩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推荐必要的措施
    识别新风险、分析、跟踪和监测已有风险,确保全面识别风险,执行适当的风险应对计划
    在整个项目期间,维护一个准确且及时更新的信息库,以反映项目产品及相关文件的情况
    为状态报告、进展测量和预测提供信息
    做出预测、以更新当前的成本与进度信息
    监督已批准变更的实施情况

第 38 题

正确的变更控制管理流程是(  )。

  • (A) 变更请求→CCB 审批(同意)→评估影响→执行变更→分发新文档→记录变更实施情况
  • (B) 变更请求→评估影响→CCB审批(同意) →分发新文档→执行变更→记录变更实施情况
  • (C) 变更请求→CCB审批(同意)→执行变更→评估影响→记录变更实施情况→分发新文档
  • (D) 变更请求→评估影响→CCB审批(同意)→执行变更→记录变更实施情况→分发新文档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整体管理>整体变更控制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变更控制管理流程,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61, 图6-6变更控制管理流程图



    希赛点拨: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基准管理(变更的依据)
    建立变更控制流程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CCB)
    完整体现变更的影响(从多维度分析影响)
    变更产生的相关文档应纳入配置管理中

第 39 题

关于范围管理计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用于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
  • (B) 作为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的主要依据
  • (C) 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非正式的
  • (D) 规定了如何制定详细范围说明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编制项目范围管理计划过程的输出,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70, 

    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的输出

    1)范围管理计划
    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范围管理计划是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和其他范围管理过程的主要依据。范围管理计划要对将用于下列工作的管理过程做出规定:
    (1) 制定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
    (2 )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
    (3) 维护和批准工作分解结构(WBS)。
    (4) 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5) 处理对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或WBS的变更。该工作与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直接相联。根据项目需要,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详细或高度概括的。
    2)需求管理计划
    需求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分析、记录和管理需求,以及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对管理需求的影响。项目经理为项目选择最有效的阶段间关系,并将它记录在需求管理计划中。需求管理计划的许多内容都是以阶段关系为基础的。
    需求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
    (1) 如何规划、跟踪和报告各种需求活动。选项A是需求管理计划内容
    (2) 配置管理活动,例如,如何启动产品变更,如何分析其影响,如何进行追溯、
    跟踪和报告,以及变更审批权限。
    (3) 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
    (4) 产品测量指标及使用这些指标的理由。
    (5) 用来反映哪些需求属性将被列入跟踪矩阵的跟踪结构。
    (6) 收集需求过程。


    希赛点拨:

    产品范围:表示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功能。如何确定信息系统的范围在软件工程中称为需求分析。
    项目范围:为了完成具有所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完成的全部工作。

第 40 题

范围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  )。

  • (A) 项目目标与产品范围描述
  • (B) 项目需求与项目边界
  • (C) 项目交付成果与干系人清单
  • (D) 假设条件与项目制约因素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范围管理>范围定义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内容,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77,详细的范围说明书或引用的文档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目标
    2) 产品范围描述(项目范围描述)
    3) 项目需求(验收标准)
    4) 项目边界
    5) 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6) 项目的制约因素
    7) 假设条件


    希赛点拨:范围管理过程


第 41 题

(  )可用来确定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验收标准。

  • (A) 投票
  • (B) 观察
  • (C) 检查
  • (D) 访谈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范围管理>范围确认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范围确认的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87,项目范围确认的工具与技术

    1.检查
    检查是指开展测量、审查与确认等活动,来判断工作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需求和产品验收标准,是否满足项目干系人的要求和期望。检查有时也被称为审查、产品审査、审计和巡检等。在某些应用领域,这些术语具有独特和具体的含义。
    项目范围确认时,项目管理组织必须向客户出示能够明确说明项目或阶段成果的文件,如项目管理文件(计划、控制、沟通等)、技术需求确认书、技术文件、施工图纸等。当然,提交的验收文件应该是客户已经认可了这个项目产品或某个阶段的文件,他们必须为完成这项工作准备条件。确认范围完成时,应当对确认中调整的WBS及WBS词典进行更新。
    2.群体决策技术
    群体决策技术就是为达成某种期望结果,而对多个未来行动方案进行评估的过程。本技术用于生成产品需求,并对产品需求进行归类和优先级排序。
    达成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一致同意。每个人都同意某个行动方案。达成一致同意的一种方法就是德尔菲技术,由一组选定的专家回答问卷,并对每轮需求收集的结果给出反馈。只有主持人可以看到专家的答复,以保持匿名状态。
    (2)大多数原则。获得群体中超过50%人员的支持,就能做出决策。把参与决策的小组人数定为奇数,防止因平局而无法达成决策。
    (3)相对多数原则。根据群体中相对多数者的意见做出决策,即便未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通常在候选项超过两个时使用。
    (4)独裁。在这种方法中,由某一个人为群体做出决策。
    在收集需求过程中,上述群体决策技术都可以与群体创新技术联合使用。


    希赛点拨:


第 42 题

某软件项目执行过程中,客户希望增加几项小功能,开发人员认为很容易实现。作为项目经理首先应该(  )。

  • (A) 安排开发,人员进行修改
  • (B) 发起变更申请
  • (C) 建议客户增加预算
  • (D) 获得管理层的同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范围管理>范围控制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控制范围。

    客户希望增加几项小功能,项目范围发生变化,有变更走流程,第一步就是发起变更申请。


    希赛点拨:范围变更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项目范围蔓延
    得不到投资人的批准
    项目小组未尽责任

第 43 题

项目章程中规定的项目审批要求和(  ),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管理。

  • (A) 总里程碑要求
  • (B) 范围基准
  • (C) 风险清单
  • (D) 成本基准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时间管理>制订进度计划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规划进度管理的输入,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294,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中用于制定进度管理计划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1) 范围基准。范围基准包括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可用于定义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和进度管理。
    (2) 其他信息。可依据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其他信息制定进度计划,例如,与规划进度相关的成本、风险和沟通决策。
    2.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中规定的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和项目审批要求,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管理。
    3.组织过程资产
    会影响规划进度管理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1) 可用的监督和报告工具;
    (2) 历史信息;
    (3) 进度控制工具;
    (4) 现有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与进度控制有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南;
    (5) 模板;
    (6) 项目收尾指南;
    (7) 变更控制程序;
    (8) 风险控制程序,包括风险类别、概率定义与影响,以及概率和影响矩阵。
    4.事业环境因素
    会影响规划进度管理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能影响进度管理的组织文化和结构;
    (2) 可能影响进度规划的资源可用性和技能;
    (3) 提供进度规划工具的项目管理软件,有利于设计管理进度的多种方案;
    (4) 发布的商业信息(如资源生产率),通常来自各种商业数据库;
    (5) 组织中的工作授权系统。


    希赛点拨:进度管理过程



第 44 题

下图(单位:周)为某项目实施的单代号网络图,活动E的总浮动时间与自由浮动时间为(  ), 该项目的最短工期为(  )。


  • (A) 5,0
  • (B) 7,5
  • (C) 7,7
  • (D) 7,0
  • (A) 31
  • (B) 30
  • (C) 20
  • (D) 19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时间管理>关键路径法
  • 试题答案:[['C'],['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键路径,活动总时差,自由时差的计算。

    关键路径为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所需的时间为总工期。

    根据公式:总浮动时间=LS-ES或者LF-EF;自由浮动时间=

紧后活动ES的最小值-当前活动的EF。</p>

E的总浮动时间=29-22=7周,E的自由浮动时间为29-22=7周,关键路径为ADFGH,总工期为31周。




第 45 题

在缩短工期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

  • (A) 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
  • (B) 降低质控要求,减少问题,减少返工
  • (C) 使用优质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 (D) 快速跟进,并行施工,缩短关键路径长度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时间管理>进度控制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控制进度相关概念,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20,通常可用以下一些方法缩短活动的工期:
    ①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②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③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④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⑤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⑥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故选项B不正确。


    希赛点拨:进度控制的步骤

    分析进度,找出哪些地方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确定应采取哪种具体纠正措施
    修改计划,将纠正措施列入计划
    重新计算进度,估计计划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效果

第 46 题

关于成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权益总成本包括开发成本和运维成本
  • (B) 项目团队工资属于直接成本,税费属于间接成本
  • (C) 管理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之内的一部分预算
  • (D) 应急储备是用来应付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的一部分预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本的基本概念。

    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就是在产品或系统的整个使用生命期内,在获得阶段(设计、生产、安装和测试等活动,即项目存续期间)、运 营与维护及生命周期结束时对产品的处置所发生的全部成本。要求在项目过程中不只关心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的成本,也应该考虑项目决策对项目最终产品使用和维护成本的影响。选项A正确

    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 选项B正确   
     应急储备和管理储备
    应急储备是包含在成本基准内的一部分预算,用来应对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以及已经制订应急或减轻措施的已识别风险。应急储备通常是预算的一部分,用来应对那些会影响项目的“已知一未知”风险。例如,可以预知有些项目可交付成果需要返工, 却不知道返工的工作量是多少,可以预留应急储备来应对这些未知数量的返工工作。可以为某个具体活动建立应急储备,也可以为整个项目建立应急储备,还可以同时建立。应急储备可取成本估算值的某一百分比、某个固定值,或者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选项D正确  
    管理储备是为了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的项目预算,用来应对项目范围中不可预见的工作。管理储备用来应对会影响项目的“未知一未知”风险。管理储备不包括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使用前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审批。 当动用管理储备资助不可预见的工作时,就要把动用的管理储备增加到成本基准中,从而导致成本基准变更。选项C错误
    成本基准
    成本基准是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所增加或减少的资金数目),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希赛点拨: 成本的类型

    (1) 可变成本:随着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
    (2) 固定成本: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为固定成本。
    (3) 直接成本:直接可以归属于项目工作的成本为直接成本。如项目团队差旅费、工资、项目使用的物料及设备使用费等。选项B正确
    (4) 间接成本:来自一般管理费用科目或几个项目共同担负的项目成本所分摊给本项目的费用,就形成了项目的间接成本,如税金、额外福利和保卫费用等。
    (5) 机会成本: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泛指一切在做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
    (6)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决策,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第 47 题

成本管理计划中不包括(  )。

  • (A) 绩效测量规则
  • (B) 测量单位
  • (C) 控制临界值
  • (D) WB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本管理计划的内容。

    成本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规划、安排和控制项目成本。 成本管理过程及其工具与技术应记录在成本管理计划中。
    例如,成本管理计划能制订:
    (1) 精确等级:基于活动范围和项目规模,活动成本估算数据将精确到规定的精度 (如100元、1000元),并可以包含应急成本。
    (2) 测量单位:定义了每种资源的测量单位,如人。时、人•日,周,一次总付款额等等。
    (3) 组织程序链接:用于项目成本核算的WBS单元被称为控制账目,每一个控制 账目都被分配一个编码或账号,该编码或账号与项目实施组织的会计系统直接连接。
    (4) 控制临界值:可能需要规定偏差临界值,用于监督成本绩效。它是在需要采取 某种措施前,允许出现的最大偏差。通常用偏离基准计划的百分数来表示。
    (5) 挣值规则:需要规定用于绩效测量的挣值管理(EVM)规则。
    (6) 报告格式:定义了各种成本报告的格式和编制频率。
    (7) 过程说明:对其他每个成本管理过程进行书面描述。
    (8) 其他细节。关于成本管理活动的其他细节包括(但不限于):对战略筹资方案的说明;处理汇率波动的程序;记录项目成本的程序。


    希赛点拨:


第 48 题

(  )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其它变量进行项目成本估算。

  • (A) 参数估算
  • (B) 类比估算
  • (C) 自上而下估算
  • (D) 三点估算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成本管理>成本估算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本估算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338,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与工具

    1. 类比估算
    成本类比估算是指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参数值(如范围、成本、预算和持续时间等) 或规模指标(如尺寸、重量和复杂性等)为基础,来估算当前项目的同类参数或指标。
    2. 参数估算
    参数估算是指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其他变量(如建筑施工中的平方米), 来进行项目工作的成本估算。参数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 可靠性。参数估算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个部分,并可与其他估算方法联合 使用。
    3. 自下而上估算
    自下而上估算是对工作组成部分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首先对单个工作包或活动的 成本进行最具体、细致的估算;然后把这些细节性成本向上汇总或“滚动”到更高层次, 用于后续报告和跟踪。自下而上估算的准确性及其本身所需的成本,通常取决于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4. 三点估算
    通过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用3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成本的近似区间, 可以提高活动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最可能成本(Cm)。对所需进行的工作和相关费用进行比较现实的估算,所得到 的活动成本。
    ---最乐观成本(Co)。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得到的活动成本。
    ---最悲观成本(Cp)。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得到的活动成本。
    基于活动成本在3种估算值区间内的假定分布情况,使用下面公式来计算预期成本 (CE)。
    CE=(Co+4Cm+Cp)/6
    基于三点的假定分布计算出期望成本,并说明期望成本的不确定区间。


    希赛点拨:

    成本估算容易忽略的主要因素:
    1)非直接成本
    2)学习曲线
    3)项目完成时限
    4)质量要求
    5)储备

第 49 题

某项目计划工期60天。当项目进行到50天的时候,成本绩效指数为80%,实际成本为180万元,当前计划成本为160万元。该项目的绩效情况为(  )。

  • (A) CPI>1,SPI>1
  • (B) CPI<1,SPl<1
  • (C) CPI>1,SPI<1
  • (D) CPI<1,SPI>1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成本管理>挣值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挣值计算,

    依题意可知PV=160万元,CPI=80%,   AC=180 万元,
    则EV=CPI*AC=80%* 180=144万元,SPI=EV/PV=144/160=0.9,所以 CPl<1,SPI<1。 


    希赛点拨:

    项目绩效评判标准

    SV<0,SPI<1,进度滞后

    SV>0,SPI>1,进度提前

    CV<0,CPI<1,成本超支

    CV>0,CPI>1,成本节省


第 50 题

(  )列出了每种资源在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的安排。

  • (A) 组织结构图
  • (B) 资源日历
  • (C) 资源分解结构
  • (D) RACI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制订人力资源计划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制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80。 

    A选项——组织结构图用图形表示项目汇报关系(组织管理关系)。它可以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详尽的或者粗略的描述,但是关系一定要清晰,这要依项目的实际情况而定。
    B选项——资源日历:表明每种具体资源的可用工作日和工作班次的日历。
    C选项——组织分解结构(OBS)与工作分解结构形式上相似,但它不是根据项目的交付物进行分解,而是根据组织现有的部门、单位或团队进行分解。把项目的活动和工作包列在负责的部门下面。通过这种方式,某个运营部门例如采购部门只要找到自己在OBS中的位置就可以了解所有该做的事情。
    D选项——矩阵图。反映团队成员个人与其承担的工作之间联系的方法有多种,而责任分配矩阵(RAM)是最直观的方法。在大型项目中,RAM可以分成多个层级。矩阵格式,又称表格,可以使每个成员看到与自己相关的所有活动以及和与某个活动相关的所有成员。责任分配矩阵有时在矩阵中用字母表示。例如,下图中所示的 RAM 可以被称为RACI图(Responsible负责-Accountable参与-Consult征求意见-Inform通知)。


    希赛点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第 51 题

(  )方式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成员增进沟通,快速形成凝聚力。

  • (A) 集中办公
  • (B) 虚拟团队
  • (C) 在线培训
  • (D) 共享员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团队建设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团队建设的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87,

    项目团队建设的工具与技术包括: 

    1.人际关系技能:项目经理综合运用技术的、人际的和理论的技巧去分析形势并恰当地与项目团队沟通。使用恰当的人际关系技巧能够帮助项目经理团结项目团队,以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

    2.培训:培训包含所有旨在增进项目团队成员能力、提高团队整体能力的活动。培训可以是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培训方法包括课堂培训、在线培训、计算机辅助培训,或来自其他项目成员的指导、辅导、研讨和案例分析等工作培训。

    3.团队建设活动

    4.基本规则

    5.集中办公:是指将所有或者几乎所有重要的项目团队成员安排在同一个工作地点,以增进他们作为一个团队工作的能力。集中办公,也被称为“紧密矩阵”。集中可以是暂时性的,如仅在项目的关键阶段,也可贯穿项目的始终。集中办公的 办法需要有一个会议室(有时也称作战室、工程指挥部等),拥有电子通信设备,张贴项 目进度表,以及其他便利设施,用来加强交流和培养集体感。

    6.认可与奖励

    7.人事测评工具

    虚拟团队是组建项目团队的工具,为团队成员的招募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团队可以被定义为有共同目标、 在完成各自任务过程中很少有时间或者没有时间能面对面工作的一组人员。现代沟通技术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QQ群、微信群或视频会议使这种团队成为可能。


    希赛点拨:成功的项目团队的特点

    团队目标明确,成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对目标的贡献。
    团队的组织结构清晰,岗位明确。
    有成文或习惯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而且流程简明有效。
    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有明确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工作结果公正公开,赏罚分明。
    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组织纪律。
    协同工作,也就是一个成员工作需要依赖于另一个成员的结果,善于总结和学习。


第 52 题

某项目团队成员的文化与语言背景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成员之间开始建立信任,矛盾基本解决。目前项目团队处于(  )阶段。

  • (A) 形成
  • (B) 震荡
  • (C) 规范
  • (D) 发挥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团队建设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团队建设的5个阶段,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85。

    优秀的团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要依次经历以下5个阶段。

    (1) 形成阶段(Forming): 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成员转变为团队成员,开始形成共同目标,对未来团队往往有美好的期待。
    (2) 震荡阶段(Storming).-团队成员开始执行分配的任务,一般会遇到超出预想的困难,希望被现实打破。个体之间开始争执,互相指责,并且开始怀疑项目经理的能力。
    (3) 规范阶段(Norming):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和了解,矛盾基本解决,项目经理能够得到团队的认可。
    (4) 发挥阶段(Performing):随着相互之间的配合默契和对项目经理的信任,成员积极工作,努力实现目标。这时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常将团队换成第一称谓,如“我们那个组”“我们部门”等,并会努力捍卫团队声誉。
    (5) 结束阶段(Adjourning):随着项目的结束,团队也被遣散了。


    希赛点拨:成功的项目团队的特点

    团队目标明确,成员清楚自己的工作对目标的贡献。
    团队的组织结构清晰,岗位明确。
    有成文或习惯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而且流程简明有效。
    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有明确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工作结果公正公开,赏罚分明。
    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组织纪律。
    协同工作,也就是一个成员工作需要依赖于另一个成员的结果,善于总结和学习。

第 53 题

召开视频会议属于(  )沟通。

  • (A) 非正式
  • (B) 拉式
  • (C) 推式
  • (D) 交互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沟通管理>制订沟通管理计划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沟通方法,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412, 

    沟通方法
    可以使用多种沟通方法在项目干系人之间共享信息。这些方法可以大致分为:
    (1)交互式沟通。在两方或多方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换。这是确保全体参与者对特定话题达成共识的最有效的方法,包括会议、电话、即时通信、视频会议等。
    (2)推式沟通。把信息发送给需要接收这些信息的特定接收方。这种方法可以确保信息的发送,但不能确保信息送达受众或被目标受众理解。推式沟通包括信件、备忘录、报告、电子邮件、传真、语音邮件、日志、新闻稿等。
    (3)拉式沟通。用于信息量很大或受众很多的情况。要求接收者自主、自行地访问信息内容。这种方法包括企业内网、电子在线课程、经验教训数据库、知识库等。项目干系人可能需要对沟通方法的选择展开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 应该基于下列因素来选择沟通方法:沟通需求、成本和时间限制、相关工具和资源的可用性,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资源的熟悉程度。


    希赛点拨:


第 54 题

根据干系人权力/利益方格分析,某手机厂商对于其品牌的忠实粉丝及未来潜在用户,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是(  )。

  • (A) 随时告知
  • (B) 重点管理
  • (C) 监督
  • (D) 令其满意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干系人管理>管理干系人参与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干系人分析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426,“忠实粉丝及未来潜在用户”随时告知。权力/利益矩阵是根据干系人权力的大小,以及利益对其分类,这个矩阵指明了项目需要建立的与各干系人之间的关系的种类。“忠实粉丝及未来潜在用户”,这是属于权力低,但关注项目结果的客户,因此,需要采取“随时告知”的管理方式。



    希赛点拨:干系人分析方法


第 55 题

某项目需要在半年内完成,目前项目范围不清楚,所需资源类型可以确定。这种情况下,最好签订(  )合同。

  • (A) 总价
  • (B) 成本补偿
  • (C) 工料
  • (D) 采购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采购管理>合同类型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类型,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446、P467,

    1. 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又称固定价格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人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合同内容的合同。这种合同类型能够使建设单位在评标时易于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易于进行支付计算。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 同时要求发包人必须准备详细全面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使承包人能准确计算工程量。
    2. 成本补偿合同
    此类合同是由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为完成工作而发生的全部合法实际成本(可报销成本),并且按照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外加一笔费用作为卖方的利润。
    这类合同主要适用于以下项目。
    (1) 需立即开展工作的项目。
    (2) 对项目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未确定的项目。
    (3) 风险大的项目。
    3. 工料合同

    工料合同是兼具成本补偿合同和总价合同的某些特点的混合型合同。在不能很快编写出准确工作说明书的情况下,经常使用工料合同来增加人员、聘请专家和寻求其他外部支持。工料合同是包含成本补偿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的混合类型。当不能迅速确定准确的工作量或者工作说明书时,工料合同适用于动态增加人员、专家或其他外部支持人员等情况。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选择工料合同比较稳妥。


    希赛点拨:


第 56 题

关于合同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合同签订前应做好市场调研
  • (B) 合同谈判过程中要抓住实质问题
  • (C) 监理单位不可以参与合同的变更申请
  • (D) 在合同文本手写旁注和修改不具备法律效力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采购管理>合同管理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察合同管理,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453-P455。按照合同签约各方的约定,合同变更控制系统的一般处理程序如下:
    (1)变更的提出。合同签约各方都可以向监理单位(或变更控制委员会)提出书面的合同变更请求。

故C选项不正确  
(2)变更请求的审查。合同签约各方提出的合同变更要求和建议,必须首先交由监理单位(或变更控制委员会)审查后,提出合同变更请求的审查意见,并报业主。
(3)变更的批准。监理单位(或变更控制委员会)批准或拒绝变更。
(4)变更的实施。在组织业主与承包人就合同变更及其他有关问题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由监理单位(或变更控制委员会)正式下达合同变更指令,承包人组织实施。
</p>

合同签订管理
1)签订合同的前期调查
每一项合同在签订之前,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应当做好市场调查。主要了解产品的技术发展状况、市场供需情况和市场价格等。
(2)应当进行潜在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的资信调查,准确把握对方的真实意图,正确评判竞争的激烈程度。
(3)了解相关环境,做出正确的风险分析判断。
2)合同谈判和合同签署
谈判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满足各自的需要,通过协商而争取达成一致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合同谈判的结果决定了合同条文的具体内容。因此,必须重视签订合同之前的谈判工作。谈判要注意如下3个问题。
(1)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谈判目标。
(2)要抓住实质问题。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才能衡量谈判的难度和距离,适当调整谈判策略。
(3)营造一个平等协商的氛围。

合同档案管理
合同档案的管理,即合同文件管理,是整个合同管理的基础。它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被统一整合为一体的一套具体的过程、相关的控制职能和自动化工具。项目经理使用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对合同文件和记录进行管理。该系统用于维持合同文件和通信往来的索引记录,并协助相关的检索和归档。合同文本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对合同文本进行管理既是档案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合同文本管理还包括正本和副本管理、合同文件格式等内容。在文本格式上,为了限制执行人员随意修改合同,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打印文本, 手写的旁注和修改等不具有法律效力


希赛点拨:

合同管理包括在处理合同关系时使用适当的项目管理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的结果综合到该项目的整合管理中。合同管理有如下3个主要作用。
(1)合同确定了信息系统实施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合同双方在工程中各种经济活动的依据
(2)合同规定了双方的经济关系,包括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和权利。
(3)合同是监理的基本依据,利用合同可以对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实施管理和控制。

第 57 题

当(  )时,项目不应从外部进行采购。

  • (A) 自制成本高于外购
  • (B) 技术人员能力不足
  • (C) 与其他项目有资源冲突
  • (D) 项目有保密要求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采购管理>制订采购管理计划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采购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472,

     “自制/外购”分析:在进行“自制/外购”分析时,有时项目的执行组织可能有能力自制,但是可能与其他项目有冲突或自制成本明显高于外购,在这些情况下项目需要从外部采购,以兑现进度承诺。
    任何预算限制都可能是影响“自制/外购”决定的因素。如果决定购买,还要进一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借。“自制/外购”分析应该考虑所有相关的成本,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例如,在考虑外购时,分析应包括购买该项产品的实际支付的直接成本, 也应包括购买过程的间接成本。
    在进行“自制/外购”过程中也要确定合同的类型,以决定买卖双方如何分担风险。 而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程度,则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条款。

    当技术人员不足时,也可以采用外购方式,选择用成熟的技术方案,降低风险。项目有涉密要求,则不适合采用外购方式。


    希赛点拨:采购管理过程


第 58 题

关于采购谈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采购谈判过程以买卖双方签署文件为结束标志
  • (B) 项目经理应担任合同的主谈人
  • (C) 项目团队可以列席谈判
  • (D) 合同文本的最终版本应反映所有达成的协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采购管理>实施采购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施采购工具与技术,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477, 

    采购谈判:选中卖方后,在双方签订合同前,通过采购谈判可以澄清双方对合同结构和要求的理解,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文本的最终版本应反映所有达成的协议。合同谈判的内容包括责任和权限、适用的条款和法律、技术和业务管理方法、所有权、合同融资、 技术解决方案、总体进度计划、付款和价格。采购谈判过程以买卖双方签署文件(如合同、协议)为结束标志。最终合同一般是买方和卖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对于复杂的采购事项,合同谈判应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有自己的依据和成果。对于简单的采购事项合同,可以采用固定不变的、不可洽谈的条款和条件,只需要卖方的接 受而不用漫长的谈判。
    项目经理可以不是合同的主谈人。在合同谈判期间,项目管理团队可列席,并在需要时,就项目的技术、质量和管理要求进行澄清。

    故B选项不妥


    希赛点拨:实施采购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第 59 题

关于配置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配置项的状态分为“草稿”和“正式”两种
  • (B) 所有配置项的操作权限应由配置管理员严格管理
  • (C) 配置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
  • (D) 配置库可分为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三种类型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配置管理>配置项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配置项状态,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494,配置项的状态可分为“草稿”“正式”和“修改”三种。配置项刚建立时,其状态为“草稿”。配置项通过评审后,其状态变为“正式”。此后若更改配置项,则其状态变为“修改”。当配置项修改完毕并重新通过评审时,其状态又变为“正式”。  A选项错误

    所有的配置项的操作权限应由CMO(配置管理员)严格管理,基本原则是:基线配置项向开发人员开放读取的权限;非基线配置项向PM、CCB及相关人员开放。B选项正确

    配置基线(常简称为基线)由一组配置项组成, 这些配置项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随意修改。对基线的变更必须遵循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C选项正确

    配置库可分为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三种类型。D选项正确


    希赛点拨:

    基线配置项(可交付成果):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可执行代码测试 用例、运行软件所需数据等
    非基线配置项:各类计划(如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各类报告

第 60 题

(  )不属于发布管理与交付活动的工作内容。

  • (A) 检入
  • (B) 复制
  • (C) 存储
  • (D) 打包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配置管理>配置管理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配置管理活动---发布管理和交付,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502,发布管理与交付活动的工作内容包括:存储、复制、打包、交付、重建。

    1.存储
    应通过下述方式确保存储的配置项的完整性:
    (1)选择存储介质使再生差错或损坏降至最低限度;
    (2)根据媒体的存储期,以一定频次运行或刷新已存档的配置项;
    (3)将副本存储在不同的受控场所,以减少丢失的风险。
    2.复制
    复制是用拷贝方式制造软件的阶段。
    应建立规程以确保复制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应确保发布用的介质不含无关项( 如软件病毒或不适合演示的测试数据)。
    应使用适合的介质以确保软件产品符合复制要求,确保其在整个交付期中内容的完整性。
    3.打包
    应确保按批准的规程制备交付的介质。
    应在需方容易辨认的地方清楚地标出发布标识。
    4.交付
    供方应按合同中的规定交付产品或服务。
    5.重建
    应能重建软件环境,以确保发布的配置项在所保留的先前版本要求的未来一段时间里是可重新配置的。


    希赛点拨:配置管理的主要活动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标识
    配置控制
    配置状态报告
    配置审计
    发布管理和交付

第 61 题

质量管理相关技术中,(  )强调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

  • (A) 检验技术
  • (B) 零缺陷理论
  • (C) 抽样检验方法
  • (D) 质量改进观点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管理及发展史,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56。

    A选项”检验技术“没有特别说明何种检验技术,故首先排除。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手工艺时代、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 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此后,戴明不断地完善他的理论,最终形成了对质量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戴明十四法”。

    20世纪80年代,菲利普•克劳士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他提出质量将给企业带来高的经济回报,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必须以高成本为代价的观念。

    美国贝尔研究所提出关于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实施方案,成为运用数理统计解决质量问题的先驱,但当时并未普遍接受。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统计质量控制的推广应用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赛点拨:


第 62 题

某电池生产厂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每一批电池出厂前做的破坏性测试所产生的成本属于(  )。

  • (A) 项目开发成本,不属于质量成本
  • (B) 质量成本中的非一致性成本
  • (C) 质量成本中的评价成本
  • (D) 质量成本中的内部失败成本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质量管理>制订质量管理计划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成本类型,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361.



    希赛点拨: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第 63 题

某制造商面临大量产品退货,产品经理怀疑是采购和货物分类流程存在问题,此时应该采用(  )进行分析。

  • (A) 流程图
  • (B) 鱼骨图
  • (C) 直方图
  • (D) 质量控制图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质量管理>因果图、石川图、鱼骨图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工具,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 P360,

    老七工具包含因果图、流程图、核查表、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散点图,

    ①因果图,又称鱼骨图或石川馨图,以其创始人石川馨命名。问题陈述放在鱼骨头部,作为起点,用来追溯问题来源,回推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在问题陈述中,通常,把问题描述为一个要被弥补的差距或要达到的目标。通过看问题陈述和问“为什么” 來发现原因,直到发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或者列尽每根鱼骨上的合理可能性。
    ②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③核查表,又称计数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它合理排列各种事项,以便有效地收集关于潜在质量问题的有用数据。在开展检查以识别缺陷时,用核查表收集属性数据就特别方便。用核查表收集的关于缺陷数量或后果的数据,又经常使用帕累托图来显示。
    ④帕累托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在横轴上所显示的原因类别,作为有效的概率分布,涵盖100%的可能观察结果。 横轴上每个特定原因的相对频率逐渐减少,直至以“其他”来涵盖未指明的全部其他原 因。在帕累托图中,通常按类别排列条形,以测量频率或后果。
    ⑤直方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⑥控制图,用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根据协议要求而制定的规范上限和下限,反映了可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超出规范界限就可能解决与受处罚。上下控制界限不同于规范界限。控制图可用于监测各种类型的输出变量虽然控制图最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但也可用来监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帮助确定项目管理过程是否受控。
    ⑦散点图,又称相关图,它标有许多坐标点(X,Y),解释因变量Y相对于自变量X的变化。相关性可能成正比例(正相关)、负比例(负相关)或不存在(零相关)。如果存在相关性,就可以画出一条回归线,来估算自变量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值。


    希赛点拨:新七工具

    亲和图:针对某个问题,产生出可联成有组织的想法模式的各种创意,强调“灵感”。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用于理解一个目标与达成此目标的步骤之间的关系。PDPC有助于制订应急计划,因为它能帮助团队预测那些可能破坏目标实现的中间环节。
    关联图:它是关系图的变种,有助于在包含相互交叉逻辑关系(可有多达50个相关项)的中等复杂情形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树形图:它也称系统图,可用于表现诸如WBS、RBS(风险分解结构)和OBS(组织分解结构)的层次分解结构。
    优先矩阵:用来识别关键事项和合适的备选方案,并通过一系列决策,排列出备选方案的优先顺序。先对标准排序和加权,再应用于所有备选方案,计算出数学得分,对备选方案排序。
    活动网络图:过去称为箭头图,包括两种格式的网络图:AOA(活动箭线图)和最常用的AON(活动节点图)。活动网络图连同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一起使用,如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径法(CPM)和紧前关系绘图法(PDM)。
    矩阵图:一种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使用矩阵结构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弱。

第 64 题

关于风险识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风险识别的原则包括:先怀疑,后排除
  • (B) 风险识别技术包括文档审查、假设分析与SWOT分析
  • (C) 识别风险活动需在项目启动时全部完成
  • (D) 风险登记册包括已识别风险清单和潜在应对措施清单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识别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识别风险管理过程,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553,

    1、项目经理应鼓励全体项目人员参与潜在风险的识别工作,还可以创造并维持团队成员对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感。项目经理应该推进项目团队之外的干系人提供客观信息,帮助进行风险识别的工作。
    2、风险识别的原则包括:
    (1)由粗及细,由细及粗。
    (2 )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 先怀疑,后排除。A选项正确
    (4) 排除与确认并重。对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确认的风险按确认考虑。
    (5) 必要时,可作实验论证。
    3、在项目生命周期中,随着项目的进展,新的风险可能产生或为人所知,所以,识别风险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每个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的反复频率以及每轮的参与者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异。C选项错误
    4、风险识别技术包括:文档审查、信息收集技术、核对单分析、假设分析、图解技术、SWOT分析、专家判断。B选项正确
    5、识别风险的输出为风险登记册,包括已识别风险清单和潜在应对措施清单。D选项正确  


    希赛点拨:


第 65 题

(  )不属于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出。

  • (A) 项目按时完成的概率
  • (B) 风险评级和分值
  • (C) 风险紧迫性
  • (D) 风险分类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定性分析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风险定性分析的输出,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561,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出
    (1)风险登记册。随着定性风险评估产生出新信息,而更新风险登记册。更新的内容包括对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评估风险评级和分值风险紧迫性或风险分类,以及低概率风险的观察清单或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风险。
    (2)假设条件日志。随着定性风险评估产生出新信息,假设条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根据这些新信息来调整假设条件日志。假设条件可包含在项目范围说明书中,也可记录在独立的假设条件日志中。


    希赛点拨:定性风险分析


第 66 题

某项目发生一个已知风险,尽管团队之前针对该风险做过减轻措施,但是并不成功,项目经理接下来应该(  )。

  • (A) 重新进行风险识别
  • (B) 评估应急储备
  • (C) 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 (D) 使用管理储备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风险管理>风险监控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减轻不成功,后续就要考虑接受,针对已识别的已知风险,作为项目经理,应该评估应急储备用来应对。
    A,错误说法,不是识别的问题
    B,正确答案
    C,错误,不能因为风险减轻失败就修改指南
    D,管理储备用来应对未知-未知风险  


    希赛点拨:风险识别的原则

    由粗及细、由细及粗。
    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先怀疑、后排除。
    排除与确认并重。
    必要时可以做实验论证。

第 67 题

保障信息系统完整性的方法不包括(  )。

  • (A) 物理加密
  • (B) 数字签名
  • (C) 奇偶校验法
  • (D) 安全协议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全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保障信息系统完整性的方法。

    完整性
    完整性是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应用系统的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和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及正确存储和传输。
    (1) 协议:通过各种安全协议可以有效地检测出被复制的信息、被删除的字段、失效的字段和被修改的字段。
    (2) 纠错编码方法:由此完成检错和纠错功能。最简单和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是奇偶校验法。
    (3) 密码校验和方法:它是抗篡改和传输失败的重要手段。
    (4) 数字签名: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5) 公证:请求系统管理或中介机构证明信息的真实性。

    物理加密属于保障系统保密性的方法,故本题选A。  


    希赛点拨:

    保密性
    保密性是应用系统的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保密性是在可用性基础之上,是保障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应用系统常用的保密技术如下。
    1) 最小授权原则:对信息的访问权限仅授权给需要从事业务的用户使用。
    2) 防暴露:防止有用信息以各种途径暴露或传播出去。
    3) 信息加密: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非法用户无法对信息进行解密从而无法读懂有效信息。
    4) 物理保密: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如限制、隔离、掩蔽和控制等措施,保护信息不被泄露。  

第 68 题

关于信息系统岗位人员管理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

  • (A) 业务开发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不能兼任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员
  • (B) 对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重要岗位进行统一管理,不可一人多岗
  • (C) 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不能相互兼任岗位或工作
  • (D) 关键岗位在处理重要事务或操作时,应保证二人同时在场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岗位安全考核与培训,参考集成第二版教程P534, 

    对信息系统岗位人员的管理,应根据其关键程度建立相应的管理要求。
    (1) 对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重要业务开发人员、 系统维护人员和重要业务应用操作人员等信息系统关键岗位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允许一 人多岗,但业务应用操作人员不能由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兼任;关键岗位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故B选项描述不正确。
    (2) 兼职和轮岗要求:业务开发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不能兼任或担负安全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和重要业务应用操作人员等岗位或工作;必要时关键岗位人员应采取定期轮岗制度。
    (3) 权限分散要求:在上述基础上,应坚持关键岗位“权限分散、不得交叉覆盖” 的原则,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不能相互兼任岗位或工作。
    (4) 多人共管要求:在上述基础上,关键岗位人员处理重要事务或操作时,应保持二人同时在场,关键事务应多人共管。
    (5) 全面控制要求:在上述基础上,应采取对内部人员全面控制的安全保证措施, 对所有岗位工作人员实施全面安全管理。


    希赛点拨:系统运行安全与保密层次

    系统级安全:敏感系统的隔离、访问IP地址段的限制、登录时间段的限制、会话时间的限制、连接数的限制、特定时间段内登录次数的限制;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护大门

    资源访问安全:对程序资源访问进行安全控制。客户端控制菜单和操作按钮;服务器端对URL程序资源访问控制、业务服务类方法访问控制

    功能性安全:对程序流程产生影响,如用户在操作业务记录时,是否需要审核,上传附件不能超过指定大小

    数据域安全:行级数据域安全;字段级数据域安全


第 69 题

关于标准分级与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GB/T指推荐性国家标准
  • (B) 国家标准一般有效期为3年
  • (C) 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包含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 (D) 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等阶段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容易
  • 知识点: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知识
  • 试题答案:[['B']]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标准化知识,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由于我国情况不同,标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标准为例,该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内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选项B错误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1)标示
    (1) GB:强制性国家标准
    (2)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
    (3) GB/Z:指南类标准
    2)强制性标准的形式
    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国家标准的制定有一套正常程序,每一个过程都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个过程分为前期准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和废止9个阶段。


    希赛点拨:标准化基础知识

    国际标准:ISO国际化标准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W3C国际WEB联盟、SAC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家标准:GB—中国、ANSI—美国、BS—英国、JIS—日本
    区域标准:又称为地区标准,如PASC—太平洋地区标准会议、CEN—欧洲标准委员会、ASAC—亚洲标准咨询委员会、ARSO—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
    行业标准:GJB—中国军用标准、MIT-S—美国军用标准、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地方标准:国家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制订的标准

第 70 题

The main direction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is (  )。

  • (A) internet plus
  • (B) big data
  • (C) cloud computing
  • (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主要方向是(  )。
    A.互联网+    B.大数据   C.云计算    D.智能制造
    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P41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今后面临的主要业务范畴。    


    希赛点拨: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第 71 题

(  )is called the gateway of network security, which is used to identify what kind of data packets can enter the enterprise intranet。

  • (A) Anti-virus software
  • (B) Trojan horse
  • (C) Secret key
  • (D) Firewall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网络安全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  )被调用网络的安全性, 它是用来确定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入企业内部网。
    A.防毒软件   B.特洛伊木马    C.密钥    D.防火墙

    教材158页。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

    1.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用来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可以阻止基于IP包头的攻击和非信任地址的访问。但传统防火墙无法阻止和检测基于数据内容的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同时也无法控制内部网络之间的违规行为。 
    2.扫描器可以说是入侵检测的一种,主要用来发现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和主机的漏洞,定期的检测与比较,发现入侵或违规行为留下的痕迹。当然,扫描器无法发现正在的入侵行为,而且它还有可能成为攻击者的工具。
    3.防毒软件是最为人熟悉的安全工具,可以检测、清除各种文件型病毒、宏病毒和邮件病毒等。在应对黑客入侵方面,它可以查杀特洛伊木马和蠕虫等病毒程序,但对于基于网络的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洞的攻击)却无能为力。
    4.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参数。密钥分为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来自百度百科


    希赛点拨:

    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木马:利用计算机程序漏洞侵入后窃取文件的程序被称为木马。它是一种具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
    蠕虫:一种独立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它复制自身以遍传播到其他计算机。
    防病毒软件对于基于网络的攻击行为(如扫描、针对漏洞的攻击)却无能为力。

第 72 题

(  )is a graph tha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variables.

  • (A) histogram
  • (B) flowchart
  • (C) scatter diagram
  • (D) matrix diagram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质量管理>散点图
  • 试题答案:[['C']]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量控制工具——散点图。

    (  )是一个图表, 显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A.直方图     B.流程图    C.散点图    D.矩阵图

    1.直方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2.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3.散点图,可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一条斜线上的数据点距离越近,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密切。

    4.矩阵图,一种质量管理和控制工具,使用矩阵结构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弱。


    希赛点拨:

    老七工具包含因果图、流程图、核查表、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散点图,

    ①因果图,又称鱼骨图或石川馨图,以其创始人石川馨命名。问题陈述放在鱼骨头部,作为起点,用来追溯问题来源,回推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在问题陈述中,通常,把问题描述为一个要被弥补的差距或要达到的目标。通过看问题陈述和问“为什么” 来发现原因,直到发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或者列尽每根鱼骨上的合理可能性。
    ②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③核查表,又称计数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它合理排列各种事项,以便有效地收集关于潜在质量问题的有用数据。在开展检查以识别缺陷时,用核查表收集属性数据就特别方便。用核查表收集的关于缺陷数量或后果的数据,又经常使用帕累托图来显示。
    ④帕累托图,是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在横轴上所显示的原因类别,作为有效的概率分布,涵盖100%的可能观察结果。横轴上每个特定原因的相対频率逐渐减少,直至以“其他”来涵盖未指明的全部其他原因。在帕累托图中,通常按类别排列条形,以测量频率或后果。
    ⑤直方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⑥控制图,用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是否具有可预测的绩效。根据协议要求而制定的规范上限和下限,反映了可允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超出规范界限就可能解决与受处罚。上下控制界限不同于规范界限。控制图可用于监测各种类型的输出变量虽然控制图最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但也可用来监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帮助确定项目管理过程是否受控。
    ⑦散点图,有称相关图,它标有许多坐标点(X,Y),解释因变量Y相对于自变量X的变化。相关性可能成正比例(正相关)、负比例(负相关)或不存在(零相关)。如果存在相关性,就可以画出一条回归线,来估算自变量的变化将如何影响因变量的值。

第 73 题

(  )is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individual project risks as well as source of over all project risk, and document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 (A) Identify Risks
  • (B) Monitor Risks
  • (C) Implement Risk Responses
  • (D) Plan Risk Management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一般
  • 知识点: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识别
  • 试题答案:[['A']]
  • 试题解析:

    (   )是识别单个项目风险以及整个项目风险的来源,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A.风险识别   B.监控风险   C.实施风险应对措施   D.计划风险管理
    参考教材546页。识别风险:它是判断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并记录其特征的过程。

    计划风险管理是定义如何实施项目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

    规划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目标,制订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

    控制风险是在整个项目中实施风险应对计划、跟踪已识别风险、监督残余风险、识别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过程有效性的过程。


    希赛点拨:风险管理过程



第 74 题

As one of the core technologies of block chain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ransaction account is performed by multiple nodes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each node records a complete account, so they can participate in the supervision of transaction legitimacy and testify for it together.

  • (A) intelligent contract
  • (B) consensus mechanism
  • (C) asymmetric encryption technology
  • (D) distributed accounts

答案与解析

  • 试题难度:较难
  • 知识点:信息化与系统集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
  • 试题答案:[['D']]
  • 试题解析:

    作为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  )是指交易账户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执行,每个节点记录一个完整的账户,参与交易合法性的监督,共同为之作证的事实。
    A.智能合同    B.共识机智     C.非对称加密技术     D.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密码学以及智能合约,它们在区块链中分别起到了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安全,以及数据的应用作用。总的来说,四大核心技术在区块链中各有各的作用,它们共同构建了区块链的基础。  

    分布式账本
    分布式账本指的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跟传统的分布式存储有所不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二是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也由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非对称加密
    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

    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所有节点都有权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后并最后有可能成为最终共识结果。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不可能,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在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中,虽然交易不像银行和证券行业那样频繁,但是对可信数据的依赖是有增无减。


    希赛点拨:

    一般来说按照区块链的开放程度主要会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所谓公有链就有点像一个大家共同记账的公共账本,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数据由大家共同记录,公平公正公开,数据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性质最强。
    私有链则是与公有链相反,有点像一个属于个人或公司的私有账本,只对个人企业内部开放,它的数据虽然也不可篡改,但毕竟开放程度有限,去中心化程度很弱,不过因为参与数据处理的人数变少,效率会比公有链要高很多。
    而联盟链就介于两者之间,有点像一个由多个公司组成的联盟,他们内部所用的公用帐本,数据由联盟内部的成员共同维护,只对组织内部成员开放,它的去中心化程度适中甚至可以说是多中心化的,其在效率方面比公有链强,比私有链弱。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区块链有不同的作用,向公有链就比较偏向于公用建设,而私有链联盟链则比较偏向于企业或组织方向的应用。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